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浓郁的全真教烙印

2017-05-12石钊如

戏剧之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全真教

石钊如

【摘 要】马致远在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素材选取上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深,且在某些特定方面展示出元代道教全真教思想独特的一面。作为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代表性人物,马致远在其作品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全真教思想的烙印。

【关键词】全真教;神仙道化剧;禁欲主义;以梦度人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25-02

一、全真教“仙隐合一”思想的文学化

全真教清修目标是为“了达性命”,即内心的练达,探索长生之道。“命”就是人的生命。道家对于修命的推崇,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发端于庄子《逍遥游》。全真祖师王重阳及其许多信徒皆出自儒门,在仕途无望、传统人生价值观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迫于无奈才转而修真求道,所以全真教的神仙思想中有浓烈的隐逸成分。故而全真教十分注重心性及个人道德的修养,表现在神仙道化剧中,就是成仙者须有“仙根”或与仙界存在某种情缘。就个人际遇而言,这些人多为有修养的儒生或隐士,如《黄梁梦》中的吕洞宾、《陈抟高卧》中的陈抟等。實际上是对当时全真教门下知识分子型教士的文学化塑造。全真教对“仙隐”思想进行了填充和丰富,将道家清修成仙和儒家文人隐逸合二为一,发展为“仙隐合一”思想。

“仙隐合一”思想被马致远引用到神仙道化剧中,具体表现为神仙生活成了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陈抟高卧》中陈抟对神仙生活场景的论述韵味十足:“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人们所向往的仙界不再是羽化登仙,虽于以往道家思想不同,却是受到全真教“了达性命”思想的影响,并不违背道家享受人生重视生命的教义。

二、放逐情感的“禁欲主义”和“厌世思想”的文学嫁接

“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这是全真教创教之初由创立者王重阳提出的教义。受此影响,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内容上大都有仙人度化凡人,助其修成正果的情节。如《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借神仙之口来直接宣传全真教的清规戒律。作者直接将作品演化成宣传宗教道德思想的工具,剧中马丹阳对任屠所提“十戒”全面深刻地体现了全真教的禁欲主张。《黄粱梦》中钟离权度脱吕洞宾时,让他通过梦境遍历“酒色财气”,最终断绝情欲、断酒色财气,修成正果;《岳阳楼》中吕洞宾度脱郭马儿也是通过赠其宝剑杀妻的方式来帮助他断绝情欲修道证真的。而任屠休妻摔子、铁拐李弃父母妻儿此类不合人之常情却又符合全真教义禁欲主张的事情,都是以此为手段达到绝情去欲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马致远借鉴道教传说中神仙考验修道者的内容,进行断情欲的艺术构思。如《任风子》中有“大欲”化身的妖魔来诱惑考验任屠;《陈传高卧》中亦有郑恩以美女来诱惑考验陈传的情节。

全真教将家庭、亲情看成是成仙之害,将欲望视为修炼之敌,把它们称为“牢狱”,与钱钟书先生将婚姻当成“围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重阳、马丹阳都主张“家”“道”二者不能两全,要想论道成仙必须割舍情缘。所以,只有抛妻弃子,跳出家庭这一樊笼才能成仙得道,修成正果。全真教对亲人的这种极度不合人之常情的处理方式,是全真教“禁欲主义”极端化的一个特征,而这种特征在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中都得到了明确反映。在《任风子》中,许多内容都是对全真教极端“禁欲”观念最好的说明。如马丹阳头挽三鬓分别有所指,一鬓为去除人我是非;一鬓为去除富贵名利;一鬓为去除酒色财气。在其文中有“儿女是金枷玉锁,欢喜冤家”之类全真教的经典语言。第三折作者又设置了任风子为求真证道,休妻摔子斩断亲情的情节,反映出全真教仇视亲情和家庭关系的极端禁欲思想,这正是全真教对家庭亲情关系极端处理的这一宗教思想的文学化产物。

为抵挡欲望,全真教要求教徒必须结庐苦修。这一点在马致远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如《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中,马丹阳对任风子提出的“十戒”,并要“身穿着道袍,腰系着杂彩绦,每日在菜园中修行办道。”

三、人生如梦,功名空空皆虚无

作为我国本土宗教,道教重视个体生命感受,看中生命本身的价值,特别注重享受生命的过程。实现生命永恒,成为神仙,是道家孜孜不倦追寻的目标。而“梦”便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重要媒介。

道教自创教伊始,以及在以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梦”一直都是道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家“人生如梦”的虚无观念,深深地凝结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也成为全真教教徒修真悟道的主要思想来源。

作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剧作家,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中弥漫着浓郁的“人生如梦”虚无思想。“梦”源于现实又不等于现实,梦境的运用为戏剧披上神秘的外衣,且赋予其一定的隐喻色彩。神仙道化剧的梦境就是通过剧中人物梦中神奇经历,巧妙地将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所以,对于梦的巧妙运用,成为神仙道化剧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

《黄粱梦》中,汉钟离以“黄粱一梦”度脱吕洞宾。梦中吕洞宾功成名就过上自己孜孜不倦追寻的生活,梦醒方才悟到功名利禄、酒色财气都是虚幻空空。马致远借助全真教神仙度人成仙的故事题材,借助梦境叙事转化为知识分子本性在名利场中的迷失。马致远以题材的神仙宗教色彩与批判现实相结合,表达了“求仙悟道”和对功名虚幻的看法。

在《任风子》中,任屠的两次梦幻情节,一绝杀生之念;二绝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这是对“梦”作为道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肯定。马致远在进行神仙道化剧的创作时,将极具传奇色彩的“陈抟大睡”的故事纳入其中,陈抟试图以睡入道,达到“大梦修真”的目的。陈抟不为名利所动的性格和专心修道的志趣,与全真教的宗教思想高度相合。由此可见,全真教神仙故事传说为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来源。

在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中,全真教思想充当着指引者的角色。而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对全真教义的一种文学实践。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借助宗教故事、仙道传说反映了元代真实的社会风貌。人们在其神仙道化剧中感受到仙道色彩的同时,也能体会元代文人复杂矛盾的心态,仿佛感同身受一般。所以,全真教义对马致远影响深远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全真教义,马致远心中有着他自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詹石窗.道教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刘荫柏.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3]傅丽英.马致远全集校注[M].北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4]李修生.元杂剧论集[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5]刘荫柏.仙道虚掩抗世情[J].河北大学学报,1983(3).

[6]张燕瑾.元剧三家风格论[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4(4).

[7]陈洁.论道教文化对元代神仙道化剧的影响[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3).

[8]苟波.神仙道化剧中的仙踪道影[J].宗教学研究,1998(4).

[9]齐浚.从叹世到隐逸[J].理论学科,2004(4).

[10]高益荣.文人弃儒归道的无奈抉择[J].中国文学研究,2004(1).

猜你喜欢

全真教
宋金时期道教话语权的失落与重建
读《磻溪集》浅议全真教与丘处机有感
论丘处机诗词中的“尚闲”情结
五福太一信仰与元代道教格局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之宗教精神的阐释
金元时期全真教养生思想研究
《封神演义》政治宗教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