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阅读与传统阅读教学评价比较
2017-04-26吴燕,石洋,张锋
吴 燕,石 洋,张 锋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宿州234000)
翻转式阅读与传统阅读教学评价比较
吴 燕,石 洋,张 锋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宿州234000)
翻转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翻转式阅读教学实践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以《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和《雷雨》为例,对比翻转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对不同分数段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验证了翻转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翻转式阅读教学;传统阅读教学;评价
翻转式阅读教学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翻转传统阅读教学结构,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课堂重点根据需要掌握的阅读知识,师生之间互动,完成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1]48-51
为了验证翻转式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班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华启方主编的高职语文教材为教学内容,根据翻转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翻转式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在翻转阅读实践中,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微视频课件,学生课前通过手机或电脑观看,完成思考题,提出自己的感想或疑惑;在课上分组讨论、展示、答疑解惑,开展探究式学习。[2]79-85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前、课上的翻转,实现了网络和实体资源的整合,将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3]56-57
语文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培养能力、发展情感、陶冶情操、提升精神的过程。[4]129语文学科的学习评价没法像理科类课程那样,采用单一的量化方式打分,因此在翻转式阅读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学习评价,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传统课堂只是在课程结束时笔试考核,但是纸质测试只能考核学生的整体发展,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显然无能为力。只有从多角度、各阶段对学生予以综合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25-28
翻转式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阶段,评价内容不仅有学生知识的增长,还有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以《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和《雷雨》为例,在相同教学内容、相同教师授课的4个平行班级内(高职护理01、02、03、04班),就教学评价对翻转式阅读和传统阅读教学进行比较。
一、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过程评价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讨论组内成员评价共同构成。[6]71-75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是否观看教学视频和资料、是否完成课前思考题、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信息时代的学生对于手机和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网络学习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通过微信平台浏览量和留言的统计,参加翻转式阅读教学实践班级的学生,95%的学生能及时观看视频资料、完成思考题,因此这一项测评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分。学生的思考题完成情况以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在网上进行反馈评价。
自我评价和讨论组内成员评价是根据思考题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予以进行。参照表1,教师、学生和讨论组成员都可以对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给出评价。根据统计结果,此次参与实践的2个班级共119人,根据教师、组内成员和自我课堂表现评价,没有A级评分,参与实践的学生阅读学习的态度都很端正。22位学生获得D级评分,这些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捷,参与度很高;67位学生最终统计为C级评分,能较好地参与阅读学习和讨论;有20位学生为B级评分,这些学生因为基础薄弱、课前预习不充分等原因,课堂参与情况一般,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很多时候是跟着别人的意见走。
表1 课堂表现评价表
由于传统课堂没有时间展开小组讨论,因此在学习过程评价上,翻转式阅读教学与传统课堂无从比较,只能主要就学习结果评价对两种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但从学生在课前和课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来看,翻转式阅读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另外,传统课堂根据学生测试成绩划分等级,教师的目光往往停留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翻转式教学中教师的评价突破了纸质测试成绩的局限,使传统测试中成绩差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积极学习、认真思考也可以得到理想的评价结果,增加了信心,所有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二、学习结果评价
阅读教学课程结束后,对翻转实践的2个班级(高职护理02、03班)和传统教学的2个班级 (高职护理01、04班)同时进行学习结果测试,测试以书面形式完成,试卷混合密封装订,由教师统一批改。分析测试结果,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比较评价。
(一)《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学习结果评价及对比分析
表2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测试成绩
1.班级分数对比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作为小说阅读,教学目标以理解思考为中心,要求学生分析贝尔曼这一人物形象,在课前辅导内容里,讲解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手段。另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小说情节结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戏剧性特点,比较过去的阅读经验,加以总结,引发思考。所以测验围绕这个目标,以思考题为主。从试卷成绩看,翻转式课堂教学的学生平均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班级,优秀率也大大超过传统班级,这说明翻转式阅读教学在启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上都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分讨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这一作用也使测试成绩得到提高。
2.不同教学模式下,语文基础同一分数段学生测试成绩对比
表3 入学成绩与《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测试成绩比较
总体而言,测试成绩跟入学成绩基本成正比,合乎教学规律。基础好的学生,其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明显优于成绩差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成绩是衡量学生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翻转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各个阶段的学生成绩均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就是说翻转式教学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可操作性和推广的可能。相对而言,翻转式教学对差生成绩的提高不够明显,但差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参与度很高,在学习过程评价中表现良好,只是卷面测试与课堂表现不成正比。通过试卷分析来看,这种成绩形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书面表达障碍,而在思维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主体性上,入学成绩的好坏无明显差异。这也说明了翻转式教学契合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差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雷雨》学习结果评价及对比分析
1.班级分数对比
表4 《雷雨》测试成绩
整体分数较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测试分数要高,主要是客观题得分较高;翻转实践班级整体分数高于传统教学班级,由此看出翻转式教学可以适用于不同体裁阅读教学的提高。翻转式教学班级的得分更多得益于学生对剧本中矛盾冲突的讨论和表演时对角色的揣摩及表演后的评价,是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多数情况下只是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学生对角色的认识见仁见智,能言之有理即可。而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则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思考,但基本上是以教师的是为是,以教师的非为非。
2.不同教学模式下,语文基础同一分数段学生测试成绩的对比及不同题型的影响
表5 入学成绩与《雷雨》测试成绩比较
入学成绩跟测评成绩具有一致性,但客观题差别不大,也就是说对于记忆性知识点,翻转式教学跟传统教学差别甚微。但对于理解表达类的主观题,由于学生在翻转教学中参与度更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气氛都远远超出传统课堂。在人物的性格分析、戏剧语言的研究上,翻转阅读中得到了更充分的讨论、论证,即使到了课后,部分学生出于兴趣,又重温了课前的阅读资料,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或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更多依据。有少数学生还在视频提供的资料之外,浏览学习戏剧的相关知识,由此对舞台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后编起了校园、宿舍里的小情景剧。正是因为翻转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测评取得更优秀的成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课程改革改变的不应仅是教学方式,更应包括评价方式和标准。传统阅读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教师考核学生完成,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往往被忽略。[7]58-59翻转式阅读的教学评价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综合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学习主动性和情感态度的评价,比传统的书面测试评价更加系统,更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可否认,翻转式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明显多于传统教学情境,其成绩的优势部分源于学生投入了更多学习时间。但从学习过程来看,翻转式阅读中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走出了“不愿读、不会读”的困境,培养了阅读习惯,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从测试结果来看,虽然翻转式阅读对记忆性知识提升不大,但学生探索合作、理解和思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这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十分必要。因此,从学习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评价来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式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课堂。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马秀麟.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4]周立群.动态性评价:语文课程评价的新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张伟忠.以学为主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建构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6]蒋光明.语文教学评价的内涵、功能、理念和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7]张晨琛.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阅读教学设计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吴 夜
A Comparison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Flipped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Teaching
Wu Yan,Shi Yang,Zhang Feng
(North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Suzhou234000,China)
Flipped reading teaching,as a new kind of reading teaching mode,needs to be tested in practice.In the flipped teaching practice of reading,the students are evaluated at the stage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result.The paper,taking The Last Ivy Leaf and Thunderstorm as examples, compares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the flipped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on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score sections,and thus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lipped teaching of reading.
flipped teaching of reading;traditional teaching of reading;evaluation
G424.21
A
1672-447X(2017)02-0132-003
2017-01-06
2015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5A762)
吴 燕(1982—),安徽宿州人,硕士,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石 洋(1964—),安徽宿州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张 锋(1979—),安徽宿州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