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育理论下的初中数学走班制教学研究

2017-05-14刘辉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初中数学

刘辉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经验的差异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渐显著,面对这样的差异,教育必须承认并尊重差異,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从实践出发,结合自身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对分层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并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走班;实践与困惑

由于行政班中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加之现行的学校大班的限制,这些改变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呈现,“两极分化”现象是目前行政班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更为严重的隐性后果是不少学生会出现学习信心不足、自暴自弃的现象,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分层走班教学改革实验。

一、初中数学分层走班的含义

“分层走班”,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学科学习能力,结合任课老师意见,分成A、B两个层次的教学班(A班——程度较好,B班——基础稍弱)。笔者所在学校采取“小步走、稳步改”的思路,在整个初二年级的数学、科学两门学科推行分层走班教学:初二年级8个行政班数学、科学各4名教师同步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教学,在原有行政班不改变的情况下,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达到降低B班的学习难度,同时满足A班拓展知识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学习能力为参考、学科水平为依据,定期流动为准则”的分层原则。按照初一两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科学总成绩排序,前45%纳入A班上课,后45%纳入B班上课,中间10%的同学按照学情自主申请。同时建立定期流动调整制度:根据分层标准,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根据学业成绩进行适当分层调整(期中考,5%;期末考,10%),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不断进步。

2.教学目标分层

在传统的集中制课堂中,有两个突出问题:1、上课思想活跃、积极回答问题的往往是那么几個学生,而其他大部分学生都是“陪太子读书”,插不上话;2、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怕学生没听懂,再讲一遍,部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产生上述睛况的原因在于对教学目标的“一刀切”。在分层走班的模式下,虽然教学内容一样,但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基础知识等分成A、B两个不同的班级,因班而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施与不同的辅助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一试身手,做到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3.课堂教学分层

对于A班的学生,需要着重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对于B班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因此在例题的处理上降低难度,学生可以动手去做,通过有梯度的提问引导学生,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对于B班设置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使得他们解决问题之后能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设置一些“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使他们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比如B班例题: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且DE=DF。求证:∠B=∠C。

将原来例题的难度降低,只要求证∠B=∠C,这样学生就容易想到去证明Rt△BDE≌Rt△CDF(HL),然后由对应角相等,得到∠B=∠C。

最后教师点评,追问若∠B=∠C,则线段AB与AC有什么关系?

三、初中数学分层走班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思索

1.B班学生成绩提高不明显

我们在看到数学科学、学科分层走班后整体成绩有提高的同时,也发现了B班学生成绩提高不够明显,尽管B班学生的学习面貌有改善,但是考试成绩提升不大。这次考试,发现班级E率学生人数略有所增加,数学(0.064-0.067)。我们分析原因:1、教学要求降低,但是期末考试试卷难度没有降低。2、后进生聚集在一个班以后,管理难度增大,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诱使模仿。

2.“跟不上”与“吃不饱”现象并存

问题主要集中在A班后5-8名学生和B班前5-8名学生。A班后5~8名学生较难跟上A班的快节奏,而B班前5~8名学生,由于B班以基础题为主,因此他们有些学有余力,出现“吃不饱”的情况。

分层走班教学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深化、总结和提升。最后,以鲁迅先生在《中国语文的新生》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即使很难,也还要做;愈很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