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临床特点

2017-05-11王微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王微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孕妇来分析,其中GDM1组有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2组35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同期选取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均在入院产前行心电图检查,对其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孕晚期心电图异常率為26.0%,GDM1组为34.7%,GDM2组为45.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其次为ST-T改变及短PR间期。 结论 妊娠期晚期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比较高,和患者合并症状的程度有直接联系,高龄孕妇以及有和保证的孕妇推介接受心电图检查,保证临床分娩的安全性,确保母婴健康,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心电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036-02

妊娠期患者心电图波动在妇产科比较多件,该情况也得到了较高关注,从研究来看,妊娠期心电图的异常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和妊高症的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1]。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比较长,所以往往会有较多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心电图的异常几率也比较高[2]。此次根据该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晚期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对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了分析,同期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GDM1组是7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2组是35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孕妇,3组产妇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史。

1.2 方法

该研究为患者提供12导联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仪来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监测,对患者的指标进行监控,对这些孕妇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和类型进行记录。

1.3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心电图异常

207例妊娠晚期产妇心电图正常140例,异常67例,总异常率为32.4%,其中GDM1组心电图异常率为34.7%,GDM2组为45.7%,对照组为26.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年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电图异常类型

207例妊娠晚期女性发生窦性心动过速42例,ST-T改变36例,短PR间期25例,偶发房性室性期前收缩5例,窦性心律不齐5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低电压2例,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室高电压1例。

3 讨论

妊娠期孕妇的心电图出现变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孕妇的孕周增长后,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会相继的提升[3],妊娠晚期女性的心电图大约有21.3%~37.9%的异常几率[4-5],具有比较大的变异性,可能和临床选取的病例差异性有一定的联系,比如研究对象的年龄、妊娠合并症等差异性。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妊娠晚期产妇,有普通妊娠者,糖尿病妊娠者,糖尿病合并妊高症妊娠者,这几组孕妇均没有心脏疾病,其心电图出现异常的发生率是32.4%,相比于其他的几组患者,并没有显著差异性存在。妊娠晚期常发生心电图波动,在该次研究中,3组患者的异常几率分别为26.0%、34.7%和45.7%,妊娠期糖尿病组34.7%比普通孕妇的26.0%要高,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症的异常率45.7%比其他两组均要高,这3组的异常几率比较差异有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妊娠晚期心电图变化是很常见的事情,需要提供常规的心电图检查,特别是高龄孕妇和妊娠合并症状患者,对其早期发现后,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晚期心电图发生异常情况可能是由于这个阶段女性的子宫会增大,导致了膈肌上移,心脏上移,血管被扭曲,从而让心脏负荷增加;妊娠晚期孕妇的血容量上升,让患者的心脏负荷变重,而且该变化还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让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减弱[6]。该次研究我们发现,比较多见的情况就是窦性心动过速还有ST-T的变化,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症的产妇,其发生几率更高,说明这类患者的心脏负荷更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严重。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的ST-T变化和微血管病变具有联系[7]。并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病变有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存在,其T波倒置,心脏彩超显示有心包积液,患者无心功能障碍存在,顺利的分娩。此次研究显示,妊娠期女性的心电图主要是良性的波动和变化,在妊娠完成之后会逐渐的恢复,并不会倒置严重心律失常症状,不会给分娩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短PR间期是很普遍的一种心电图变化,该情况的出现是因为:①妊娠期心率加速10~15次/min,P-R间期和心率成反比;②根据研究报道称[8-10],妊娠期女性的氧气需求比较多,心肌氧气供给不足则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此次研究中对照组的短PR间期发生率比糖尿病足和妊高症组要高。短PR间期属于心电图良性改变,孕妇的孕周增加后,该情况的发生率也会增加,等女性分娩完成后,则能够恢复[11-13],一些患者无法恢复是因为方式结构短小[14]。

心肌缺血缺氧情况比较严重所导致的,特别是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妊高症孕妇,其发生几率更高,很多的患者心电图变化后没有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这类患者是不需要提供特殊处理的,给予吸氧和心理护理,能够稳定,在分娩后可以恢复。相反,如果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比较严重,心肌缺血情况得不到改善,那么就可能会引起胎儿窘迫导致不良结局,对母体也会有比较大的损伤,增加了生命风险。所以对于妊娠期的高龄产妇以及存在合并症的孕妇均要提供常规的心电图检查,确保产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翔燕,严春.114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的心电图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15):69.

[2] 王熠,鄧洁,钟琪,等.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5-17.

[3] 刘敏.妊娠早中晚期心电图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4(13):158.

[4] 宋秀玲,牛丽.心律失常在孕期的判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6):47.

[5] 郭存玲,韩艳菲.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改变临床意义及处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1(19):1884-1885.

[6] 苏应宽,徐增祥,江森.实用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86-89.

[7] 孟素芳,李芳,秦红云.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38-139.

[8] 郑先菊.32例妊娠晚期心电图一过性短PR临床追踪观察[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1(12):31-32.

[9] 江山.妊娠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1147-1148.

[10] 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670.

[11] 沈红丽, 彭忠英, 钟少平, 等.胎儿心电图联合无应激实验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8):1-4.

[12] 柴红.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0):77-78.

[13] 王晓阳, 杨丽霞. PBL式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2,33(1):148-150.

[14] 孙慧,刘宁,赵丽,等.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6):19-21.

(收稿日期:2016-10-09)

猜你喜欢

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远程监护技术在妊娠晚期胎儿监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