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专访北京景山学校校长邱悦

2017-05-17周春伦张艺芳余凌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景山学校老师

本刊记者 周春伦 张艺芳 余凌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专访北京景山学校校长邱悦

本刊记者 周春伦 张艺芳 余凌

北京景山学校现任校长邱悦

记者:邱校长,您好。在两天的采访中,我们发现景山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是从贵校毕业,后又回来任教,您本人也是这样,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邱校长: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在景山学校学习的。在景山学校这么久,非常深地体会到学校老师对学生的那种关爱,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是令人向往的。当然,也是受到家庭的熏陶,我父母都是老师,每天心里想着学生,备课、操劳。从小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潜移默化的影响吧,我对这个职业非常向往。

当时有一个机会被保送到首师大学习,我就去了。其实那时候我就有一个志向,要像我的老师一样成为让学生喜爱的老师。我1994年回到学校任教,一晃眼22年过去了,我也就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这是我的一个经历。

景山学校毕业的学生到世界各地的都很多,很多国家都有景山学校校友会,昨天我那毕业的学生还特意过来给我送他的结婚请柬。景山学校学制使然,比如,我12年的同学,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校园里有一种特别浓的人情味,也就是“景山情”。

我之前读书是在老校区,老校区比现在校区的条件艰苦得多,地方小,楼也破,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有特别深厚的情感。所以我也能理解,我们这些学生,包括我自己,毕业之后又回到这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给母校,就是割舍不下这样一种情感,这就是这所学校的魅力所在。

“景山人已经将改革当作一种使命了,这个改革就是探索一条真正高质量、低负担的素质化教育道路。”

记者:景山学校创校时的定位就是教改的实验田,听说您是1990年从景山学校毕业,您也是教改的受益者,能否请您谈谈自己的这段经历?

邱校长:在1958年左右,党中央提出来教育要进行改革。1960年4月,陆定一副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提出“缩短年限、提高程度、控制学时、增加劳动”等“四个适当”的全日制中小学教育方针。

改革就要进行试验,经中宣部与北京市东城区研究决定,将91中学和东高房小学合并组建成了景山学校,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试验。咱们学校从一开始就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北师大选来的教师。我们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始终特别重视。

当时总共建了三所实验学校,另外两所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就终止了教改实验,变成了常规的学校。而景山学校从1960年建校到现在,50多年过去了,一直在坚持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是综合整体改革,包括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活动,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国防教育、计算机教育、国际交流等方方面面都在改革。景山人已经将改革当作一种使命了,这个改革就是探索一条真正高质量、低负担的素质化教育道路。

我从最开始当学生,然后回到学校当老师,慢慢做到学校的管理岗位,我的一个理解是,景山学校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是一条低负担、高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素质化教育道路。

比如,景山学校从来不加课补课,包括毕业班,但我们同样能进入理想的大学。景山学校为什么能做到低负担、高质量?就是因为景山学校真正尊重人,把人放在教育的中央的位置,唤醒孩子内心自主生命构建的力量,而不是外在地去塑造、去强迫。不是“你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蹲下身子真正跟孩子平等地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他想干什么,我们能够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平台。

我们效率高的核心原因,是我们做的是直抵心灵的教育。孩子如果是在硬着头皮学,那效率肯定不高,而如果是主动的、被激发的、眼睛里放着光的、追着老师来学的,那就不一样。

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些简单的感受,觉得我们跟其他学校不太一样。比如我们小学语文强调集中识字,我们从小就有英语课,还有外教课,我们的课本也不一样,这是我小时候很朴素的一些想法。等我长大了,回来当老师,再细细品味。景山学校走的是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道路。基础打牢了,思维的方法掌握了,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很多时候,孩子们自己都可以学习知识。

我们要让孩子保有一种求知欲、好奇心,一种学习的能力,他就可以自己学习。景山学校最最呵护的就是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等等,让他的创新的火焰越烧越旺。所以创新不是一种口号,不是喊出来的,要有这种土壤。我们现在成立景山集团,也是想让这种素质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

