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互助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7-05-02张春丽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涂色分母正方体

张春丽

自主,就是自己独立学习;互助,就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采用相互提高、共同学习的方法。自主互助型的课堂就是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课堂上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与交流,使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方式,以主动追寻知识为乐趣,呈现自主与互助、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过程。

一、学会提问,让自主学习更有效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之前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而对于小学生来讲,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预习要有明确的预习要求和检查措施。预习的要求包括针对预习的内容,自己所产生的疑问、需要提出的问题和与预习的内容相配套的尝试练习,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教师检查预习结果,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预习方式中的错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看书独立学习,对于预习的内容没有任何疑问,他们是“真懂”了,没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看书,知道了计算公式、法则,也能轻松地完成相应的尝试练习,他们以为自己会了,也没有问题可提,课堂上听讲也不专心了。其实这部分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假懂”。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让预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前奏,而不是绊脚石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采用强制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问题,没有疑问的,就根据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别人,比一比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谁的预习就最成功。

例如,在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学生自主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时就提出了诸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像平行四边形一样通过剪、拼的方法得到吗”等一些有价值又有深度的问题,可见学生是在边学边思考,是在“真学”。提出自主提问的要求,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能促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更为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组内研讨,为互助学习增实效

在自学之后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研究所遇到的困难,也可将自己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拿出来供大家讨论。为了检验预习的效果,也为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组长在组织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人都要提问或发言,先由有问题的学生提出问题,会解答的学生加以解答,其他学生可以适时补充。力求做到小组之中只要有一人会,便没有一人不会,即“兵教兵”。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整数》一课时,有学生在小组中提出:“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可难不倒大家,几乎人人都很熟练的回答:“分子相乘,分母不变。”“为什么分数乘整数,分子相乘,分母却不相乘呢?” 又一个问题抛了出来。只见有学生在举例证明:“同分母分数相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所以分数乘整数,分母也不变。”有学生通过画图来证明:

单位“1”

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到小组内来参与研讨,给了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提问者也会听得分外认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使组内互助学习更具实效。

三、班级交流,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经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以及小组内部的互助学习过程,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答疑解难、精讲点拨可以达到集中反馈,及时矫正的效果。

1.组际交流,答疑解难。

教师组织学生说出在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在班级中发挥大家的智慧,集体探究解决。例如,在学习《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内容时,很多小组都无法用式子概括出计算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这时能解答此问题的小组派出了一名代表:“两面涂色的正方体都在棱上,如果每条棱被平均分成了n份,那么两面涂色的正方体就有n-2个,共12条棱,就共有12(n-2)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为什么要减2呢?”有人提出来。“减去顶点上的两个呀!”更多的学生这样回答。在班级这样一个群体中,学生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互助学习,顺利地解决了一个问题。

2.师生交流,精讲点拨。

教师的精讲点拨是将组内解决不了,组际相互交流也没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心讲解、巧妙引导,进行拓展与变化,在课堂中引起讨论,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让课堂上师生的交流过程变成一个归纳、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例如,上例中学生提出的求一面涂色的正方体的个数的方法。学生都发现了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在面上,就是无法找到其中的规律。根据学生分析问题的症结,我引导学生只观察大正方体最前面的一片:“看看这个面上共有几个正方体,几个一面涂色的,分别怎样计算?”学生通过列式发现: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形成的也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总比大正方形少2。“为什么边长会少2呢?”教师接着追问。“少掉了棱上的两列和两行。”马上有聪明的学生回答。“用 6(a-2)2就能求出一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了。”已有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到了答案。“你能找到求一面都不涂色的正方体个数的方法吗?”教师接着拓展。“用总个数减去三面、两面、一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这种方法,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三面涂色的在顶点上,两面涂色的在棱上、一面涂色的在面上,那一面都不涂色的在哪里呢?”教师继续启发。“中间。”“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计算个数的方法吗?”“在中间,那最上面、最下面都没有,高就会少2,最前面、最后面没有,宽也少2,最左面、最右面没有,长也少2,共有(a-3)3个。”学生的潜能真是不容忽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发展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先自学,后帮学,再教学”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切实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的数学课堂会更为高效。

猜你喜欢

涂色分母正方体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给正方体涂色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拼正方体
涂色
涂色
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