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运城方言中的正反问句

2017-05-18刘秀萍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蒲剧戏文运城

作者简介:刘秀萍(1990-),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一、运城方言中的正反问句及其语法特征

在运城方言中,存在一些与共同语相比,在表情达意、结构形式上存在些微不同的特殊句式,以下就运城方言正反问句在口语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运城方言正反问句的基本句法形式是:共同成分+肯定成分+“啊”+否定成分。其中共同成分位置不定,肯定成分一定是在否定成分之前的,在肯定成分、否定成分之间,用有句末语气词性质的“啊”[·a]。偶尔舍去否定成分中的共同成分是可以的,但绝对不可以舍去肯定成分中的共同成分。如果句末否定成分后跟了共同成分,那么肯定成分与否定成分之间是绝对不可以用“啊”字的,或者加一个连接词在肯定成分与否定成分中间,如“与”字,这种情况下也绝对不可以用“啊”。就如“去与不去,单凭与你,与我又有何干?”该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戏文中,是为了演唱顺畅,并非在地道的运城方言口语中使用。

二、蒲剧和眉户中的正反问句

(一)运城地方戏剧:蒲剧和眉户

蒲剧,人称乱弹,最古老的“山西四大梆子”,于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兴起,盛行于金、元,演出剧本为金院本、元杂剧;从明清至今,运城永济蒲剧发展兴盛,完全不辱“梨园之乡”的美名。乱弹唱腔高旷,兼用大嗓、小嗓,激亢粗豪,朴实奔放,既长于刻画慷慨激情的英雄剧和悲壮凄楚的历史剧,又善于表现人物性格和情绪的抒情剧。乱弹在运城又分南派和西派,在剧目和演唱上素有“西路火爆,南路文雅”,各具风格。曲牌又分唢呐、丝弦两种。伴奏乐队有文、武场之分。

眉户,人称曲子,是一种联曲体戏曲,主要是民间歌曲如山歌、小调、情歌等结合而成。明清时期在陕西眉县、户县兴起,最初是由吴小宝等“地摊子”艺人行正规场地演出。有多种大调和小调的眉户曲调繁杂有趣。已经可以展现历史故事的眉户在丰富的演出实践中,不时地接触、融合乱弹的戏曲演出风格和音乐风格,现已发展日趋完善。

(二)蒲剧与眉户中正反问句结构分析

1.结构形式

《三娘教子》与《箍漏招亲》中运城方言特殊句式“V+啊+否定V”结构基本上都是肯定成分加否定成分,舍去了具有句末语气词性质的“啊”,这是剧本语境和押韵所需要决定的。在剧本中,基本都是肯定成分的陈述事实即肯定成分与否定成分的共同成分是不会出现在句尾的。呈现出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共同部分+)V+否定V”,首先这个句式是问句,这种句式有两种:并列选择问句和正反选择问句。并列选择问句它的回答只有两种回答,答案二者选一,这是它的并列选择问句的性质所决定的。这种问句中两个选择部分是句子主体。正反问句是当我们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又不是很有把握,就可以在陈述句后加一个简短问句,或者可以对某事表示疑虑来反问,所以又叫反复问句、反意疑问句。运城方言口语与眉户与蒲剧中的戏文首先是有联系的,口语是语言的起源和存在的最基本形式,戏文即书面语源于口语。但与此同时戏文的进步又会影响口语的发展,它们相互转化,共同发展,运城方言亦然。总的看来,戏文具有保守的特征,其变化发展通常落后于口语的变化。口述语言与口语语体并非一回事,而用文字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就如戏文《箍漏招亲》和《三娘教子》中的宾白也有很多用的是口语语体。

三、结语

本文主要整理分析了运城方言中的正反问句的句法特征以及正反问句在口语与戏文中的区别。正反问句在运城方言口语结构“V+啊+否定V”中,肯定成分一定是在否定成分之前的,位于肯定成分与否定成分之间的语气词“啊”的舍去是有条件的,这是值得注意的关键点;而在戏文中,语气词“啊”基本没有,同时也出现了正反问句的句式变形,但句式大部分是“V不V”。

本文不足之处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很多:

第一,本文仅仅从共时层面整理分析了运城方言中的正反問句,而句法研究的层面还有很多,所以对运城方言正反问句的研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比如本文在句法方面还应该结合更多相关的汉语方言理论及语料,或者从历时角度研究正反问句的结构来源。

第二,本文在运城方言正反问句语法时,虽然与眉户、蒲剧等戏文作了比较研究,但由于所掌握的材料有限,本文所涉及的戏文还是比较少;同时对一些语法现象虽然有所涉猎,单只作了较多描写,对其语法意义及功能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猜你喜欢

蒲剧戏文运城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明万历《荔枝记》戏文新解
大仁者大爱——感悟蒲剧大家王秀兰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华天骅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喻湘涟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蒲剧的艺术特色与未来发展展望
浅谈蒲剧在现代年轻人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