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灿烂的华夏服饰”教学设计

2017-05-16吴长红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意图服饰

吴长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二)》第一课时中华传统服饰部分。

课标解读: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材分析:“中华传统服饰 ”作为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服饰古今的发展与变化。了解从古到今人们制作衣服所用的衣料的发展历程及纺织技术的发展。透过现在人们所使用的衣料,反映了事物的变迁,以及现代衣料和纺织技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本课由“穿”的材料的发明与创造,拓展到服饰文化所具有的时代性、社会文化性、历史传承性,并将中国人“穿”的发展史,与人类衣料、服饰的发展相联系。本课综合了历史、社会和品德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将品德教育与知识学习相融合,让学生综合地、发展与联系地、多角度地理解中国“穿”的文化。

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在生活中对国服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法、学法设计:在新课标里倡导的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中学习,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

1.探究学习的方式。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选择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从问题引入,从古今服饰的作用、材料、款式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通过学生的分析,教师的补充与提升,让学生在感受服饰变化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将主要的教学内容会变成三个主要问题,先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了解教材,并将自己的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到解决问题当中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

3.巧用电教手段激发情感,把精美的中华服饰图片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服饰,同时激发出其对中华服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利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学习“有兴趣”。服饰虽美,却不一定每个人都感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

同学们穿着各色的服饰,个个精神饱满,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新衣服,你们觉得怎么样?(改良的唐装)将古老而精湛的工艺融入中华服饰之中,中华文明在华服上延续和发展。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灿烂的华夏服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穿上传统服饰,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活动

(一)中华服饰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华服饰历史久远,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你们知道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华夏”吗?(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

“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在古老的中国,服饰的意义非同寻常。中华的历史和文明共同造就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二)通过探究研讨活动了解中华传统服饰

1.这节课我们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小组研讨,请用关键词来说明。(出示课件。)

(1)人为什么要穿衣服?

(2)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衣服?

(3)你认为中国哪个时期的服饰最有特点?(华服经典。)

学生小组讨论并讲出自己的认识。

【设计意图:我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变成3个主要问题,打破常规,先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了解教材,并将其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到解决问题当中去,然后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一步提高认识。】

2.今天我们就从服饰的作用、材料、样式上来了解中华服饰。

(1)人为什么要穿衣服?

在远古时期的人们,为遮身暖体穿上衣服从野蛮走向了文明,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中华服饰逐渐变得舒适美观,方便实用。现在的服饰更多的体现出职业特点和个性时尚。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切入点虽小,但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的真实感悟,得出相关的结论,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中华传统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追求而不断变化着。】

(2)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衣服?棉、麻、丝、毛皮、化纤、纳米材料、莱卡……

①请按一定的标准,结合你的理解给“棉、麻、丝、毛皮”排序。课件出示按出现时间排序:毛皮—麻—丝—棉。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的问题,学生可以按材料的舒适度、价值、出现时间等方面进行排序。教师要在学生回答时及时给予评价,并在评价中揭示这几种材料的性能,加深学生对服饰材料的了解。】

②蚕丝和棉的出现促进了人们对服饰美的不断追求。纺织技术的发明与创新也推动了服饰的发展与进步。介绍黄道婆。

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丝织品做工精细、图案精美、用料考究、设计独特,加上中国古老而传统的手工刺绣技术,使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介绍小资料和“丝绸之路”。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中华悠久的服饰文化使中国举世闻名,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起对华夏服饰的学习兴趣,引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服饰材料还是纺织技术都有了重大改革。同学们可以看看自己的服装标签,你的衣服是什么材料做的?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从身上的服饰入手,认识现在的服饰材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⑤人们为什么不断开发新的服装材料?出示宇航服、防护服图片。

3.你认为中国哪个时期的服饰最有特点?(华服经典。)

(1)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出“草衣兽皮→霓裳羽衣→长袍马褂→新颖舒适”4个关键词,并进行板书。

(2)欣赏中华服饰,感受服饰设计上的变化。

【设计意图:把独具特色的中华服饰图片放给学生欣赏,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影视作品中的传统服饰,同时配合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服饰,同时激发出学生对中华服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3)国服之争:汉服、唐装、旗袍,进行简单介绍。

(4)我们从历代服饰设计上可以看出什么?

不同的时代服饰不同,服饰是财富的象征。

古代服飾还是身份的象征,如清朝官服,猜猜纪晓岚是几品官员?

从现代服饰可以看出个人职业和个人的喜好。

三、华夏服饰——我们的骄傲

西汉的素纱禅衣,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重仅49克,薄如蝉翼,轻如鸿毛。

龙袍工艺复杂,云锦中华一绝。

随着中国的发展,旗袍也逐渐为各国的明星所喜爱。

2000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各国家领导人身穿唐装,再一次将世人的眼光聚焦在了中国的服饰上。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们展示了中华灿烂的服饰文化。

【设计意图:将古代服饰经典与现代服饰的风潮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感到华夏服饰的美妙与神奇,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总结扩展活动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服饰文化,从草衣兽皮 → 霓裳羽衣 →长袍马褂 →新颖舒适,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变迁,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你对我们今天的服饰满意吗?你觉得学生的校服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课后设计自己喜欢的学生服。(提示:要考虑服饰的实用性、舒适性、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

让我们品味华服之美,感受灿烂的华夏服饰,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去,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设计意图:课后的拓展作业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亲自设计学生服,这既是本节课学习的延续,也进一步把学生对服饰的兴趣推向高潮。】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意图服饰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动物“闯”入服饰界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