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竞赛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研究

2017-04-26罗红恩高羽佳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竞赛物流学科

叶 勇,罗红恩,高羽佳

(安徽农业大学 物流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00)

学科竞赛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研究

叶 勇,罗红恩,高羽佳

(安徽农业大学 物流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00)

当前“双创”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物流工程专业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技能型实践人才。结合学科竞赛和项目化教学方法,介绍实践改革思路与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思想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以及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四个方面。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了“双创”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实践。

物流工程专业;学科竞赛;项目化教学;双创能力

一、前 言

物流工程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这就说明我国物流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中,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型人才居多,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还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不高。[1]通过加大与强化实践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是目前培养和提高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将学科竞赛和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入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来促进学生创新项目的参与度,最终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与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市场紧缺的物流工程人才是了解现代物流原理和供应链系统运营实务的实用型人才。[2]115-116安徽农业大学作为农林院校于2006年创办物流工程专业,其人才培养体系既涉及整个物流过程,又具有农村物流和农产品流通的特点。该专业多年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以服务流通企业的物流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安徽省级共建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实验室和安徽省农业信息学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支撑,形成了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通过针对性的调研,分析了物流人才层次的差异性,按照物流系统优化、农产品物流运营和物流信息化三个方向需要的能力、职业素质,提出“宽平台、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新体系(见图1)。结合教育部物流专业指导方案,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主动适应本地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及就业变化,及时调整专业领域的方向和课程设置。[3]174-175根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依据物流职业的特点和岗位工作过程,积极编写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了物流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物流技能实训项目。

图1 教学改革体系

项目化教学改革思路是将物流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模块,传统的项目化教学是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从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交给学生来做。[4]121-122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学科竞赛的项目化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团队研究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5]179-182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实际项目模块作为最终教学内容,服务于实践工作。[6]141-145提出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的时候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教师主导项目,协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2)项目选择要适当。以全国物流仿真设计大赛和安徽省物流设计大赛为例,前者是以团队竞赛模式,以物流仿真软件为平台,通过完成配送中心调研、需求预测、存储策略制定以及设施设备运行策略来进行仿真验证等,参与经营物流企业,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后者是围绕大数据与物流、物流服务创新、城市一体化物流等十个主题方向,从创新发展角度分析当前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物流创新发展方案。这两项学科竞赛均体现了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3)创设协作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资源。通过构建情境化学习和共同讨论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群体智慧和开放性思维。(4)以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可以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创新实践学分进行认定,还可以作为推免研究生的参考。

三、实践改革思路与建设内容

(一)教学思想的创新

紧密围绕学分制教学体制改革,推广翻转课堂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性教学形式的研究并予以实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转变以教师、黑板、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建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内师生积极互动、个性化指导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条主线、三个阶段

的实践教学体系(图 2)。[7]114-117,[8]127-129,[9]63-66

图2 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通过校内物流实验课与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充分发挥安徽农业大学现有教育资源,结合该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目前与专业紧密合作的物流企业有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烟安泰物流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申通物流有限公司、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使实践教学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

课程组建立相应的专家系统,每两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每学期都集中研究教学和考试课程的更新和调整,并对已有的教学系统和考试题库进行更新,使物流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处在“先进”状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学科竞赛活动双举并重的改革举措,以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带动课内理论学习的热情,又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指导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10]118-121这样就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思想活跃、注重应用、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专业人才。

(四)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创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课程组为教学单位,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11]166-169由于每学期都要进行教学考试课程的更新、培训,安徽农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相应授课教师都要用新知识点教学,促进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物流工程系经常举办学科竞赛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聘请其他院校的学者进行培训或举办学术讲座,拓展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先后有2位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博士学位,1位进修硕士学位,10人次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有2人次参加国际会议、赴国外作访问学者,并应邀赴日本、美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等。这些措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12]281-284,[13]93-94

四、学科竞赛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改革成效

多年来,物流工程专业注重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强化学生的物流认知和学习创新能力,把学科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结合,将学科竞赛主题纳入学分制教学体系,实现实践课程“教、学、做、赛”一体化管理。物流工程专业在各项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方面成果突出,已取得“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全国商科院校物流技能大赛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安徽赛区三等奖”“京东杯全国物流仿真设计大赛安徽赛区特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奖项,建成安徽省特色专业,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通过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建立了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了以课带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满足学科发展和物流人才培养需要的物流工程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开展实践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改革研究,提出了项目化教学方法及面向全过程的多样化、层次化的实践考核体系,并在2012级物流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解决了学科竞赛项目与教学内容脱节的问题,避免走入学科竞赛“为赛而学”,仅有少数学生参与的误区;推进课程建设,促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创新了学科竞赛融入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专业项目课程中的学科竞赛设计融入到每一位项目化课程教师和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竞赛,形成“项项有竞赛,人人都参与”的良性局面,实现学科竞赛由少数师生参与的“精英教育”向全体师生参与的普遍化转变。[14]223-225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按照学科竞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赛促改”,学科竞赛的题目往往源于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参与竞赛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15]309-311将学科竞赛与专业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竞赛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将竞赛内容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反映到教学中去。随着竞赛的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开展专业课程改革,搭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以赛促改、以赛促练,使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竞赛直接对接。

(三)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与更新。确定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方向,体现了农林院校的特色和自身的优势。近年来,创新能力培养深入教师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教师主动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调研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也积极要求深入企业实践,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16]82-87

五、结 语

学科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有效结合,关键是做好课程综合化和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做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项目化课程建设,完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物流工程专业在服务三农和培养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双重背景下,依据近年物流工程本科教学实践的积累,针对当前学分制的环境和农业物流发展情况,创建并实施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了“双创”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实践。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王金妍,李国龙.项目教学法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9(24).

[3]朱红梅.基于技能大赛的物流专业教学改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1).

[4]伍星华,陆立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4(17).

[5]秦春节,陈琍,王成,等.基于工程实践的物流工程专业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

[6]郑筠,王赫鑫,刘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7]谢如鹤,张素芬,周耀旭.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化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8]陈俊,汪高元.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黄山学院学报,2012,40(6).

[9]何永玲,樊东红.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3).

[10]王东生,王泾文,钱宇强.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3,12(6).

[11]张俊娥.试析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2).

[12]魏遥,王姗姗.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以阜阳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7).

[13]邱欣,杨青,阚宇衡.物流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

[14]梁雯,叶春森,吴海辉.依托科技文化竞赛 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

[15]马乐,李楠,张莹莹,等.物流工程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

[16]杨月锋,潘静静,丁和水.《物流工程》课程“3+5+1”教考模式改革探索——基于台湾大学的经验借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责任编辑:吴 夜

Research into Logistics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Combining Subject Contests with Project-based Teaching

Ye Yong,Luo Hongen,Gao Yujia
(School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Hefei230000,China)

Dual creative talents’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so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should cultivate practical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The paper,combined with subject contests and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introduces the ideas of practic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contents,including four aspects: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thought,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er training.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a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 is formed,which has actively promoted the dual creative talents’reform practice.

logistics engineering;subject contests;project-based teaching;dual creative talents

G420

A

1672-447X(2017)02-0123-004

2017-01-07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jyxm0308);安徽农业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 (Jf2015-19)

叶 勇(1981—),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物流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

罗红恩(1982—),河南郑州人,安徽农业大学物流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工程;

高羽佳(1981—),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物流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运筹学。

猜你喜欢

竞赛物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