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VIEW POINT
2017-05-17
视点 VIEW POINT
体制内?体制外?都在创新
2017年1月7日,“Hello,Changemaker——聚焦成都体制内外教育变革”年会在成都市先锋学校举行。近年来,公立教育之外,成都已经孕育出第一所全日制民办光亚学校,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以自由教育为灵魂的先锋教育学校……此次成都地区体制内外的教育对话,吸引了全国关注,其发声也辐射全国。教育戏剧体验工作坊、童军体验工作坊、设计思维工作坊现场实践探讨;教师成长与团队发展、体制内外课程对话、教育创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子游戏背后的家庭教育、信息技术下的学校变革共5个圆桌论坛精彩纷呈,来自全国的体制内外教育创变者7分钟闪电演讲观点碰撞,时有火花迸发。
谁在创造世界?
讲者: 连晓刚(百造学堂)
我看到教育圈里边,大量的变革者逃不开的就是三个范式。第一是西洋范式,就是以北欧、美国、加拿大这些欧美国家的东西为尚,希望将他们的制度直接照搬过来,相信这可以给我们的东西带来指导性作用的一系列实践。第二是古典范式,就是回望历史,希望从历史中的规矩、文本甚至是一些实践案例,作为我们今天做教育实践的范本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第三是理论范式,这会更加深刻,古今中外都有,通常基于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基准点希望建构一个教育的巨大框架。
美术馆教育:回到儿童
讲者:李杰(A4美术馆)
A4搬到麓湖美术新馆的时候我们做了调查,请来A4很多次的朋友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愿意带孩子们来,我们就特别开心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来美术馆,你们是不是因为看了三年的展览开始热爱艺术了,结果我们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家长会说我们依然不喜欢你们做的展览和艺术,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带孩子来,因为我们相信孩子长大过后他们会理解今天的世界发生了什么转变。
家庭教育生态圈
讲者:邓楠(童育汇)
全球现在就业人数最高的人是父母,很可惜我们不像医生一样有行医执照,我们不像律师有律师资格证,我们不像老师有教师资格证,我们甚至不像驾驶者有驾照,我们什么都没有,好像时间到了,好像家里面催了,好像不期而遇发生了,于是我们生了个孩子。所以这就让大多数的父母都遇到了养育中的困惑。
罗振宇新年演讲遭质疑
罗辑思维创办三年,从推荐书的脱口秀节目成长为集合社区服务、出版服务等综合项目。在2015年10月份完成B轮融资,估值超过13亿。2015年年末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举办跨年演讲,99张40000元的20年门票套餐上线便一抢而空,除此之外680元、1280元、2080元、3280元的单场票也很快售完。2016年年末在深圳卫视举办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在罗振宇新年直播演讲后,自媒体人姚尧说:“罗振宇先生的跨年演讲,就是一个不读书的人对一群更不读书的人罗列一堆陈旧的东西,然后说我们发现了新时代的变化。”
@界面:罗老师是真正的传播专家,懂得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能吸引眼球,什么样的传播话题与受众共鸣。其一,罗老师深谙受众接受信息的传播心理,成功运用了“恐惧、激动、新奇、困惑”的传播语言。其二,罗老师精通对传播情境吸引力法则的妙用。在传播情境中,人们“熟悉的例子或事物”的重新解释,以及熟悉的概念,以另类的形式出现在熟悉的情景里,是最具传播力的吸引力法则。
@每日金融综合:对于《罗辑思维》的理念“爱智求真”,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有人在知乎上表示,“爱智求真”是把问题充分展开,各种证据理由充分论证,最后得一个开放式的结论,不光明白论证的优点,更重要的还要能明白论证的弱点在何处。但罗胖一边摇头晃脑自信满满真理在握,同时宣布自己在“爱智求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很多人怀疑,罗振宇和《罗辑思维》的背后,本身就是一种营销和商业行为。对于这一点,罗振宇并不否认:“我们不是什么媒体,我就是一个买卖人。”
@B12:不管公众对罗辑思维恨也好,爱也好,没有人会否认罗振宇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营销大师,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他用自己的智商和口才,凭空创造了一家估值13个亿人民币的品牌,堪称意识决定存在的经典案例。他策划“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且提前把20年的门票都提前收割完,积极研发知识付费产品“得到”的动力。罗振宇想要重新唤起罗辑思维这个品牌的势能,并且让它持续地、多维度地去商业变现。
@LOCK:在信息超载的时代,面对每时每刻更新的内容和层出不穷的观点,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把关人来遴选每日接触的内容。罗振宇的出现刚好解决了人们知识焦虑的问题。他像一个知识加工师,将一个复杂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稀释、切割和分解,让入口的知识看似精致又营养美味,实则是在求知上的懒惰。但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时代,我们也被剥夺了细嚼慢咽的机会,我们习惯了喂到嘴边的现成的知识,习惯了源源不断的内容推送,不再去自己寻找猎物。
文艺女青年纷纷走上了灵修之路?
