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例题教学
2017-05-09毛光丽
毛光丽
摘 要:所谓例题教学,就是指在新课标授课内容的基础之上,教师注重例题的引入,学生在对例题的分析和解释中获得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初中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大都采取了例题教学,但见效甚微,针对这种现象,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改变这种发展现状。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仅能够运用例题教学,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例题的相关背景。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习题,甚至课本上的一些习题,并不能直接迁移运用课本上的例题知识。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补充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在增加教学难度的基础上更利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很难把握补充例题的难易程度和例题的质量,这样会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选择、使用和补充例题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一、改变传统的例题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学生做题”的模式,这对学生形成自我的解题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学会“放手”,而不是一味地讲解。
二、加大开放性问题的比重
目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多以封闭性为主,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形成定式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路的开拓。因此,在例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开放性问题所占的比重。
三、结合实际,精选例题
选择恰当的例题,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教学智慧。教材中的例题是专家与学者认真思考后精心设置的,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典型性,我们应重视课本例题的使用。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课本的例题并不是我们“唯一”和“必须”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现实生活经验才是我们选择和设置例题的根本出发点。如果例题并不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就要补充合适的例题或调换例题,甚至放弃原有的例题。要选择恰当的例题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外,也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够在茫茫题海中“慧眼识珠”,甄选出师生所需要的例题。
四、让学生动手,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一般例题的教学只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师若能结合题目的特征,自觉地把例题改编成操作题,使问题拓宽、加深、变活,鼓励学生大胆动手试一试,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时,教师可让每一位同学均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在MN上任取点P1、P2、P3……,连结P1A、P1B、P2A、P2B、P3A、P3B……请同学们猜想P1A与P1B,P2A与P2B,P3A与P3B这些线段之间有何关系?然后再用刻度尺或圆规验证刚才结论。问:若继续下去,这些点有这样的共性吗?这些点都在这条线上吗?教师在课堂结构设计中应想方设法营造一种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信息,活跃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五、要善于对例题进行拆分,化整为零
一道例题看似是一个整体,其实它和一台完整的机器一样,是由若干个小零件组成的。若教师只依照教材中的解法板书一遍,则学生多是懂得了这道题要这样解,其余便无所得了。所以,例题的讲解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例题进行拆分,看看它涉及哪些基础知识。在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是比较生疏的;哪些是容易搞错,需要提前释疑;哪些是重点,怎样突出;哪些是难点,如何突破;哪些是关健,应如何抓住。然后教师据此设计教案,这是例题教学成败的关键。
六、增强例题适合性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课本上的例题太简单了,没什么可讲,随随便便讲完就了事。或者,认为例题太难了,干脆不讲,再找一些其他的题目作为例题。但初中阶段的教学,因我们所教育的对象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例题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学生,所以必须要保证全体学生能听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两点:一是备学生,二是备教材。备学生就是要对班级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现状,接受知识的能力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去备教材,也就是选择合适的例题,使得学生对当堂的概念或定理等知识有一个比较好的掌握和运用。在教学中,对于容易的例题,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例题,教师不能天花乱坠的大讲解题的技巧,并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样会使学生即使在课堂上能听懂,但课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题目还是不懂解决的不良效果。笔者认为当遇到此类题时,教师应对题目进行适当的拆分,从而减缓题目的难度,为学生的作答铺好路,搭好梯。例如九年级代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中有关传播的问题: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比较困难,笔者就将这道题先进行细化,具体如下:①设;②开始有一人患了流感,第一轮传染中,传染源就是多少人?他传染了多少人?第一轮传染后,共有多少人患了流感?③第二轮传染中,传染源是多少人?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多少人?那么第二轮传染了多少人?第二轮传染后,共有多少人患了流感?数量关系:每轮新患病人数=每轮传染后的患病人数;④列出方程;⑤解方程得:对不符合题意的解要舍去,所以平均一个人每轮传染了多少个人?⑥拓展:第三轮传染后,患病人数为多少人?通过以上的步骤对例题进行拆分,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讲解例题,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和掌握传播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他们的思维有着不同的现有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低起点小跨度起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发展顺序,善启善诱,师生一起多层次小布局設疑、释疑,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消除思维障碍,科学地突破思维的“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