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编织学习的“网”
——以二年级上册《识字8》的教学为例

2017-05-02陈丽莉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薯条写字识字

陈丽莉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合一”。要让学生会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了兴趣、方法和习惯才能真正学好。在低年段,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但低年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在识字教学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引导,用心为学生编织美丽的“网”,网住学生的注意力,网住学生的兴趣,网出学生的好习惯。

一、有趣的情境网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的,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给学生编制一张情境网,以形象、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网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教师在教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时,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创设了情境:“包”字宝宝家族的发现之旅,网住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回忆旧知,学习新知,利用字典使用音序查字法认识了音节为pɑo和bɑo的好多“包”字宝宝家族的成员。在这次发现之旅中,学生是快乐的,他们在好奇心的趋动下认识了《识字8》中的所有生字。

同样是《识字8》的教学,有位教师则用精心挑选的图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形象、具体且生动的场景。教师简单导入后,就有意识地将和“包”字有关的图片按名词、动词、量词等分类出示。在名词环节,学生看到图很快就依次说出是“书包”“包子”。在动词部分,教师出示了一张包粽子的图片。学生说:“这是粽子”。教师说:“没有‘包’字。”学生很快反应过来说:“是包粽子。”接下来一张图片,学生准确地说出了“包饺子”。紧接着,教师出示了一张薯条的图片。学生大声说:“是薯条。”教师问:“‘包’字呢?”学生答:“一包薯条。”这样的识字,就是借助了形象的图片,还原了学生的生活,他们是那么的欣喜。学生带着兴趣走进图片,从图片走出来时,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虽然两位教师用了不同的方法,但都有意识地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用有趣的情境网网住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神奇的知识网

知识就像一张网,彼此连接,相互作用。这张网越大越牢,能网住的知识就越多。笔者多年执教高年级,发现很多学生的知识是零碎的,他们不会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很多学生学得越多感觉越乱。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学习的方法,就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并在联系中发现知识原来是张神奇的网,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有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时,在出示“苞、饱、泡、炮”这组生词后,问:“这组词都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和‘包’字有关。”出示“包”。这和先前出示的四个生字组成了一个辐射图:

“包、苞、饱、泡、炮”这张小小的关系网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同时暗示学生,很多时候都可以在字和字之间找到某种联系。而当学生发现了字与字之间的奇妙联系后,会有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思维一旦被唤醒,会产生不可思议的连锁效应,这张网会得到无限的扩张。教师适时继续引导学生:“你还知道哪些像‘包’这样会开花的字?”学生们依次展示了:丁、叮、灯、钉、盯;也、驰、地、他、池;青、清、蜻、情、请、晴、睛;苗、锚、猫、瞄、喵。教师相机一一出示: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把旧知和新知结合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更大的网。最后,教师将“包”字继续拓展开去,让学生们见识了一张更大的“包”字网。虽然很多字学生不认识,但他们都瞪大了眼,张大了嘴,不敢相信眼前这神奇的一幕。

此外,教师利用图片引进生 活。如:“ 书 包 ”“包子”“包粽子”“包饺子”“一包薯条”“花苞”“灯泡”“ 泡 吧 ”“稻谷颗 粒 饱满”“小朋友吃饱了”等。教师将“字网”扩展成“词网”,最终形成“语言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语文网的魅力。

“包”字是一个结点,横向、纵向扩展出去,就是一张知识的网。低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了这张神奇的知识网,在不断地学习和编织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网。学生有了编网的本领,学习就不会那么乏味,所学就不会那么零碎。

三、无形的习惯网

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习惯的培养。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学习习惯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好习惯就像是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学生学好知识的必备条件,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就能养成好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习惯教育,织一张无形的习惯网,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教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时,有位教师大胆地把二年级学生刚学过的音序查字法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生认识了音节为pɑo和bɑo的好多“包”字宝宝家族的成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用字典的好习惯。字典是无声的教师,养成请教字典的好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字是一个人的名片,一手好字会让人受益终生。写好字,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写字习惯,写字是识字教学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位教师在教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的“包、苞、饱、泡、炮”等生字时,很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首先,教师投影机前做示范:坐姿端正,握笔准确,书写规范。对于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示范是非常有效的。其次,在学生写字时,教师在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同时,还在生字旁出示了正确写字姿势的图片,督促学生端正写字姿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此外,教师还在课堂上用照相机拍下并展示写字姿势端正的学生的照片,在学生完成第一轮写字时马上向全体学生反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时,没有一味地说教,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层层渗透,润物无声,用心地为学生编织了一张无形胜有形的习惯网。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编网,不仅仅是有趣的情境网、神奇的知识网、无形的习惯网,只要是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网,教师都应用心编织,逐渐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本领。

猜你喜欢

薯条写字识字
解锁“夹薯条”游戏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识字
识字儿歌
薯条外传
薯条外传(3)
薯条外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