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显体育教育本质

2017-04-28周意涵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学习方式因材施教

周意涵

摘 要:“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实质是精致、个性、全纳的教育模式。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维度出发,各尽其能,区别对待,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要。

关键词:生本教育;因材施教;学习方式

一、教师主导,践行分层

1.意识先行,有备而来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战前具体方案。备课有分层,实质是要求教师有分层施教的意识。分层教学的课前准备是认识学生在运动认知、运动技能、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对教材合理规划,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备课,具体分层的思考。行见于思,思指导行动,有分层理念,分层意识,才会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有备课的分层,才能有学生不同的生成,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

2.目标分层,体验成功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衡量标准之一。“一刀切”的国家水平标准,仅仅是我们预设的标准考量学生的成功。有时的标准很正确,让老师、孩子意识到某种技能掌握的程度。但是如果没有老师对目标的灵活处理和调整,那么部分孩子必定是一个“悲剧”,因为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实现,无法超越自己,成为孩子、老师眼中的失败者。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要求目标要遵循可评价原则,要有可操作、可观测的学习目标,为孩子提出相应要求。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通常设置三层目标,分别是A、B、C,A为上限目标,C为下限目标,B为中间目标,尽量能满足每个层面孩子学习的需要。以下是平时笔者水平一二年级跑、跳内容技能目标设置的总结。

(1)跑:30米直线加速跑

A.身体平稳,上体稍前倾,跑成直线,前脚掌着地,摆腿蹬地协调,快速有力。

B.身体平稳,跑成直线,摆腿蹬地快速、有力。

C.身体基本平稳,不摇晃,沿着直线跑,蹬摆基本协调。

(2)跳跃:连续跳单双圈

A.单双圈前后保持50cm,连续,轻巧快速,单双脚向前跳8组单双圈。

B.单双圈前后保持50cm,连续单双脚向前跳5组单双圈。

C.单双圈前后保持30cm,稍有停顿,单双脚向前跳3组。

3.分组教学,各有提高

班内分组教学是指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长密切配合,按规定内容和要求进行学习或练习。常见的两种形式为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分组教学能更好地切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避免“一刀切”“机械化,批量化”的教学。分组教学中,教师相对比较灵活教不同组别,A学习能力较强;B学习能力中层;C学习能力较弱。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可以给予相对较弱的组更多的时间保障,在教学顺序上,可以优先考虑中间层学生,学习较强的组尝试自主学习,学习较弱的观察学习,之后给予C组巡视指导。

二、学生独立自主,择优选择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方式,知识建构方式,还有孩子的动作记忆方式,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學习方式参与学习。例如,在一节前滚翻课堂中,一定要在老师指导下才能学会吗?不一定。笔者按照学生自己的喜好,将学生分成三组,严格提出要求,提出目标,之后,开始各组独具特色的学习,一组是在教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练习,一组是给他们一张前滚翻的技巧挂图以及文字解说,鼓励孩子仔细琢磨图片,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争取自学成功;另外一组是初步尝试进行多媒体教学,引导孩子看视频,听讲解,看多面示范,这里体现的就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三、家校联手,为体育差异教学添彩

孩子是属于学校的,更是属于家长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笔者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典型的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封闭性,过于盲目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自我欣赏。这类家长缺少与其他家长的交流,自认为自己的孩子样样是最优秀的,感觉不到孩子之间在协调、灵敏、耐力、平衡等方面的差异;二是过于比较型,人家孩子能做什么了,自己的孩子还不能完成,家长就认为落后了,然后逼着孩子完成那些本该再等等的学习任务。家长能否悦纳孩子,就决定了教育是否成功。每个孩子在体力、协调性等方面各不相同,每个孩子的发展模式、发展特点会有很多不同。现在许多学校每天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在运动量的设置上,富有弹性和自主选择性,例如,三年级跳绳(耐力练习),周一,300~500个/组,3~5组,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耐力水平,自主地选择上、中、下限练习负荷,区别对待孩子;又如,我校积极倡导阳光运动家庭的创建,教师根据孩子的运动能力特点,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鼓励家长培养孩子选择一项适合孩子的,具有一定兴趣爱好的,能够大胆展示、张扬个性的特长项目。家校联手形成合力,通过家长参与和配合支持,引导家长正确认知自己孩子运动能力,区别对待,推动孩子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学习方式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