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2017-05-13郑丹

黑河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创新

郑丹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不断优化课堂评价,使信息技术教学充满趣味和活力,使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很值得我们研究。以往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虚心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写教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同班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有很大不同,一个教案很难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教学的单向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课本知识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注重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之初,我认为教会学生操作就是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可当我充满激情地讲解知识点时,学生表现出来的冷漠让我吃惊,他们对这些实际生活中常用的操作毫不感兴趣,课堂效果也可想而知。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讲解课堂知识前我在导入环节未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当学生还处于一种懒散的状态时,怎么能上好课?怎么能对知识感兴趣?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应体现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情景引入过程中如果能够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進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合成图像》应用课程时,我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幅幅合成的图像,学生边欣赏边惊叹,我趁机导入:“同学们,这一幅幅图像有没有意思啊?你们好不好奇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其实它们都是通过Photoshop软件制作出来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以后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图像。”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个个跃跃欲试。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我给学生概括讲解了Photoshop软件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方法,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同时积极参与任务的制作,研究制作方法,集体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既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学会了知识。

二、组织探究式学习

教学不是单一地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讲解所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任务,并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和掌握适合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挖掘一条学习新知识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都能体验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其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最后,教师要适时地做出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真正学会学习。例如,在讲解Word一课时,可以通过制作请柬、封面、海报等任务来渗透Word中每个菜单的功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具体内容来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行自主创新练习,提高和拓展学习能力。例如,进行flash引导层动画课程教学,在制作“小鸟飞翔”这一案例时,首先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中的操作步骤制作,然后由教师讲解,让学生也适时参与进来,引导他们说一说小鸟是按照什么路线飞翔的,想一想小鸟能不能按照自己指定的路线进行飞翔。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探讨,可以参照教师提供的导学案,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教师给予指导。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不仅从中享受到自我学习的快乐,也为今后主动获取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开始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教学课堂中,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学生对信息认识的层次差异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很了解,特别是网络,因为平时接触得较多,而有的学生平时不太接触电脑。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完成任务驱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明确学习任务——探究学习——交流展示——归纳反馈。

1.明确教学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学习。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组内分工一定要明确,先选出正副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副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在组内开展分工合作和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3.交流展示。小组成员结合学习任务,通过探究学习阐述各自的观点,有疑问的地方组内集体探究。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教师适当给予指导。任务完成后组内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学习心得。

4.归纳反馈。教师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组内代表的汇报展示、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等来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小结。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交流,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优化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根本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态度、执行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发展性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要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指导的作用。通过教学评价过程的反馈,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2.鼓励的作用。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等形式,这样既能有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促使师生的共同发展。3.提高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就要及时纠正,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不断完善,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积极为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梁海顺.信息技术创新法[M].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实践创新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