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课题,“小”在何处

2017-04-26张开益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结论课题原则

张开益

小课题的基本含义是“自下而上”、“土生土长”,具有“乡土气息”,是以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因此,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研修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比较集中且比较单一的问题或困惑,并总结经验,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

一、小课题的特点:“四小”“近”“真”“实”“短”

“小”就是从“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如“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学生作业不涂改的习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研究”等,它是为解决一个相对独立而单一的问题而确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而大课题则是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小课题所组成的一个较为系统的、复杂的、综合性的科研问题,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智慧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等。小课题的“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选题切口“小”。这是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它的问题涉及面“小”,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疑难或困惑。即从教育的一个环节、一个案例、一种现象、一种习惯等入手,如预习、课堂听讲、作业等学习环节中的某一个方面,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研究角度“小”。对一个问题只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角度,从小处着眼,切入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不必作高深莫测的理性思辨,构建学术理论,也无需长篇大论的宏大叙事,出版专著。

课题结论“小”。小课题得出小结论,结论虽小,却意义重大,能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团队“小”。小课题研究的人员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如一个备课组,或是教师自愿组成的一个团队,人员构成非常简单。

另外,小课题还有“近”“真”“实”“短”四个特点。

“近”就是贴近教育教学,贴近生活现实,贴近自己的教育教学细节,是自己经常遇到却没有解决甚至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问题。

“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学习与研究。既没有大而空的理论和描述,也没有大而空的预测。

“真”就是真问题、真研究、真思考、真行动(真讨论、真实践)、真收获(真结论、真经验、真文章)。

“短”就是研究周期短。小课题的研究一般只需半年,最多一年。时间虽短,但成效显著。

二、小课题的“小”,还在于它具有四个“小”原则

实用性原则。小课题追求的是实用价值,这是第一原则。也就是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现实性原则。小课题都是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入手,从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入手,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入手,都是有价值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教师尽力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就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驱动性原则。由于教育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必然会发现一些疑难和困惑,或者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就必然会促使教育者去学习、去研究,并乐此不疲,而且信心十足。这是小课题研究的原动力。

自主性原则。大课题往往带有强制性、指令性,而小课题则是由教師本人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确定的研究主题,是自己选题,自己设计,主动研究的,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主张“我的课题我做主”,是自己想做并要做的自己的事情,因此,基本上没有外界干涉,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和自由。

(作者单位:荆州市荆州小学)

猜你喜欢

结论课题原则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