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27黄燕兵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

【摘要】适用、先进、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能够给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带来优势。因此,企业需要正视成本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并借助于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适当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有效运用成本管理,以在市场竞争中充分使用企业资源,取得成本优势。

【关键词】企业资源 成本管理 成本优势

成本管理是企业通过运用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企业资源的预算、耗费、分析、控制、优化等的理论、程序和方法的总称。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具体来来说,一般应该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决策和成本业绩评价等部分。成本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提供适当信息的方式,有效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和存货估价,有效保证企业成本费用的合理支出,有效提供对管理决策成本数据支持。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充分重视成本管理,并借助于现在的先进技术手段,充分使用成本管理的先进方法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成本管理的理论快步发展,但相应理论在企业的落地却相对比较慢。一直到近年,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信息工具成本的大幅降低,才使原先一些束之高阁的先进成本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企业实践阶段。这些企业通过对这些成本管理理论、程序和方法的实践、改进和落地,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同时也总结了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成本计划工作不受重视,导致成本管理工作不能有效推进

成本计划是企业预算中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制定企业计划期内产品生产的各种耗费和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计划措施,指导企业计划期内的成本相关工作。成本计划是成本管理中事前管理的重要部分,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才能使后续相关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业绩评价等工作有效展开;同时,成本计划也是企业预算中的主要中间环节,成本计划的有效性对企业预算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对成本计划工作并不是很重视。一是由于一部分企业预算工作流于形式,为预算而制定预算,预算工作的目标以及后续考核很宽松,整个预算工作都主要是走形式,自然包含预算内的成本计划工作就不不受重视了;二是部分企业的财务与生产较为脱节,财务并不清楚各种耗费或成本的合理水平,导致制定的耗费或成本水平经常因制定不合理、考虑不周等原因难以达成,后续也无法有效考核,从而财务人员可能会选择最简单的但可能不合理的历史耗费或成本水平作为成本计划的主要数据,最终导致成本计划工作实质上不受重视。

成本计划是成本管理中企业达成目标成本的重要工作,要能使各级员工有着明确、合理的成本目标,这才能推动企业实现责任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成为成本业绩评价的标准尺度。

二、成本核算观念落后,未建立与公司运作相适应的成本核算系统

成本核算是通过对各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发生费用进行恰当的分配和归集,进而形成合理产品成本所进行的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为后续的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业绩考核等提供基础数据。

当前,由于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企业大多会遇到大批量主流产品与多样化的小批量特色产品并存的情况,传统单一的成本核算方式是不能对此情况进行有效支持的。针对这种新变化,企业应建立可以与之适应的新的成本核算系统,该成本核算系统应该具有多层面核算的特色,能有效反映各类产品、各个批次、各工序的成本。这种成本系统产生的成本基础数据自然比仅仅采用品种法等单一传统方式得到的数据更为有效。

这里针对多层次成本核算系统,要特别提出的是建立该系统要考虑成本与效益、效率与价值的平衡,不能仅仅考虑成本核算的精確性。

三、成本分析手段简单,分析结果表面化,未能有效提供对管理决策的合理支持

成本分析是企业按照合理的原则、恰当的方法,综合使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成本相关信息,有效揭示实际成本的支出状况、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异常的原因,并制定降低成本的方案,以达到成本效用最大化的目的。成本分析为成本控制、成本绩效考核等提供重要参考,是成本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成本分析人员工作地位不高、知识结构不全面、不受重视等原因,导致成本分析工作比较粗糙,往往仅仅是用最简单的直接比较等分析手段,得出的结果也常常仅是数据的直接反映,导致制定成本改进方案不具有落实性,无法从根子上有效解决成本异常。

因此,要对成本分析工作足够重视,培养具有相应知识结构的成本分析人员,给成本分析人员调查成本异常的相应权责,只有这样,成本分析才能对合理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四、成本控制中的产品投产前控制不足

成本控制是企业以成本管理目标为依据,由具体的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支出过程中,对相应的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管制、调节等措施,进而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企业行为。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很核心的一个环节,它对成本管理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成本控制按成本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控制,这三者都很重要,其中的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尤为重要。

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范围不够,导致成本控制产品投产前的控制不足。这个错误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产品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可以决定成本控制工作质量的60%。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等内容,属于重要的事前控制方式,这部分成本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属于重大部分。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产品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工作延伸到研发、设计等前端部门,以得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五、成本决策的意识薄弱,不能有效发挥成本管理的应有作用

成本决策是企业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相关成本成本及相关数据,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或模型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有价值的分析比较,进而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成本决策是企业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它对于正确地制定成本计划,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决策是一个比较复杂但科学的系统性问题解决方案,首先它是有一套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的,一般常用的程序是提出问题、明确决策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优化选择、纳入计划;其次成本决策中涉及的成本数据用那些、怎么用等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成本数据会依据具体的决策问题分为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重置成本、专属成本、差量成本等;再次,成本决策的是由很多科学的方法和模型的,如线性规划法、边际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法等等。

成本决策的程序和方法虽然复杂,但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还是可以掌握的,但成本决策的意识,也就是成本决策程序中的“提出问题”,却不能够通过快速学习获得,其实成本决策在实际工作中是有很多应用的,比如新产品开发成本决策分析、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成本决策分析、自制与委外加工的成本决策分析、采购批量成本决策分析、工艺成本决策分析、生产批量成本决策分析、最佳质量成本决策分析等等,这些成本决策意识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有意识地自我培养、积极使用的。现实中,很多企业关键岗位的人员并没有这种意识,这就可能导致实际执行的操作可能是高成本的,进而给公司带来不必要损失。

六、成本业绩评价不合理,不能得到业务部门的认可,难于有效落地

成本业绩评价是企业通过对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现情况、完成结果进行的全面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相应责任人业绩的重要参考指标。成本業绩评价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成本管理有效运行、反映成本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工具。企业根据成本计划以及各成本的具体、真实的耗费情况,将成本业绩指标下达给各部门、工序、岗位、责任人,赋予具体的成本业绩目标与权力,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而现实中,企业如何把成本业绩指标进行有效分配是一个难题,很多企业就是因为成本业绩指标的分配不合理,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员工抗拒成本业绩指标的分配、成本管理工作无法有效推动等问题。

因此,企业要特别重视成本业绩指标的细分工作,通过据实调研、充分沟通、明确责权等将成本业绩指标有效细分到具体的责任人,并取得相应责任人的认可,并借助于绩效激励工具加强相应责任人主动推动成本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戴新民,刘先兵.企业资源与成本管理[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唐·R.汉森(DON R.HANSEN),安娜·M.莫文(MARYANNE M.MOWEN).成本管理基础(第2版)[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3]伍中信,张荣武.成本管理理论新进展及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6,24(02):15-18.

作者简介:黄燕兵(1973-),男,汉族,湖北黄冈人,任职于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基于企业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