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侵蚀与重塑

2017-05-02张家冀

现代交际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网络舆情大学生

张家冀

摘要:政治认同源于人们的政治实践,与社会个体的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对一国的政治生态影响巨大。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此起彼伏,而大学生的政治观尚未形成,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群体的政治认同感。因此,通过剖析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大学生政治认同受网络信息、网络舆情的影响水平等问题,进而探究立足大学生、高校、政府及网络媒体“四位一体”的应对策略,已然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不可避免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舆情 大学生 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31-02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管理、教学活动以及大学生群体进行学习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其不仅发挥着强大的工具性功能,而且其传递的信息,尤其是网络舆情等,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为此,本文立足于政治认同、网络传媒及认知心理等理论基础,着眼于网络舆情内含的政治价值倾向、政治立场选择及政治态度导向等对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剖析侵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与虚拟的双重要素,进而探索提高大学生应对网络舆情、提升政治认同的新策略。

一、政治认同及网络舆情的含义解析

在西方,“认同”这一概念最早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詹姆斯曾用“性格”一词表示他对认同的理解,他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①弗洛伊德则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②所谓“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③表现为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但映射的却是公民内心对本国政治整体的承认、支持和赞同等总体态势。

前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大都来源于对政治参与的感知和评价,来源于政府通过对政治信息的垄断,通过教育等政治社会化手段,塑造了较高的政治认同水平。而网络时代,网络信息的生产、传输等自由化程度空前提高,网络信息成为网民政治认知的主要对象。④网络舆情更是极具同化功能,网络信息立法、监管等相对滞后,致使网络舆情侵蚀着网民的政治心理、政治情感。

政治认同作为社会成员对政治的主观产品,与政治合法性、政府公信力、政治稳定及国家认同等理论密切相关。网络舆情对网络信息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及政治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不仅受到高校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而且也引发了教育部思政司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网络是重中之重”。⑤

“网络舆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形成不相一致的网络舆情,但不论何种类型的网络舆情,总会有其一般性和本质特征。“多中心、离散式传播,隐匿性、开放式传播,包容性、共享式传播,非理性、情绪化传播这四点成为网络最显著特点,”而这也是对网络舆情消费群体的影响所在。因此探索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政治合法性及政府公信力等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及互动模式,进而探索提高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政治认同的策略方案是我们要思考的内容。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我国互联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实现将现实社会以“全景映射”的方式虚拟为网络社会,网络政治文化伴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孕育而生。首先,我国政治型网民的规模庞大,依据CNNIC发布的报告和网民的“网络新闻”行为比重,估计政治型网民群体的规模大概在4.5亿,而消费型和工作型等网民群体的规模所占比例较小,通过历次报告分析发现,我国政治型网民群体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而且还存在继续大幅度扩容的可能。⑥其中绝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庞大的文化载体,决定了网络政治文化在政治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也导致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进一步加深⑦,而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网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随着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间的盛行,传统信息获取渠道逐渐被取代,甚至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不被大学生所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手机普及率近乎100%。他们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终端,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新媒体软件获取信息,并进行交流与传播。

2.网络“负能量”信息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侵蚀

网络传媒内容的多样化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大学生思想观念较为开放,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负能量”信息对其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尤其一些涉政信息,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影响颇大。此类信息在网络社会中的大量长期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稳定。

一些网络媒体报道存在误导,对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或思想精神造成非正常的影响。富有政治性内容的负面新闻,由于刺激性较强,易引起一些人失去理智的思考做出一反常态的破坏性盲动。例如2012年的反日大游行,部分地区发生高校大学生打砸日货的现象。由此可见,负面网络新闻不仅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相背离,甚至与社会道德实践相冲突,恶化了大学生形成良好政治认同的外部环境。

3.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渗透

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是维护政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意识形态的对立,想要颠覆中国,对中国实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和平演变。而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手段。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泛对我国实施舆论渗透和思想渗透,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为政治颠覆创造条件。⑧他们通过互联网成立相关组织进行组织渗透,培植代理人集团,隐蔽擴大政治颠覆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西方国家进行价值观渗透提供了机会,同时弱化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也增加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和主流价值观认同感。因此,如何净化网络环境,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感,成为当务之急。

三、“四位一体”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尤其是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的影响颇大。网络舆情不同于一般的网络生活和网络信息,其更具吸纳力、感染力与同化力,而西部多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正处在“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网络化”的“双化”叠加进程之中,这就使其政治心理、政治认同的健康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立由大学生、高校、网络、政府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有助于应对网络舆情的侵蚀和发挥正能量的引导作用,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提升政治认同水平。

1.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是根本

高校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平,抵制网络中不良文化与价值输出,自身也不应传播“负能量”的政治舆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这在本质上也是大学生道德意识的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增强主人翁意识,是非观念,提高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能力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大学生应树立网络道德意识,讲究网络礼仪,理性上网,不进行谩骂、攻击等行为。相信权威发布和官方披露的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抵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从而提升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水平。

2.提升高校治网能力是关键

高校应加强并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因此,高校在引导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能力,提升政治认同水平方面任务艰巨,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其形成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全面的政治认同能力,自觉抵制西方的价值输出。同时高校要特别重视校园网站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理性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重视了解大学生的政治倾诉,疏通大学生政治情感宣泄渠道,从而避免大学生发生政治偏激行为,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够达到和谐流畅。

3.强化政府网络治理职能是保障

政府有关部门应增强主动引领网络思想舆论意识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规范公民网络参与秩序。一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依法治网、依法管网,建立网络法治秩序。二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部门,“网警”应大力加强网络管理,必须担负起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取缔非法网站。加大惩罚力度,严厉惩罚网络造谣者。三要实行网民注册参与制、网络实名制,以使网民的网络行为有必要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网络空间环境,将负面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侵蚀降到最低,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4、加强网络媒体自律自治是重点

网络媒体不仅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渠道,而且扮演着推手的重要角色,主导着网络舆情的价值判断、发展方向和生存周期。为此,网络媒体自律意识的强化、自治能力的提升,都将有助于净化网络社会环境。首先,网络媒体人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正面的宣传工作,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好故事、好声音;自觉抵制“标题党”造谣传恶等行为。其次,网络媒体公司等应加强政治教育,树立自律意识、法制意识、契约意识和道德意识,加快网络媒体自律公约的建设和落实,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净化网络社会的环境,为大学生及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

注释: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12.

②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③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0.

④刘爱民.对网络心理和网络舆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4(3):43.

⑤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1.

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R].2016-01-22.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⑦王荣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12.

⑧陈锡喜.政治认同的理论思辨——与大学生谈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和自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42.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网络舆情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