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戏剧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2017-04-28何虹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合作趣味性

何虹

摘 要:在戏剧活动中,通过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体验戏剧的多种元素,在虚拟的过程中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内心的世界。而且要注重戏剧的趣味性;尊重幼儿的角色感受;学会表现角色的技能;学会主动观察周边的事物;正确评价幼儿的戏剧活动。

关键词:戏剧活动;主观能动性;合作;事物特征;评价;角色感受;趣味性

所谓戏剧活动,就是让幼儿体验戏剧的多种元素,在虚拟的过程中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内心的世界。刚开始,我认为戏剧活动,就是以前我们所说的故事表演,首先,和孩子一起创编故事,或者拿了一个故事绘本,然后让老师或者让一位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小朋友进行旁白,其他幼儿就根据老师或者孩子讲述的故事进行故事表演。可是,活动以后,我感到很困惑,因为幼儿在这样的活动后,很难达到老师的预期目标,幼儿的兴趣也激发不起来,因为活动死板、单调。这不但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甚至将幼儿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如何在戏剧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戏剧学习兴趣,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愉快地进行戏剧活动,以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此,我做了一些

尝试。

一、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对戏剧活动的兴趣,注重戏剧活动中的趣味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

1.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起幼儿对戏剧活动的兴趣

幼儿天性爱玩,把戏剧活动用做游戏的形式展示,吸引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日后自由地、大胆地参加戏剧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戏剧活动中,我往往选择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故事,比如,“我和妈妈去买菜”“我和爸爸去公园玩”“我的愉快的周末”等等,这些幼儿平常经历的事情,能激发幼儿一定的兴趣。

2.抓住幼儿感兴趣的戏剧活动,开展戏剧创作活动

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思考方向,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引导幼儿在戏剧活动中表现出来。如,有一次户外活动,因为是秋天,因此地上掉满了树叶,小朋友们捡起许多树叶,然后一边使劲往上扔,一边大声喊:“秋天来了”。看着树叶慢慢地飘下来,小朋友满足地笑了。这时,我说:你们能告诉我,树叶是怎样飘下来的?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并模仿树叶飘下来的样子,于是,我就和小朋友们进行了戏剧活动——秋天来了。

二、尊重幼儿对戏剧活动的角色感受,给予幼儿最大的创作空间

1.尊重幼儿对戏剧角色的感受

戏剧活动离不开角色,幼儿对各种角色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表现某种事物时,总是按照自己对某事物的某个特征的认识去表现,如,让幼儿表现一条鱼时,有的小朋友两手一合放在头上说:“我是一条尖嘴巴的鱼”;有的小朋友双手放在臀部后说:“我是孔雀鱼”等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事物,这样,幼儿在戏剧活动中更加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事物

我们对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在表演区,不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成品或者半成品以供选择,并让幼儿随时加入戏剧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然后表现出来。让幼儿展示他们的表演作品,并且互相学习,互相改进,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把各种角色融入戏剧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表现角色的技能,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要让幼儿学会抓住不同事物的特征去表现不同的事物。我会把多种角色融入一个戏剧活动中,比如,我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出一个主题——着火了,然后让幼儿想象着火的现场会有什么人,有消防员、有开消防车的人、有路人、有被火困住的人等等,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并抓住这些角色的特征去表演。通过类似的戏剧活动,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意愿来表现事物的特征,使幼儿对戏剧的兴趣会越来越浓。戏剧不再是随意的表演,而是有趣味、有想法的戏剧活动了,这就会大大提高幼儿主动表现戏剧的能力。

四、鼓励幼儿学习主动观察各种角色的方法,提高表演能力

在各种活动中,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幼儿主动仔细观察事物。饭后散步时,我会对小朋友们说:“云朵在轻轻地飘。风一吹,地上的草是弯的。你看那小青蛙走路是一跳一跳的。”等等。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说:“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滑滑梯,有的人在玩游戏,有的人……”等等。有时,我会跟小朋友们玩猜谜语的游戏,而且还让幼儿抓住事物的特征自己出谜语。如,长方形的、有四个轮子、会走动的是什么?站着不动、风一吹就会发出响声、还会动是什么?等等。幼儿自己出的谜语虽然比较简单,但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事物的某个特征,这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我还经常和小朋友们玩《猜猜是谁》的游戏。如,我会讲出班里某个小朋友的外形和生活习惯的特征,让孩子们去猜猜是哪个小朋友,小朋友们不但能积极参与,还能准确地抓住人物特点。从不同的活动中,去观察、学习各种不同的人物、事物,使幼儿对各种角色有了较完整的了解,戏剧活动时就会更加生动形象。而观察不限于戏剧活动之前,更多的在于平时生活中,也就是说,要教会幼儿观察身边的人与物。这样的话,幼儿会把平时观察的人与物储存起来,为戏剧活动的创作积累素材。有一次,两位小朋友在自由参与戏剧活动时,他们为扮演老奶奶而争吵了起来:“老奶奶都弯着腰的”“我家的奶奶就没有弯腰走路”可见,幼儿学会了主动观察周围事物,并且能大胆地表达出来。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和主动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五、正确评价幼儿戏剧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1.注重对戏剧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这个戏剧活动是指幼儿从戏剧活动想法的产生到最终的完成,期间相互关联的全部活动,包括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这两个方面。以往老师评价幼儿的戏剧活动,总是看幼儿的戏剧活动最终有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往往忽略了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即幼儿有没有愉快地、完全地参加进来;幼儿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掌握了这种学习的方法。评价幼儿的戏剧活动应让幼儿自评、互评,还可以全班展评。

2.教师要有耐心倾听幼儿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想法,给予合理的、积极的建议

教师应尽可能地倾听幼儿对自己角色的想法,尊重幼儿的创作,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幼儿准确展现自己的想法。在一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戏剧活动中,许多小蝌蚪都是游来游去找妈妈,而有一只小蝌蚪,总是趴在地上爬来爬去,我问:“小蝌蚪都在着急游来游去找妈妈,你怎么慢慢地爬呢?”那位小朋友答:“我累了,走不动了,只好爬着走喽”。

无论是采用教师评价、群体评价、幼儿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在每一次的戏剧活动中,教师对游戏中小朋友的某些创新意识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并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足之处及时提出建议,并和幼儿共同解决,使孩子们在下次表演中更形象、更具有创造性。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戏剧活动的兴趣,以兴趣为内驱力,不断探索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J].成都师专学报,2002(3).

[2]陈露.儿童音乐想象力培养断想[J].贵州教育,2002(7).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合作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