“到部队军训”的传统,景山学校一直坚持到今天

“不管这个孩子在学校是学习几年,12年,9年,或者几年,我们都不要把它简单看做一个时间的流逝,而是孩子一生中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那么我们的老师就应该更加精益求精地去对待每一堂课,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一种敬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记者:当年您在景山学校学习的时候,几位老教师还在学校任教。他们的育人方式,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邱校长:是的,我们教材的几位老主编都教过我,包括咱们学校首批特级教师马淑珍老师等等,都教过我。我记得当时老师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教我们识字,比如青天的“青”,晴天的“晴”等等,这么一组一组地教,再用图片、小诗歌啊,帮助我们记忆,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学校当时有两个景观,一是办公室门口排长队,都是数学改错的。当时我们学校从来不占用学生时间来补课,老师们要求当天的错,当天必须弄明白,必须改完。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孩子一遍就明白了,有的孩子可能就真的有点困难,老师就是不厌其烦地讲。

另一个是英语背书。我们特别强调孩子要大声地去读,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都是这样的,我们的课文、对话都是要求背诵。此外,我们还演英语话剧,唱英语歌曲,组织新年英语晚会。

到现在,我们仍然不加课、不补课,九年一贯制,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没有淘汰。但咱们的成绩在全区,与那些选拔过的学生来比较,一点也不差。我觉得得益于孩子都真的学明白了。

我们提出来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优秀的更优秀,让落后的不掉队。把基础打牢,在基础上不掉队,这就是下要保底。而上不封顶呢,就是孩子有多大潜力,我们就给他提供多大的支持,让他往上走。千万不要去怀疑孩子能否达到目标,这么多年的实践告诉我,孩子能做到的往往超出老师的预期。这些年下来,我也很欣慰,我的学生观、我对学生的认识在不断提升。

记者:您曾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并获得“北京市紫荆杯优秀班主任”荣誉,出版个人专著《班主任手记》,这段经历对您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邱校长:我读的是首师大生物系,回来之后就做了生物老师。从1994年开始的10年,我做了班主任、年级组长,教课。从2004年开始,我跟着徐校长学习了两年,做校长助理。2006年徐校长退休后,我就接任了九年一贯的副校长。

当老师的时候,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思想认识的转变。刚当老师的时候,确实年轻气盛,想把工作做好,但欲速则不达,内心急躁。比如,我纠正了孩子的错误,他下一次怎么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呢?我就跟这个事较劲。后来在跟孩子更多的接触中,慢慢去了解他们,我也转变了对学生的认识。孩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未成年到成年,成长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之后,我越发觉得,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学生观。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不要简单地拿孩子与孩子对比。我跟我们的老师说,不管这个孩子在学校是学习几年,12年,9年,或者几年,我们都不要把它简单看作一个时间的流逝,而是孩子一生中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那么我们的老师就应该更加精益求精地去对待每一堂课,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一种敬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每一个孩子都是无与伦比的瑰宝,都是宝贵的。第三,每个孩子都是具有无限可能的。比如有的孩子说,我俩想爬景山,那我们就搭景山的梯子,还有俩同学说,我俩想爬泰山,那就搭泰山的梯子。没准还有孩子说,我想爬珠穆朗玛峰,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要说,你能行吗?而应该鼓励他,一切皆有可能。

老师应该有这么一种意识,孩子有无限发展的潜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最大可能的支持。所以我也老鼓励孩子,要有自己的志向,有远大的梦想,学校和老师都会帮助你圆梦的。

这样的学生观好处在哪里呢?它能让我们的老师避免急躁情绪,因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帮孩子一次,孩子就能脱胎换骨,不可能,孩子的成长始终是曲折螺旋上升的。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来思考,我们怎么按照教育的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规律来做教育。我们的教育改革都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来设计。

记者:我们刚刚在信息处看到了学校本学期的教师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咱学校的老师将“爱孩子”排在了“教学技能”之前。

邱校长:是的,专业技能是有高有低的,是需要积累的。专业技能、学识学养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老师这个职业和别的职业不一样,它是培育下一代,不只是要付出你的智慧、能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你的情感。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是特别重要的,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点很重要,也是难能可贵的。

记者:这两天我们也发现,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上的钻研氛围非常浓厚的,而且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比如在课程中如果引用到外面的技术,都会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改进,变成自己的。在老师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探索以及专业成长上,学校层面给他们提供了怎样的一些支持?

