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问题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扎根

2017-05-02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海波问题意识物理

张 华

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利用一些物理现象,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要实现这些,就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的头脑中有了问题,才能实现对物理的深入学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问题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习热情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能够给学生一个有趣或意料之外的场景,就会让学生产生心里好像懂了却不知道是什么,嘴里想说可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情绪状态,学生就会在大脑中不断地问自己要怎么办、这是为什么,这样就会刺激学生去积极探索,获得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一个有趣的场景,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事先让学生备齐器材,课上在小组进行生活化的实验。首先,在洗脸盆中放入半盆水,然后把一个鸡蛋放入水中,观察鸡蛋在水中的形态如何。然后,把一块木块压在洗脸盆的水中,观察一下木块的长度是否发生了变化。接着把铅笔插入注入水的玻璃杯中,从侧面斜向观察铅笔在水里的形状。最后,把一个小镜子斜着放入洗脸盆中,不断改变小镜子的倾斜程度,观察调整后镜面的情况。学生在动手做实验中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到很疑惑,开始议论起来:放到水里的鸡蛋怎么就扁了呢?小木块的长度怎么会看着比原来短了呢?筷子怎么会在水面的位置出现了弯折现象?小镜子上出现了彩色的条纹,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现象,怎么在以前没有关注过呢?学生自由讨论后,意识到光的折射现象真实存在,同时也对光的折射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通过给学生创造有趣的、出乎意料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在这个场景之下产生疑问,促使学生跟着教师完成新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二、引发有效提问,激发主动学习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让学生轻松学习,并学会提出一些有效问题。在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发言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比热容”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归纳,并引导学生去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白天的时候,海边的岩石要比海水凉,可是晚上的时候,海水就要比海边岩石凉些了,这是为什么呢?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及时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因为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住了要点,不仅如此,提出的这个问题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还很贴切,能够顺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给予表扬,以激励其他学生能够效仿他的做法,大胆提出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把这个学生所说的岩石凉、海水凉中的“凉”,用物理语言称之为温度的高低,从而向学生引出了温度的概念,接着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很快就把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并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引出了物质比热容的教学。

通过给学生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的疑问,对提问角度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带动所有的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有了问题意识,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所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重视提问引导,增强学习信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跟着教师融入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正是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下,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培养起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对提出的问题给予重视并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以“溶化和凝固”的教学为例。在“开放性实验”学习部分有一个有关物质性态变化的实验内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先按照实验装置图进行器材组装。把海波和蜂蜡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并在试管中悬吊一个温度计,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把试管部分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以保证海波和蜂蜡被缓慢地加热。学生则要仔细观察海波和蜂蜡的形态变化,还要记录形态变化时温度计的读数。针对这个开放性实验,教师大多是作为演示实验来处理,学生只能用眼睛来观察;还有教师根本不理会这个实验,更不会把它变成分组实验。学生没有参与实验的体验,只是观看,很难感觉到物质的形态变化跟温度的关系。因此,为了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知,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记录下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数据建立图像,进行实验处理。面对图像,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这时有学生会提出蜂蜡的温度图像是曲线,而海波的温度图像却是弯折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有学生看到海波的温度图像有一段是平的,提出为什么海波有一段时间温度不会改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再加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最后引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更加清楚物质溶化和凝固的形态变化的过程。

通过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出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结合课本和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这样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利用课后反思,强化问题意识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就是从课前开始,到课后反思结束。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反思习惯的培养。不能只依靠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要注意课后的反思环节,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到位,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这些题目,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先有所了解,能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大概的感知,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走入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包含对本节课仍然存在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总结。有学生在反思中提出问题:相对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静摩擦力存在的形式如何?这样,学生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回顾的同时,还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表达出来,从而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反思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同时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有目的地进行课堂学习。课后反思中,学生对自己课前的问题是否解决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学习,心中又有了哪些问题,这些做法都在无形中培养着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教师要利用一切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才能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学习,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海波问题意识物理
搏浪
只因是物理
山清水秀
处处留心皆物理
说海波
这里有爷爷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