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写作信心
2017-05-04吴淑玲
吴淑玲
摘 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兴趣和信心,兴趣越浓厚就越爱练笔,信心越坚定就会越写越精彩!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长期保持呢?以下几点很重要!让作文生活化;让感情之花在作文中美丽绽放;老师注重指导与鼓励;找机会去交流发表,并体验成功。
关键词:写作信心;作文生活化;绽放情感;鼓励指导;交流发表;体验成功
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作文训练已出现分化,有一部分学生已对作文不感兴趣了,甚至认为作文很难写,不会写了。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我觉得重新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很重要。现在就怕作文,那以后初中、高中怎么办,作文可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放弃作文就相当于放弃语文,放弃语文,就相当于放弃好大学了!纵观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现在的问题只是个初步问题,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一、告别生搬硬套,让作文生活化
写作要来源于生活才不会单调生硬。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人和事写进作文中,让作文中的故事在生活中能找到其原型,这样的作文才有真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例如,一次作文为《我学会了 》,开始,同学们感到好多本领自己是学会了,但已学会很久了,早就记不得细节了,可写的东西虽多但很简单没过程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才好。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就让学生回去重新学一样本领,下周再来写这篇文章!(因为时间关系我建议同学们尽量学一些简单不耗时的本领,比如炒菜、做小点心、洗衣服之类的)在学的过程中让他们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2)如何克服了;(3)结果怎么样;(4)自己在学的过程中有何感悟。
第二周再来上这篇作文那就丰富多彩了!同学们踊跃发言,对自己的经历侃侃而谈,好多学生立刻沉浸于美好的回忆之中,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自己学会做曲奇饼干,有的说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有的学生甚至带来自己的成果让大家分享,看到自己的成果被同学们称赞,脸上开出了一朵花,别提多开心了。
二、让感情之花在作文中美丽绽放
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些学生的写作窘境:为了作文而作文,背作文、模式化作文。甚至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凑字数的尴尬现象:像炒鸡蛋,可以炒来又炒去,炒去又炒来的;小狗可以汪、汪、汪、汪地叫个不停。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告别单调的作文,感悟生活,激发灵感,表现出自己的真善美。
同样一件事,有的同学就写得生动有趣,有的同学就表达得平淡无奇,为什么呢?一个用心观察发现美,一个却无心。罗丹说过:“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我们要启发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感悟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用心去挖掘平凡中的伟大。要养成随身带纸笔的习惯,有时灵光一闪有所感悟就要记下来!平时写作文少用“很”、少用成语,比如取消掉“很美丽”“很开心”,用其他的话来代替,怎么美丽、怎么开心了,写细了才會显得生动!
不要一说春天就是很美丽,百花齐放的!这多么单调,想一想朱自清的《春》写得多么细腻、多么经典!
三、老师注重指导与鼓励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多用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再加以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势必产生良好的效果,而适当的鼓励又能使人感到满足,进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指导作文时,切忌单单说教章法,脱离实际训练,而应该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通过点拨使学生的作文更丰富、更新鲜。
老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坚持及时讲评,鼓励全体。学生用心写完作文,总是急于知道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老师对作文的评价,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赞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作文要及时进行反馈,以激发学生再次创作的热情。老师在讲评的时候,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切不可只表扬点评优秀生的作文,而对个别学困生的作文求全责备。
四、找机会去交流
学生用心写出好作文,老师就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去交流、展示,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若能得到任教老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们写作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多次受到奖励或认可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长项,并愿意将这一长项发扬光大。
除了投稿,作文教学中我还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展示学生的作文:(1)定期在班里进行作文赏读;(2)把学生的好文章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进行展示;(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征文比赛;(4)每学期末,让学生挑出优秀周记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在班会和家长会上进行交流和展示。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树立他们写作的信心,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将不成问题。
参考文献:
[1]肖殿荣.作文教学应从生活出发[J].语文天地,2011(12).
[2]纪雁平.作文教学体会点滴[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