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给内蒙地区发展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2017-04-27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丛利红陈永刚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蒙古一带文明

◇文/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丛利红 陈永刚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地提出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的提出,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可。统一战线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一带一路”也同时为内蒙古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区域合作,开辟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带来了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中亚各国山相连、水相通、人同族,语言、文化、风俗、信仰、自然资源禀赋相同或相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起到窗口、前沿和民心相通的关键作用,这对中国少数民族和内蒙地区是一次加快发展,实现超越的难得历史机遇。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它是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开辟的由长安、洛阳为起点,经中亚、西亚,经欧洲到非洲的陆上通道。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张骞出使西域为沿线国家带去了中国的特产。这些特产深受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喜爱。张骞的队伍返回的时候,又带回了沿线各国的特产。这样,增强了中国和沿线亚欧非国家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政治、文化的往来,增进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

千百年来,沿线各国商人、宗教人士、考察队、外交官等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丝绸之路为东西方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它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了中国,增进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了解,加强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

二、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

丝绸之路上的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生活方式、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游牧民族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族、突厥、柔然等民族,因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其人口具有流动性,也正因为这种特性,使他们与以农业、手工业为生的民族加强了交流,促进了游牧民族进入农业民族。农业生产民族进入游牧民族。各少数民族在交流交往中逐渐融合,形成民族认同感,促进了民族融合。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沿线各国的文明交流、文化发展以及文化和谐。新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和区域繁荣将吸引中外各族人口跨地域大流动,致使以往相对隔离的不同民族人口广泛相遇和频繁互动。交往之中,各民族文明相互借鉴,互相滋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并有可能在交流中创造更为灿烂的现代“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使不同民族文化主体相互磨合、调适,求同存异,包容开放,逐步拆除文化藩篱,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最终实现文化交融和互构。如果这一阶段进展顺利的话,民族之间的文化和谐就有可能达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顺势引导少数民族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同时,逐步适应和接受现代文化,推动文化发展,达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调适与和谐。此外,实证研究发现,文化多样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的灵感。异域文化使人们眼前一亮,头脑焕然一新,创造力和创新力有如泉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济发展促进的文明交流和文化发展,在相互调适和文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或矛盾。首先,文化误读与文化碰撞问题。各族人民长期生活于某个社区或文化体系之中,习惯了以自己的文化价值思考问题、评判他人。这就使得享用不同文化系统的个体在互动中可能因为文化误读而产生误会。还有,尽管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等级之分,民族政策也确定了文化平等原则,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的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个体在互动过程中,一些人会因为自己享有某种文化而感到骄傲、自豪,更有甚者,优化自我,贬损他人。其次,文化流失和文化断裂问题。由经济和金钱包装的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在新丝路建设中来势凶猛,势头强劲。本土文化可以从外来文化中获得滋养,但面对强势外来文化,容易丧失文化自信而卷入外来文化之中,甚至可能无法完全融入现代文化。这便是社会转型进程中,少数民族遭遇的文化转型挫折。最后,文化裂变与价值真空问题。传统文化不仅是精神家园,还是维系少数民族社会秩序的核心力量。因为法律规定的行为准则只是强制执行的一小部分,传统文化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在传统社会,秩序依靠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稳定的民俗文化控制系统。如果失去了传统,而又无法在短期内建设广受认同的现代文化,这段时期必然会产生“价值真空”和“道德真空”问题,社会失范就像洪水猛兽一般,将侵扰每一个传统的民族。因此,应该警惕这种不良方面的影响。

三、“一带一路”给内蒙古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内蒙古资源富集,物产众多。这是内蒙古地区发展经济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内蒙古人民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一是内蒙地区草场资源十分丰富。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内蒙古大草原,有着丰富的畜牧业及其产品,可以销往世界各地。不仅增进了内蒙古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还能给当地的牧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二是内蒙地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植被,还有种类众多的珍惜土特产。原始森林里还生存着大量的珍稀动物。三是内蒙地区农业也享誉中外。黄河流域的河套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这里的河套面粉因口感好,营养丰富而闻名国内外。内蒙古东部地区素有中国杂粮之都的美称。这里种植的荞麦及其它杂粮,出口到世界各地。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四是内蒙古的水利资源也十分丰富。内蒙古虽然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有沙漠,但也有湖泊和河流。内蒙古境内有大小河流近千条,大小湖泊千余个。有些河流湖泊鱼类资源也很丰富。比如达里诺尔湖区盛产鲫鱼和当地俗称华子鱼的瓦氏雅罗鱼。这些鱼都以肉鲜味美名誉四方。当年康熙大帝幸临草原,从达里诺尔湖捕鱼后,又在草原上采集了白蘑、山花椒一起烹制,鲜香美味使康熙帝胃口大开,并说吃了这里的鱼,朕便不想天下的鱼了。回到京城后,仍念念不忘,以后又多次派人来捕鱼,飞马送入京城。五是内蒙古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矿产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内蒙古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内蒙古的煤炭储量已经探明有2247亿多吨,居全国煤储量第一位。全国的五大露天煤矿中,内蒙古就有四个。六是内蒙古地区还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更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草原、峡谷、沙漠等奇景,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

在中国旅游业的战略中特别是丝绸之路发展的战略中,内蒙古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地理位置上,位于中国的正北方,与蒙古国接壤,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内蒙古要在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

蒙古国有七个省与内蒙古接壤,内蒙古要加强边境旅游,与毗邻的蒙古国共商旅游大计。蒙古国为了吸引更多国家的游客,政府批准了一项法令,允许来自42个国家的公民免签证访问蒙古国。很多国家的游客要到蒙古国旅游观光,经我国必然会经过内蒙古,内蒙古也可以利用此契机,同蒙古国协商开展多方面合作,也可以签订旅游互助协议,大力发展内蒙古的旅游业。这将极大地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各国和各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又错综复杂。不同的民族宗教之间有差异,但其追求和谐的目标是一致的。内蒙古在发展经济建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同时,宗教方面也应该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各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和区域繁荣的同时,重在推动各民族文明交流、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和区域安全。内蒙古应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努力发展内蒙古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内蒙古一带文明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请文明演绎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漫说文明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对不文明说“不”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闫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