近日,12月24日晚,一条网络视频让久未露面的作家卫慧成了热点,卫慧曾被称为“新新人类”作家,喜欢扮“酷”,喜欢漂亮衣服、名贵香水、垃圾音乐和淡淡的香烟,而如今却是身着棉麻布衣、面色庄重,自称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最勤奋的海灵格家排师之一,自己的奇经八脉都打通了。此前网上流传的文艺女青年四大出路为“孤寡、后妈、拉拉、出家”,这次添加了一个“灵修”。随后与“文青”与“灵修”相关的话题开始被人们广泛讨论。
@王丹青:在当代的灵修时尚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的商品逻辑与中产阶级情调,良心自由成了某些掌握社会资源的人的消费对象,精神解放变成了精品生活的点缀,仿佛只有解决了生存需要的人才有资格触及。对于“潜意识”“创伤”等心理学话语的泛滥使用,让灵修披上了一层经不起检验的科学外衣,而物种演化、环境科学乃至量子力学的概念也和占星术、心灵能量与神秘主义杂糅在一起,成为只有灵修大师才能解释的宇宙奥秘。
@侯虹斌:跟男性成功人士的盘手串、穿唐装、搞国学、拜上师,认证仁波切等等一样,女性成功人士也可以玩玉佩、穿唐装、拜上师、成为“玄学”专家。之所以这么多人都选择这条路,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不安全感太强了,成与败都出于不确定因素,翻云覆雨,所以越是成功人士越是笃信各种不可知的力量,神秘学;包括马云、王菲、李连杰这样的顶尖人士。另一方面,我们的作家、文化人、社会精英,思想资源太过匮乏,学习和思考能力不足,他们不愿意学习更为系统、更为成熟的世界观,想取巧,才纷纷掉进“神秘学”的坑里。
@紫膺:批评灵修的观点大意是:灵修就是不肯动脑子的富人吃饱了撑了所从事的迷信事业。这些描述所站的角度是科学、理性至上。可以看出,这不仅误解了灵修,而且可以说基本上对灵修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稍微下过功夫了解过心理学、宗教学、哲学、神秘学等,便知道人类的意识领域远不止“自我”意识到的那一点点内容。我们受限于感官,知觉到的现实十分有限。潜意识每晚都透过梦来造访我们每个人,仅仅是梦这件事,就无法用现有的所谓的科学理论解释清楚。
当教师遇见“网红”
刚刚过去的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作为创业的风口,课堂直播也迎风崛起,原本在校园内的教师与最新出现的职业“网红”产生了碰撞。先有“直播教师一小时收入超万元”消息,后有“公办学校教师辞职做网红”的故事。这次相遇既改变了教师在公众脑中“严谨与清贫“的印象,也使得知识不再囿于围墙之内,而是通过视频、音频各种平台到达有需求的学生。但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喧嚣声逝去,网红教师还剩下什么呢?
@熊丙奇:网上有偿授课是教师的权利,但确实存在争议。社会上,大学老师网上有偿授课是被鼓励的,而中小学老师就存在较大争议。中国没有法律规定禁止教师有偿授课,只是从行政规定上进行了禁止,但行政规定经不起推敲。只有从法律上划定老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才能消除争议。国外禁止教师有偿授课的基本前提是实行了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划分了教师的权利与责任。
@卞松泉:解决在线辅导教师给传统学校教育出的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部门和公办学校牵头,搭建免费优质的在线教育课程平台,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互联网+”虽然在不少领域成功创造了神话,但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应一概而论。商品买错了可以退款,但教书教歪了耽误的却是一代人。可以说,在线教育虽有诸多好处,但一时还无法取代线下的面对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