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品德与生活》的活跃课堂

2017-05-09马海红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活跃构建

马海红

摘 要:《品德与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改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作者构建起这门课程的活跃课堂迫在眉睫。

关键词:构建;活跃;课堂

《品德与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入,深深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活力,更深刻地感悟到这门课程教学中所体现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下面几种形式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

一、转变观念,变化身份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在新理念的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中第三单元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联系生活,引入纵深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如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理解环境为什么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争先恐后。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活跃起来,有的说:“我们要多种些花草树木,美化我们的家乡。”有的说:“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的家乡”。有的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创设情境,融入生活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所选的题材都是来自于他们所喜欢或探究的主题。例如在教学《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義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学生边听边说记,最后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了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四、学科渗透,相互延伸

《品德与生活》并不是一门纯粹德育教育的课。尤其是自然科学以及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丰富而且极富童趣。例如:《我的家人》《我的伙伴》;又有突出科学探究的课程,例如:《我换牙了》《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又有表现集体生活的内容,例如:《新朋友新伙伴》等等。内容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爱动脑、有创意,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学生不仅仅是“道德人”,更是一个热爱科学善于探究的“科学人”。《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这种广博的教学内容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爱学”。

五、学科整合,相互补充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我的家庭》时,可播放《吉祥三宝》《母亲》《让爱永驻我家》,会让人为之心动,产生共鸣;讲《让爷爷奶奶放心》,可播放《常回家看看》;当讲到青藏高原时刻播放《青藏高原》《天路》《喜玛拉雅》等。这样,学生可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有些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自然巧妙地整合美术、数学、语文、艺术、法律、音乐等学科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喜欢我们的课。

六、运用现代技术,增加课堂色彩

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校园网”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品德课,变成非常喜欢品德课。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我们的生命》,没有多媒体学生很难理解感受生命的孕育过程;又如《节约用水》,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像《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站起来的中国人》等等拟采用影视文件要比图片好,采用图片比只口头讲要好。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小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认真领会《课改》精髓,转变观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打造我们的课堂,构建起这门学科的活跃课堂。

猜你喜欢

品德与生活活跃构建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