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影响

2017-05-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重建术聚丙烯盆底

朱 姝

(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 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101)

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影响

朱 姝

(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 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101)

目的研究阴道盆地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对子宫脱垂(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2例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治疗,观察组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阴道盆底重建术;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脱垂在中老年的女性中较为常见,与女性年龄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其病发率也显著增高[1]。通常子宫脱垂患者会出现尿道的扭曲、折叠等,并由其引发尿失禁的现状,因而在临床中尿失禁与子宫脱垂密切相关[2]。近年来,对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主要为阴道盆底重建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主旨为探究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终端悬吊术对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2例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导管留置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6 128.93±5.37* 42.85±5.87* 1.56±0.41* 5.37±0.54*对照组 66 158.61±12.84 85.61±7.64 3.96±0.72 8.42±1.34t-17.325 36.057 23.532 17.151P-0.000 0.000 0.000 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2例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观察组中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4.5±11.2)岁,产次1~5次,平均产次(3.0±1.2)次;对照组中患者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5.1±11.6)岁,产次1~5次,平均产次(3.0±1.4)次。所有患者在年龄、产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道失禁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50岁;③患者对所使用药物无过敏症状;④患者家属均知情。排除标准:①患者不符合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道失禁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50岁;③患者对所使用药物过敏;④患者家属不知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对照组进行阴道盆底重建术的治疗,全盆腔悬吊术需将阴道膜打开,使骶棘韧带及坐骨棘暴露,并沿耻骨的方向将皮肤切开穿刺,完成后使用聚丙烯网片及10号的丝线将阴道端缝合,并适度调整网片的位置。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的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轻、中度患者采用H型路径进行治疗,重度患者采用U型路径进行治疗。H型路径在尿道外口下方的1 cm处切开阴道黏膜,同时朝闭孔膜的方向进行尿道的分离,再沿尿道的方向将插入器插至闭孔内肌。而在进行U型路径的治疗中,需将耻骨呈45°的分离,在将插入器推至耻骨,对侧的处理方法一致。在手术后均需调整网带到紧绷的状态,形成枕垫效应。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其中治愈为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为症状部分消失;无效为症状未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 论

女性盆底功能的障碍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中,近年来病发率呈现逐年升高的特点[3]。常见的盆底功能性障碍有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及顽固性性便秘等,通常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与盆底支持组织的松弛相关[4]。临床中对子宫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逐渐向微创、简单及有效性的方向发展,而采用阴道盆底重建术时一种有效的新型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独阴道盆底重建术开始出现各种弊端,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为改善女性患者的盆底功能,需在阴道盆底重建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聚丙烯网片的治疗[5]。

本文为探究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影响,特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2例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李小丽等报道一致[6]。提示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显著。究其原因,笔者考虑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在进行悬吊手术后通常会有排尿费力、排尿不净、尿潴留并发症的出现,而不良并发症的产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从而影响治愈率,而对照组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单独悬吊手术的治疗对患者影响显著,需改善治疗方法。②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脱垂及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减轻切除子宫时对阴道的牵拉,并减少感染的出现,从而降低疼痛、并发症的产生,增加成功率,有利于对照组患者早日康复。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盆底功能,更减少对膀胱的伤害,增强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刘红珍,侯淑均,陈秀曲,等.阴道盆底重建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手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4):641-643.

[2] 王素美,张震宇,刘崇东,等.盆底重建术同时行TVT-O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 48(7):494-498.

[3] 田松,吴凤英.前盆悬吊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在盆底结构缺陷性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2):530-531.

[4] 张毛毛,何伟,夏学颖,等.加强盆底支持法的阴道紧缩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1(1):26-28.

[5] 魏冬梅,王平,牛晓宇,等.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与阴道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比较[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2):37-42.

[6] 李小丽,李兆艾,白丽霞,等.Ⅲ~Ⅳ期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疗效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9):1296-1298.

R711.23

B

1671-8194(2017)08-0148-02

猜你喜欢

重建术聚丙烯盆底
交联间规聚丙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气囊止血带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一种三元聚丙烯树脂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博禄碳纤维增强聚丙烯使汽车零部件更轻更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