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2017-05-18邓相群
邓相群
作为阅读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之一,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篇课文,学生只有去诵读、去领会,方能得其妙处。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情况却颇令人担忧。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与成因
很多初中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小学原本还能大声诵读、大胆表演的孩子上了初中,竟然越来越不愿开口读书,朗读水平每况愈下。早读更是声若蚊蝇,课堂上齐读尚能有声,但全体表情木然,字字停顿,拖腔唱读。个别朗读时不是结结巴巴就是索然无味。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下降。在阅读试题中,不少学生束手无策,以致成绩平平。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第一,应试制度是制约朗读教学水平发展的瓶颈。中学阶段,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师生的心态都趋于功利,考什么学什么,怎样得高分怎样学,甚至有人会公开提出抗议,语文教学少些花哨,多些实在,而这里的“实在”应理解成多做点阅读题。第二,朗读教学缺少正确的方法指导。由于缺少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并不懂得朗读技巧。到了中学,他们接触的文章情感细腻丰富,随着智力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其中的情感和知识的领会能力与日俱增,但却不能用优美的朗读去传达这种感受。第三,呆板的朗读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审美愉悦。很多时候,朗读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学生齐读之后便进入文本的分析、探讨,老师对朗读本身缺少指导或者指导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朗读过程,没有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也就享受不到阅读带来的愉悦。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1.朗读作品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而初中语文教材都是精选名家名人的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朗读模板。所以,我们应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充分的、深透的研究,对每一册教材中关于朗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可以从教材中发现这样一些朗读训练方面的具体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掉字,不读破句,停顿恰当,吐字清楚,音量适当,语速合宜。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例如,需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如《这不是一颗流星》;需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的,如《背影》;需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并要读出感情来的,如《散步》;需注意停顿的,如《金黄的大斗笠》;可以用来练习重音、重音的轻读、小停、中重音、拖音的,如《春》;需要朗读与背诵的,如《〈咏柳〉赏析》等等。
2.好的朗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朗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朗读,大声朗读。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来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来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情感,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从而带动其他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能初见成效。兴趣是逐渐养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少到多地朗读古代诗词、浅易文言文、经典名篇和短小精悍的时文美文,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文化积淀,提高文化品位,唯有如此,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3.朗读和讲解是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如果说讲解是要学生钻进文中进行分析,那么,朗读则是带领学生跃出纸外,加以综合;如果说讲解能使人加深理解,那么,朗读则更能让人加强感受。讲解前的学生试读,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确定教学的重点;讲解后的学生试读又可以大体检查出教师讲解的效果,发现薄弱环节,以便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寄寓在文中的某些细致的思想感情是要凭借朗读中语音的高低强弱、语调的升降变化和速度的快慢急缓才能表达出来的。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不能忽视讲解之功能,朗读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草草读完就收兵。
4.精心指导,让学生领悟情感。
学生不爱朗读,固然有不重视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们朗读能力差,特别是把握不好朗读的姿态、情感、意境等。因此,教師要加强朗读技巧指导,在朗读实践中引导学生揣摩、领悟,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对“春风图”的描写,一幅“春风图”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春风的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需要深情的朗读才能在学生眼前凸现出来。老师在教授这课时,可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更要注意语调、语气。如“母亲的手”“抚摸”要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又如“泥土气”“青草味儿”“花的香”“酝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还有“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这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在朗读、演讲竞赛和考试检测中,乐于朗读的学生语感增强了,成绩进步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5.探索制定可操作性的朗读评价策略,以激励学生热爱朗读。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没有有效的教学评价,学生便会感觉缺乏学习的成就感,因而探索制定可操作性的朗读评价方式,对落实朗读教学的有效性相当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为避免朗读评价的随意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表格来尝试对朗读教学进行评价。
我相信,随着语文教育界对朗读教学的日益重视,随着语文教师阅读理念的加深,朗读教学的春天一定会来到,在和风声、雨声、分数声的斗争中,动人的读书声一定会响彻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