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电影折射出的消费心理
——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2017-04-20张娜
张 娜
从《肖申克的救赎》到《阿甘正传》,从《勇敢的心》到《心灵捕手》,从《喜剧之王》到《飞跃巅峰》,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在电影这门艺术进入市场化商业竞争伊始,在商业片和艺术片票房两极分化明显的局面里,励志电影始终在电影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励志电影以其成功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和人文情怀,精准地击中了广大电影受众的笑点、泪点和痛点,其对于平凡人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真实境遇和普遍焦虑的展现,饱含着对受众的激励和感染,受众的消费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摔跤吧!爸爸》拍摄于2016年,影片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的是退役多年、曾梦想成为世界冠军的摔跤运动员辛格,把梦想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并成功把她们培养成世界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这是一个女性争取命运主动权的励志故事,更是一个批判印度社会对女性严重性别歧视的故事,它的痛点、泪点,震撼每个人的心灵。该影片截至目前已刷新了印度电影史上国产票房纪录,获得第62届印度电影观众奖,在中国的票房逼近13亿元,并且在豆瓣的评分达到了9.1分。本文尝试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从文化角度来解析励志电影中折射出的消费心理。
从叙事方式看,影片采用了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叙事方式,即有头有尾、有悬念、有高潮的戏剧化的故事,符合经典的3S原则:影片的开头,给观众一个Surprise(惊讶、惊喜),以便吸引观众;影片的展开部分,设置Suspense(悬念),以便留住观众;影片的结尾,要给观众一个Satisfaction(满足)。
按照罗里·约翰斯顿等几位作家所总结的九种基本故事类型来分析,本影片的故事类型属于“灰姑娘”+“康迪德”+“阿喀琉斯”三种基本故事类型的一个结合体。即故事的主人公出身卑贱,但凭着良好的天性、纯真无邪的乐观态度、带着一个致命弱点,即本影片中印度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严重性别歧视,踏上陌生的、未知的道路,出人意料地大获全胜的故事模式。
图1.《摔跤吧!爸爸》
从叙事方式和故事类型看,本影片并无出奇之举,而是遵循电影创作规律,认认真真讲好故事,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塑造也是以现实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现实中的父亲兼教练马哈维亚,在印度这样一个体育弱国、男权专断的环境下,培养出了六名国家冠军,其中四名曾在国际赛事中获得金牌,实现了他的世界冠军梦。它通过塑造极富张扬的个性人物,传达一种力量感、征服感、自豪感以及英雄主义情怀,激励人们为理想而拼搏,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自由。他顶着各方压力、世俗成见和种种困难,为自己的女儿乃至数以亿计的印度女孩儿闯出了另一种可能走得通的路,尤其是那些以为自己只能做家务、传宗接代、干农活的女孩子们,让她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知道并相信自己的人生也有另一种可能,给更多的人一丝希望,一丝改变人生、活出自由和自我的希望。
有人指出这部影片有的欲扬先抑隐藏得十分巧妙,同时又令人感到心酸——这依然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父权电影。比如,父亲不曾问询女儿的意愿,强行规划好她们的人生,并且这种人生是伴随着艰难和辛苦的。比起那些在家相夫教子的印度女人,这种付出的程度或许并不轻松多少,甚至过犹不及。影片中的几个点也曾让笔者为之愤怒:父亲把两个女儿带到她们最爱的油炸摊位前,让她们同自己心爱的零食举行了一场“告别仪式”;不允许女儿们有课余时间,甚至不允许女儿们有正常的社交,让我们不禁怀疑他是要为了圆自己的梦,不惜搭上女儿未成形的三观,将她们培养成圆梦机器;父亲为了惩罚女儿的小聪明,不顾女儿的哀求剃掉了她们的头发,这令她们在同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一旁的母亲一声不吭。对于这些场景,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有甚者,影片以贬低大女儿的抗诱惑力、矮化教练形象的方式,来凸显父亲的正确与专业;与此同时,父亲远程教育女儿、被发现后的苦苦哀求等,都在衬托着父亲的伟大和无私。一正一反,父亲的形象被捧上了最高处。
图2.《摔跤吧!爸爸》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存在着两面性。印度有着十分特殊的文化背景,母亲曾经表达过“如果女儿练习摔跤,还有谁会娶我们的女儿呢”,父亲却表达了,自己的女儿很优秀,应当是女儿去挑选男人,而并非让那些男人来挑选自己的女儿。从这个角度理解,父亲对于两个女儿的苛刻要求更像是一种引导,要把她们从印度传统的女性卑微的思想之中拉出来。或许在婚礼上父亲的暴怒,并非仅仅是因为女儿们为了玩乐耽误了日常训练的时间,而是在为了她们自己主动回到了传统思想的泥淖之中,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女儿最后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了在摔跤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并且在最后十分关键的一场比赛中,在父亲不在场的情况之下,独立思考并赢得了比赛,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她们在心智上已经完成了蜕变,这远比名誉意义上的胜利要艰难和光荣得多。站在影片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印度的女性是普遍不能去选择自己的命运的,命运在她们出生的时刻就被写好,准确地说是和她们的女性长辈、同龄人甚至下一代一模一样。虽然女儿们的人生道路是他们的父亲强行决定的,但是恰恰因为如此,她们和同龄要出嫁的女孩子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令人稍稍欣慰的是,她们最后也接受了这种人生,并且将摔跤作为了自己的梦想,甚至是拉近家庭感情的催化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部片子又有着一个深远的立意。
学者D·麦奎尔等人提出,影视作品具有“心绪转换效用”,可以为受众提供消遣和娱乐,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性的释放感。越压抑,越幻想释放,哪里最压抑,哪里最想释放。影片中主人公一辈子梦想实现的“世界冠军梦”,与其说是他个人的被压抑数十年的梦,不如说是每个受众心底隐藏的、未实现的梦想的一个隐喻,受众期待着他们未实现的梦想随着影片中主人公实现梦想的过程,得到慰藉、获得希望,释放积蓄已久的压抑。同时影片中展现出的印度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抑,也能让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或是家有女儿的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期待能像影片中的人物那样找到破局和突围之路。
图3.《摔跤吧!爸爸》
本影片之所以能刷新印度电影史上国产票房纪录,在中国赢得近13亿元票房,我认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消费心理,实现了“使用和满足”。影片中充分满足了观众以“有限”来体验“无限”的心理期待,带观众一起逃离墨守成规带来的压抑,从“不确定性”中体验悬念感带来的刺激和新体验,从最终的“新的确定性”中收获满足,收获另辟蹊径,人生还有希望,还有新出路的心理满足。因为人的能力所及的范围总是有限的,人的自由和选择总是受到各种限制,正因如此,凡是能让人打破“有限”去体验“无限”,破现实之种种限制、成规的作品,往往能获得广大观众更大的共鸣,让更多人共情、共感。
通过分析本影片,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励志电影在票房大获全胜之背后,是捕获电影受众之心,深谙受众心理。电影的叙事方式、故事类型、人物塑造等方面总有成熟的、经典的套路和模式可遵循,而受众心理的把握和探寻,能否把握得准特定社会、特定环境、特定地域受众的心理,戳中他们的笑点、泪点和痛点,才是励志电影是否获得成功的分水岭和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