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地区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7-05-06姜凤坤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建议问题

姜凤坤

摘要: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创造有利条件。安康地区经济发展有限,教育条件相对匮乏,更应该关注并利用好家园合作这一重要途径,为幼儿的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本文调查了解安康地区的家园合作现状,总结了目前该地区存在的问题,以期改善现阶段的家园合作质量,使家园合作发挥出最大最有效的作用,促进安康地区幼儿更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安康市区;家园合作;问题;建议

一、研究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认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并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作为幼儿教师要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作为家长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将教育内容丰富化,教育方法灵活化。家、园充分利用好自己已有的特殊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共同促进幼儿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园合作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安康地区经济发展有限,教育条件相对匮乏,更应该关注并利用好家园合作这一重要途径,为幼儿的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本文通过对家长及教师的访谈总结了解安康地区的家园合作现状,结合文献,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根据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改善现阶段的家园合作质量,使家园合作发挥出最大最有效的作用,促进安康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当前安康市区家园合作存在问题

安康市区目前家园合作主要方式有家長会、家校通、微信、家长半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但由于观念、时间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合作存在家长积极性不够,合作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没有达到家园合作应有的效果。

(一)家园合作双方认识不够

据观察了解,安康市区幼儿园家园互动不够深入,多流于形式,教师很少配合课程将家园互动深入到幼儿教育的活动中。一是因为家长的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幼儿被送到幼儿园就由幼儿园教育,习惯性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认为自己只要管好孩子的生活就好了,当幼儿园有活动时,大部分家长也只是以一个观看者的身份来对待,并没有认认真真地带着孩子一起投入到亲子游戏及活动中。因此出现了家园合作表面化,形式化。二是幼儿园对家园联系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辅助,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必要时告知家长幼儿在园发生了什么事,并不曾真正地与家长进行心灵沟通,双方都缺乏主动交流,互不了解幼儿在园或在家的生活,教师只需要家长配合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将家长无形中放在了一个被动的位置上。

(二)家园合作活动频率较低

在访谈了解中发现,安康市区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只是在几个节日中进行各类活动,平时很少组织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活动,时间段相差较久,在我所实习的幼儿园中,一年只有三次进行了亲子活动,运动会、元旦晚会、六一活动以及一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并且各活动参与的家庭并不多,活动并没有深入到家庭中,每一次的活动都只是幼儿教师告诉家长应该怎样来参与,家长便进行配合,活动一结束家长就离开,整个过程中家长很少与孩子和教师交流,而且许多活动只在幼儿园进行,无法联系到家庭教育,因此难以产生针对性的效果。

(三)家园双方缺少有效时间配合

根据和家长教师双方的沟通访谈,了解到家长与老师都能够理解对方工作的性质与难处,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上却不能取得相互的支持与配合。部分家长希望教师能够与自己多做联系与交流,增加家园活动的开展,并且能够在自己非工作时间内进行,而教师在非工作时间内时间有限,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家长,因此双方时间上无法配合,也就无法更深入地了解到幼儿在园或在家的生活,无法就双方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而共同探讨。

(四)家园合作角度单向化

虽然现在各大幼儿园在家园合作的形式上有了突破,相对来说丰富了一些,可是本质上仍旧片面单一,且过于单向化。幼儿园在实施家园合作活动上,多从幼儿园角度出发向家长传递信息,提出教育要求,形成了一种让家长配合的单向模式,很少从幼儿自身的需求上出发,缺乏与家长之间互动的双向模式。无论是干什么,幼儿园进行活动时,都是“请家长参加什么什么”“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同活动”,使家长站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因此,虽然家园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看似丰富、多样,但是家长却是被动的,并没有在活动中深入了解到幼儿在园的生活及发展情况,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是片面了解了幼儿一日的活动情况。

(五)家园合作内容流于表面

现如今我国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工作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很少有深层次的、实效性的工作。安康市区多数幼儿园更是如此,家园互动栏形同虚设,家校通只是一个传播幼儿在园信息的工具,微信群中部分家长只是看看孩子照片并不参与交流讨论,家长在参与如“家长半日开放”、“家园同乐会”、“礼仪汇报演出”等活动中,不少家长也只是从表面上了解幼儿,看看幼儿园的热闹场面而已。

三、促进安康市区家园合作的有效建议

(一)家园双方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观

要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观。首先,教师要随时主动与幼儿家长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并及时将幼儿在园情况反馈给幼儿家长,双方共同交流沟通。将幼儿家长视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合作者,积极主动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虚心采纳家长的意见,不再使家长成为被动者,双方互为主体双向互动,共同围绕幼儿的健康发展。家长方面也应转变家园合作的观念,增强自己的独立主体意识,多参与幼儿活动,多向教师提出自己对教育幼儿的看法和意见,双方共同交流探讨,也可说出自己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等的看法和意见,将自己放在幼儿教育主体地位,与教师平等,平等是交流的基础,只有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与家长双方才能展开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园方多种方式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积极性

家长要改变观念,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就可以放心放手了,但实质上家长在幼儿的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是幼儿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幼儿园应该针对不同的家长,做出不同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转变家长的观念,帮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家长掌握一些教育幼儿的理念,如多向幼儿家长推荐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增加幼儿与家长感情的亲子小游戏,使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能够和老师共同交流讨论如何来更好的教育幼儿。

(三)园方合理安排家园活动的时间与频率

目前,“家长半日活动”是多数幼儿园实施的供家长观摩幼儿生活学习情况的一种活动,一般为一学期一次。“家长半日活动”当天,家长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生活,学习等情况,了解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程度,通过访谈了解,多数家长认为一学期一次活动太少,缺乏有效配合时间。幼儿园应根据家长与教师的时间,合理安排此类活动的时间,尽量让每位家长与教师都能配合参与活动,并且适当增加活动类型,如亲子闯关游戏活动,大手拉小手劳动活动,亲亲宝贝歌唱活动等,增加活动的频率,及时回应家长的反馈,在活动中交流讨论,加深亲子感情、家长与教师信任度,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拓展渠道,促进家园合作深层次发展

增加多形式的家园互动,但并不是停留在表面化的,形式化的活动。在家长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邀请家长参与深入到幼儿教育活动的合作中,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合作中来。比如,多开展一些家长和幼儿动手的活动:做手工画、种豆子、做亲子操、布置教室一角、做实物等等,让家长与幼儿在活动中更加认识对方,增加了与对方的交流,也让家长更清楚的看到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的成长,而教师在活动中只是一个引导者,让家长全面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或者请家长与教师一起来设计家园活动,让家长能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理念和理解教育工作者,也激发了家长的参与热情。也可适当利用家长资源,邀请部分家长来园进行教育活动,如请当警察的家长为幼儿传递安全知识,當医生的家长为幼儿讲授卫生知识,当消防员的家长传授消防知识等等,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在家园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便从实质上实现了家园合作。并且,在任何的家园合作中,都应该体现全面发展,不光只是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方面,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发展。

(五)开展个性化的家园合作

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学习经历、职业背景、经济状况和教育理念,在家园合作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家长个体的独特性,采用因人而异合作方式。对于教育水平较高、参与积极性强、有足够时间保障的家长,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通过家园合作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成长;对于缺乏科学的教育幼儿知识的家长来说,应该侧重于对其家庭教育的指导,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懂得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对家园合作持消极态度的家长,幼儿园则应让家长改变对家园合作的错误认识,正确认识家园合作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家园合作中来。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建议问题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