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之教学
2017-04-26郭仕林
郭仕林
摘 要:众所周知,化学是中学课程里重要的一门自然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化学是冗长的,概念很容易混淆,抓不住重點的一门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化学是一门神圣的学科,可望而不可即,所以化学教学课程的效率也不高,而本文将从怎么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谈下自己的一点意见。
关键词:化学教育 兴趣 实验 创新
一、不应以应试教育,考试作为化学学科的教学理念,要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还是盛行着,这种教学理念,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更重视“育”而不是教,要淡化考试,中国人要摘掉分数定一切的帽子,让化学学习更注重过程的培养,注重规律的探寻、理念的接受。要知道教学理念是学生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就化学教学理念而言,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规律,实施课堂教学,教材的运用与开发要靠教师去创造。教材仅是范本而已,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精神,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活用,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体系有更加系统的认识,这样不断推动教学进度,使自己的教学有特色,是学生转变教学理念,认为学化学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从而带动积极性,这样也能更好的提高课程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在学生刚接触化学的时候,会因为新奇而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只有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快乐的活动,是一种需要,才能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发出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1)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国内外著名化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化学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科学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用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耳熟能详的各种现象,帮助学生对化学产生乐趣。
(2)简单记忆,推行口诀和歌谣记忆法。中学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比如化学课本中一开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会让学生感到很难记,我们可以分批分期布置任务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比如化合价这节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记,难理解,难应用,可以作两个歌谣降低难度。一是:化合价分正负,金正非负单质零,氢正一,氧负二要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二是: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在同学记忆的基础上稍加解释,再去应用,学生会很快掌握要点。这章的知识也就不难。其次我们可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让学生在无形中就深化了知识的印象,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3)实验与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好的抓住学生的兴趣。我们知道实验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完成老师的要求之后,会用剩余的材料或者向老师索取材料,尝试做一些不同的实验,假如能做出和书本上效果不同的实验,经过老师的指导帮助后发现实验现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那学生的内心是非常开心的,以后的实验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对于实验也是充足准备,对化学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做实验来培养学生兴趣,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满足感,也是提升化学教学课程的重要措施。
(4)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对化学的求知欲。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同一化学原理进行剖析,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这样鼓励学生采用较为简捷的解题思路,通过不同实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加强创新,体会到新方法解决老问题的喜悦。其次,要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这样也会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
三、结束语
我们知道,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化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回归自然,让化学走进生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接合,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通过刊物,电视,网络等各方面广泛的搜集信息,为学生们设计一个个和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学到化学知识的试验,有时候课外试验甚至比课堂上的试验对于学生们来说更能培养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使化学能成为每个学生生活所用,而不是作为一门神圣的学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23.
[2]邵敏,曹肇基.科学史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9):43-45
[3]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