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不如巧练好,四基教学有妙招
2017-05-14陈玉韵
陈玉韵
摘 要: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四大基本能力。从换位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出发,探讨了创新型的换位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换位教学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合称“四基”,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四大基本能力。从更好地组织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目标出发,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有必要组织能够有助于促进初中生“四基”数学能力提升的专项教学知识练习课。
一、换位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换位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位置互换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手中移交到学生手中。
1.创新教学思路
“换位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换位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进行互换,让学生尝试着站在教师的视角上去反思,反思如何才能让其他的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始终是以学习者的身份接触初中的数学知识,一旦他们可以站在施教者的角度去思考教授这些知识的方法,他们反而比教师更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往往可以创新出比较新颖的教学思路。所以,有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创新是应用换位教学法的第一大原则。
2.丰富教学方法
“换位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课上,最终是以学生担任教师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换句话说,“换位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思路上的思考,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由于初中生没有学习过任何的教学技巧,也没有真正站在讲台上从事过教学工作,所以,为了让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生动活泼并被所有听课的同学接受,他们一定会采取比较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组织自己的教学课。这些方法往往极具原创性,对初中数学教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是应用换位教学法的第二大原则。
二、换位教学法的应用思路
1.分段衔接知识点,换位教学串联化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换位教学法”的应用是以教师和学生的一次互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但是在四基能力专项练习课上,教师可以在基础知识的教学环节大胆放手,教师只负责阶段性地导学和总结工作,将多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的教学工作交给学生负责。这样一来,每一名学生负责的虽然是单个的知识点,但是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全都是由学生负责进行教学的,这样就迫使学生要在相互沟通中完成对自己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最终完成自己的知识点讲解工作。客观上,学生的相互沟通其实就实现了知识点的相互串联。
2.基本技能专题化,换位出题练专项
从初中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出发,初中生很难独立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转化任务。换句话说,在这种将知识点的串联工作交给学生的换位教学模式中,初中生只能借助团队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对知识点的梳理和理解工作,并最终独立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课堂讲解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所运用到的,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基本技能。只要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前,提出每一名讲课的学生都必须要在课后为其他学生出一道不同于课本例题的练习题的任务,通过观察学生在讲题时的思路连贯性,检查学生在完成练习题时的知识运用效果,就能准确了解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
3.数学思想生活化,换位教学巧延伸
培养初中生具备数学的基本思想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广大初中生的“数学思想生活化”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将数学理解为一种生活常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初中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在应用换位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師可以为讲课的学生建立一个标准的授课模式,要求所有学生在开始自己的讲课时,必须首先列举出一个生活案例,然后从对生活案例的讲解出发来开始自己的知识点讲解。
三、创新换位教学法的应用积极意义
1.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
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作用出发,“课堂”并不是指具体的“教室”,而是师生以知识点的传递为目的共同配合度过的宝贵时间。由此出发,“换位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可以被应用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应用在其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时间里。
2.丰富沟通渠道,融洽师生关系
从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换位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活动出发,换位教学更像教师主动拉近师生关系的一种有意行为。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深化了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的互动话题,在转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也让教师看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郑兰栓.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落实“四基”之我见[J].中学课程资源,2014(7).
[2]冉卫国.师生换位教学法的探讨[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