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7-04-29罗世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法数学

罗世花

【摘要】在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让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把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改为多向传递,真正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标理念.

【关键词】数学;学法;分层指导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任何优异的学习成绩都与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分不开,只有掌握了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然而,同样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不同的学生收效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在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这一良好前提下,以“学法”为载体,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下面谈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法”为载体进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一、变课堂教学的空間结构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一个没有交互的单向活动,更谈不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课堂结构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打破这种教学的空间结构,变单向结构为多向结构,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这样,不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使他们得到启发、增长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体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课堂上笔者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二、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促进每名学生健康成长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那么,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如果几个人在一起交流学习,就会促进每个人学到一点东西.所以,在学习上我们不能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笔者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来引领课堂教学,这是一种变“互利”为“动力”的学习方法.

三、组内分层,实现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学生分层方式

课堂上打破原班的学生位置,采用固定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每个学习小组4~6名学生,每个小组均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其中A层的学生为学习成绩突出、上课积极发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B层的学生为学习成绩良好、上课不爱表现的学生;C层的学生则是学习成绩一般、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平行班的分班中,各层次的学生比例呈金字塔式,B、C层的学生占大多数,而通过分层后的学法指导,每个小组中学生之间可以互助学习,组际之间的竞赛又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把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对各层次学生都有促动.这种小组中的合作学习与组际间的竞赛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以此激励学生上进.

(二)分层的具体操作

由于学生对分层的标准找不准确,再加上学生都是爱面子的,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就会出现A层的学生太多,C层的学生太少,为了尊重学生的选择,保护其自尊心,可以采取隐性分层,就是说学生的层次教师心中有数,在编排座位时,为了便于讨论、辅导、交流、竞赛,四个人(2个A层、1个B层、1个C层或是2个A层、2个B层)为一个学习小组,并编上组号.从四人小组中推选一个学习小组长,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推选小组内学习成绩好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各项工作.为了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分组后可以先召开小组长的会议,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并告诉每个组长本组中每个成员的层次,以达到更好地组织工作,同时,要求组长们要保守教师的这个秘密.

通过实验,不仅能培养组长的组织能力,同时,也能让全体组员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锻炼了每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渐渐地,数学课堂开始活跃起来.这也体现了每名学生在班级中都是具有价值的,学生沉浸在被接纳的感受中,体验到完成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的成功体验.

通过实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具体表现在:

1.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B、C层的学生,上数学课时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了.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具体表现在每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讨论和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学生们在自由发言中,当一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各层的学生,那么在课堂中就可把“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每名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特别是A层的学生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下就会大胆地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因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地思维创造了条件.

4.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新的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学生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猜你喜欢

学法数学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我们爱数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临澧县:开展“法宣在线”网上学法活动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