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涌动生命光辉

2017-04-26宋敦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算题笔者生命

宋敦锐

教师和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笔者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为例,与大家分享“关爱生命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创设生活情境,焕发生命活力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导入环节的教学片断如下——

师(出示情境图):图中小明在做什么?

生1:小明上午6:30起床,上午8:00开始学习,晚上9:00上床睡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说明小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1: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2:是个不睡懒觉的孩子。

(其他學生哄堂大笑。)

生3:是个遵守时间的孩子。

师:说得真好,如何遵守时间,我们今天首先来认识时间。

本片断从学生生活中的一天出发,着眼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旨在让学生认识时间的深层意义,并养成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注重游戏体验,关爱生命发展

在学生认识了钟面,知道了1小时等于60分钟之后,笔者设计了三个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有多长。

游戏1,一分钟口算:教师拿出口算题,让学生分别记录1分钟能做出几道口算题。一分钟配乐响起,学生暗自鼓劲,提笔疾飞。音乐越来越激烈,学生的速度也在加快。随着音乐的结束,教师喊“停”,学生纷纷举手汇报成绩。

游戏2,一分钟运动:教师拿出一个皮球和一根跳绳,请两名学生上台参加1分钟运动,其余学生分两组数数。一分钟配乐响起,“一、二、三、四……”学生聚精会神地数着,随着音乐的加快,学生露出慌张之色:“加油,加油……”部分学生已经忘了数数,为台上的学生鼓舞去了,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音乐停,两名学生汇报成绩。

游戏3,一分钟诗朗诵:配乐响起,两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

游戏结束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有学生说一分钟很短;有学生自豪地说,自己一分钟能做36道口算题,有的同学只能做十几道;还有学生说,一分钟虽然很短,却可以做许多事情。笔者借机引导:“对,一分钟很短,很快就从我们身边溜走,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用它来尽可能地做最多的事。”

本片断设计了对一分钟的体验,通过动脑的一分钟计算;激烈的一分钟运动;舒缓的一分钟诗朗诵来提醒学生一分钟很短。让学生充分体验,增强了对时间的感悟,充满了生命活力。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

教学过程不应只是一个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更是师生生命意义不断显现的生动过程。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科学获知的过程。

课程接近尾声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一天出发,谈谈如何利用时间——

师:你上星期六的上午9:00在干什么?

生1(急切):我在睡懒觉。

(其他学生哄堂大笑,该学生不好意思地摸摸头。)

生2(得意):星期六上午9:00我在家做作业。

生3(羞怯):星期六上午9:00,妈妈买菜去了,我帮妈妈洗衣服。

……

师:猜一猜,老师最欣赏谁,为什么?

生1:欣赏做作业的同学,因为他爱学习。

师:你猜错了,老师最欣赏帮妈妈做事的同学,她利用休息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学会了利用时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老师希望同学们将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掌声……)

本片断是整节课的关键一环,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人文性。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感受生命成长,学生的生命价值才能有所体现。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算题笔者生命
根据“倍数”巧算题
小灵通算题
小灵通做口算题
巧算题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