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穴“蜻蜓点水”长留针治疗 原发性失眠临床观察※

2017-05-18奚向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4期
关键词:原发性针灸针刺

奚向东 迟 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头穴“蜻蜓点水”长留针治疗 原发性失眠临床观察※

奚向东 迟 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原发性失眠;头穴;长留针;针刺补泻;蜻蜓点水

原发性失眠即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指患者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引起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原发性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态势,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结果显示,失眠困扰着全球27%的人群,长期失眠使得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增加其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本病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1]。常州市中医医院自2013年11月—2014年12月采用头穴“蜻蜓点水”长留针治疗原发性失眠4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根据病史、常规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失眠。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头穴“蜻蜓点水”长留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6~73岁,平均(40.8±4.3)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6个月,平均(36.5±8.9)个月。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6~72岁,平均(42.3±4.6)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7个月,平均(32.8±9.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睡眠医学会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WHO疾病国际分类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共同制定。①患者主诉失眠,包括入睡困难(卧床30 min没有入睡)、易醒、频繁觉醒(每夜超过2次)、多梦、早醒或醒后再次入睡超过30 min,总睡眠时间不足5 h。上述情况有1项以上,同时伴有多梦、醒后有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②社会功能受损:白天有头昏、乏力、精神不足、疲劳、昏昏欲睡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而影响工作。上述情况每周至少3次,持续至少1个月。③排除各种神经、精神和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3]。有典型的失眠症状如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 h,反复发作。辨证标准:①阴虚火旺: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②心脾两虚: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③痰热内扰: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④肝郁化火: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排除标准:①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倒班等引起者。②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③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心血管、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④年龄在25岁以下或75岁以上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精神疾病患者。⑦晕针及其他不能耐受针灸治疗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头穴取前顶、百会、后顶、络却。辨证加减:阴虚火旺型加风池、太冲、照海;心脾两虚型加神门、三阴交;痰热内扰型加内庭、中脘;肝郁化火型加内关、行间。针具:选用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规格0.30 mm×40 mm。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嘱其全身放松,常规消毒后,取相应穴位针刺。针刺前顶、后顶、双络却穴时,针尖均朝向百会穴方向,针与头皮约呈20°角快速刺入,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放倒针身与头皮呈平行状继续捻转进针,刺入约38 mm。头部4穴针刺结束后,分别行程氏“蜻蜓点水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刺手持毫针,用夹持进针法快速破皮进针,将毫针缓慢刺入穴位的应刺深度后,进行操作。若提插幅度为2~4 mm,频率每秒6次以内者为补法;若提插幅度为4~6 mm,频率每秒大于9次者为泻法[3]。实证者每穴均施以泻法1~2 min,虚证者每穴施补法2~3 min。辨证加减所取穴位,用常规针刺法,根据虚实辨证行捻转补泻。留针50 min,每日1次,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

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484),睡前30 min服用,每次1 mg。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治疗失眠的原则进行评估。①临床痊愈: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②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③有效:症状减轻,但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不足3 h。④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原发性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使用镇静催眠药,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明显。针灸疗法以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为主,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逐步广泛,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运用头穴“蜻蜓点水”长留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显著。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的经别相合后达于头面。现代研究证实,睡眠的产生及维持与大脑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而认知活动又与丘脑皮质网络功能有关,并且在调节唤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丘脑皮质网络的主要脑区为基底节区、额叶前部和前扣带回等[4],故取督脉经穴前顶、后顶及膀胱经穴络却分别向百会透刺,使针刺效果直接作用于脑,可调理督脉,促进阳交于阴,增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现代学者李佩芳等[5]釆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针灸取穴为督脉上的百会、脑户、神庭、风府、大椎、神道、印堂等,结果提示调理督脉经穴可有效改善失眠。针刺头穴可起到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兴奋性的作用[6]。头穴透刺并长留针,增强了针刺的治疗作用,加大了针感及刺激强度,加强了头部经脉经络气血的运行,使针感更易于扩散传导。

本研究所采用“蜻蜓点水”针法是全国第一、二、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程子俊教授的祖传针刺手法之一,是程氏精研古代各式补泻手法,创立并逐步完善的一种独特的针刺补泻手法,临床运用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本法在操作中类似震颤术,但幅度较之稍大,手法较之稍重,频率稍慢;又类似雀啄术,手法较之轻柔,且频率稍快。其精髓是:将针刺的刺激量引入补泻,即操作手法幅度相对较小、频率较慢则刺激量相对较小者为补,反之为泻。临床应用本法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急慢性病证适于针灸者,效果亦佳[7]。

本研究采用头穴“蜻蜓点水”长留针治疗原发性失眠,选穴精准,手法独创,操作方便,相对安全,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徐世芬,孙亚男,王曙,等.电针百会神庭为主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5):154-156.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Riemann D,Berger M,Voderholzer U.Sleep and depression-results from psychobiological studies:an overview [J].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1, 57(1): 67.

[5]李佩芳,刘霞.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不寐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4):17-18.

[6]黄琳娜,安军明,董虹凌,等.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596-597.

[7]奚向东.程氏“蜻蜓点水术”在痛证中的运用[J].中国针灸,2005,25(1):43-45.

欢迎订阅《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

2010、2011、2012、2013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每本定价128元。2014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每本定价158元。2015、2016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每本定价168元。

请按以下地址到邮局汇款: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02室。收款人:中国民间疗法编辑部收。邮编:100029。请务必写清您的姓名、详细地址、邮编、电话及详细购刊目录。

也可通过微信小店(微信号:zgmjlfzz)购买。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程子俊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9号)

2016-06-20)

猜你喜欢

原发性针灸针刺
清明的雨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