邱校长:我们学校本身是教改实验学校,所以是一种开放办学的心态,特别愿意和兄弟学校交流沟通,相互取长补短,而不是闭门改革。所以来咱们学校交流和学习的老师校长也络绎不绝。对于我们的老师,只要他们想学习想钻研,在经费方面,我们都是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我们也非常鼓励老师走出去,多学习,开阔眼界。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改革,我们也需要学习他们的好的经验,很多兄弟学校有做得独到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咱们学校的理念是取古今中外百家之长,走继承、借鉴、融合、创新之路,高举三个面向的旗帜,发扬攀峰精神。

景山学校的攀峰精神由四个方面构成: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渴求新知、追求真理的钻研精神,精诚团结、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开拓创新的改革创新精神。这是我们学校最宝贵的四种精神。老一代将这些精神传递给我们,我们又传递给下一代,薪火相传。这些精神和核心理念,才是学校的灵魂。

现在有一千多所学校加入景山学校联盟,很多学校欣赏的正是咱们学校的理念,这是一种大教育观,景山学校已经远远超越了唯分数论的思考方式。在以前看来,素质教育似乎和应试教育是对立的,其实不然,真正素质高的孩子也不怕应试。景山学校的孩子大部分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也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

记者:咱们学校有一个特点,没有德育处,您在担任校长之前,一直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景山学校的德育理念和做法与其他学校有哪些不同呢?

邱校长:德育,我的理解就是一句话,把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从小播撒进每个幼小的心灵,用爱去浇灌,用心去呵护,耐心地等待,坚信它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德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陪伴和氛围。那种大的活动、校会,也有必要,但它只占非常小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日常的一些小事。我们平时把德育放得太高了,孩子反而容易抵触。品德不像是知识,教给孩子他们掌握了就行了,还有一个服不服、信不信、做不做的问题。

首先,老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楷模。景山学校对老师的师德要求特别严。从我这里来说,我要一日三省吾身,不能有一点点放松,一个校领导要给老师做表率,老师要给孩子做表率。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一个样本,立着的,老师讲的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说半天不如做出来,让孩子跟着学就对了。所以师德高尚的老师就像磁石一样,孩子都被他深深吸引在身边。师德是一个高峰,没有哪个老师可以爬到最顶峰,但都在不停攀爬。

第二,必须得以爱育人,很多时候,老师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陪伴孩子成长,见证孩子成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

年末了,我给高三的每个孩子都准备了新年礼物,一本校庆纪念册,还有一大块巧克力。纪念册上,我给每个孩子都签上名字,还写了一句话:“你的能量超乎你想想,你的梦想把人生照亮,为梦远航,快乐前行。”我从上周底就开始写了,每天写点。

我每天早上都会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已经坚持了10年。有个小姑娘有天往我的办公室门里塞了一个小纸条,她说,校长你好,每天早上在校门口看到你对我微笑,我会高兴一整天。我就拿这个事跟老师们说,其实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啊。老师对孩子的爱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的鼓励,一个动作,一句话。有时候老师的话是不经意间的,却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也可能成就孩子一生。

“教育面向未来是需要有战略发展的预判,需要静下心来去思考,不随波逐流,不畏浮云遮望眼,景山学校从来不人云亦云,从来不左右摇摆,从来不跟风盲从。对学生有利的,我们就会坚持做下去。”

记者: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三个面向”,几十年来,既成为景山学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中国各行各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您是如何理解这“三个面向”?学校如何在践行?

邱校长:面向现代化,它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我们的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培养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另外一个是,教育自身要现代化,要与时俱进,特别是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思想要现代化。

所以我们按照小平同志的这种嘱托,这么多年来始终走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最前列,我们致力于把信息化技术上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提升质量。我们校史馆里陈列的那台最老的计算机,正是中国计算机教育的开端。那台计算机当时电压还不对,没有显示器,我们接了一个九寸的电视机,请了一个老同志给我们指导,然后我们成立了第一个计算机教研组,编写了第一本计算机教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以电脑为学具,把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这是很有前瞻性的。比如讲课就会搜好多图、资料进行辅助,那个时候我还在当班主任。

现在,景山学校成立了数字景山网络联盟,把资源放到网上,我们还开设了很多这方面的课程,数字工程师、师资艺术家、数字科学家等等,还有创客教育。咱们学校的创客教育在全国都是走在前面的。我们准备把数字景山打造成更高水平的智慧景山。智慧景山是基于更先进的云平台的技术,使得我们的网络联盟集团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通共享。

面向世界,我们始终在拓宽国际交流的途径,和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所学校建立了定期友好的交流关系,每学期来校交流的学生不间断。我们跟港澳台地区也有非常好的关系,促进了两岸四地的交往。

最早,我们和美国波士顿地区的牛顿公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每学年第一学期,我们的老师同学在国外学习,过了寒假,美国的老师和同学就到咱们学校来学习一个学期。跟法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家,我们是十天到半个月的友好交流。所以咱们学校把国际友好交流作为一个课程,小学、初中、高中都有。除了这些交流。我们还常常有艺术团出国进行友好演出等,交流的机会很多。

面向未来,就是我们会预见一些孩子将来成长可能需要的素质、课程,我们就提早来规划,把它作为我们的教改实验项目列进去,比如我们现在有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项目,这是北京市重点课题,还有十二年一贯制德育体系的构建,这些都是市级优先关注的课题。我们是有很深厚的教育科研底蕴的。

教育面向未来是需要有战略发展的预判,需要静下心来去思考,不随波逐流,不畏浮云遮望眼,景山学校从来不人云亦云,从来不左右摇摆,从来不跟风盲从。对学生有利的,我们就会坚持做下去。比如,我们几十年来一直让孩子到部队里去军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绿色军营的锤炼。我们觉得是必要的,所以一直在坚持。

记者:在采访刘曼华老师的过程中,她就自己编写教材的经历,聊到目前面对的现代化,可能与30年前面临的“现代化”是不一样的。您认为当今这个时代对“教育的现代化”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如何调整和应对?

邱校长:刘主编说的这个,我特别认同的。现在的孩子,别说跟三十年前,可能跟五年、十年前的孩子都不一样,所以学情在变,课程标准在变,我们也要因势利导,进行调整。

以教材为例,我们的特色不变,但也会进行调整。我们小学语文教材有三个特质:集中识字,阅读名家名篇,写作教学。我们教材组的队伍,都是由老主编、老教师带着中年教师骨干和青年教师组成。我们非常欣慰的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老师的理念更新了,我们的队伍带起来了。我们老中青梯队建立起来,就后继有人了。

刘主编完全是景山精神的一个活写照。80多岁,退休都这么多年了,完全可以休息了,但还坚守在岗位上。还有我们其他几位老教师。身体都不是特别好,完全是凭着对教改、教材割舍不下的情感在坚持。有的时候,北京下雪、雾霾,我给刘主编打电话,说你今天就别跑了,有什么事老师们先干着,你下周再来。她每次都答应“好好,那我就不跑了”。结果到点了你去看,准来了。真的是,这些老同志给我们都是很大的感召,就好像前方有一个指引着我们的光,给了我们很大的引领。

记者:近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诸如“读经热”“国学热”等现象,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走进校园。比如,北京四中等学校,引入了台湾中小学语文教材。景山学校历来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在继续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同时,是否应当更进一步明确“面向自身文化”的定位?

邱悦校长(左)参加学生运动会

邱校长:是的,这方面我们也非常重视。咱们学校的核心理念是继承、借鉴、融合、创新。取古今中外百家之长。我们只有把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才有可能在这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创新。

我们的王海兴老师,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认识,也和很多大家学习请教。朱畅思老师一直在做吟诵教学。吟诵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读书方法,结果孩子们热情特别高。现在,我们学校的吟诵已经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了。

马老师创办了天籁诗社,招收的都是初中孩子,别看他们年纪小,据统计,已经写了近一千首符合古代格律的诗词,都出诗集了。我们家长说,孩子自从学了诗以后,人都变了,以前出门都是玩手机,现在玩对诗词,对对联。所以这些对孩子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都挺重视和支持的。

但是,凡事不能走向极端,我经常跟老师说,我们要把握好尺度,过犹不及,我们给学生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觉得挺好的,自己有这方面的兴趣,他可以自己往下钻。

现在社会上,很多事情都是一阵风,一阵风起来的时候,恨不得都得穿上汉服,教师节都得去孔庙磕头,做过头了,就违背我们的本意了。我特别欣赏中庸思想,尤其是对待教育。在全校这个大的范围内,我们要做到适度就好。

猜你喜欢

景山学校老师
功亏于溃
专注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