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电影制作中心建设的八个设想

2017-04-20刘汉文

电影新作 2017年6期

刘汉文 陈 萌

2017年11月,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杭州举办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做了重要讲话。按照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新矛盾的判断和战略安排,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的实际,他认为,从当前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电影要按照三个阶段,在提升电影核心竞争力、构建电影文化软实力、形成电影国际影响力上做文章。根据张宏森副局长的预测,到2020年,预计中国电影市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超过6万块,年产影片800部左右,年票房达到700亿元,总体实力会有一个更大的跃升。除此之外,中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将带来中国电影产业和世界电影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将有可能成为继好莱坞之后新的世界电影制作中心,对世界电影资源的集聚效应将更强,对世界电影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将更大。

业界通常认为,从当前世界电影发展格局来看,可以被称为世界电影制作中心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印度。美国电影每年的产量约为全球产量的十分之一,但是不少影片可以发行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年攫取全球电影票房的65%,好莱坞是世界电影工业的代表。以美国为主体的北美电影市场票房基本保持在110亿美元左右,观影人次13亿左右。从印度来看,印度电影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年产电影1000部左右,以2009年为例,全国共生产电影1288部。电影产业是印度文化产业中较为发达的行业,宝莱坞也是电影业中的佼佼者。目前,全印度拥有近100家电影制片厂,1.3万块银幕,500多家电影杂志社,电影从业人员30多万人。

“新的世界电影制作中心”这一判断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近五年来,中国电影在全球电影市场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拉动全球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

(一)电影创作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2002年中国电影开始产业化进程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十多年来,中国电影制片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体来看,电影故事片产量已从每年不足100部增长到700部左右,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制片格局已从国有为主导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电影生产企业共同发展,这些都昭示着中国电影制片市场渐趋成熟。

过去五年间,国产电影一直保持活跃的生产态势,电影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故事片产量稳中有升,五年来年产量一直稳定在600部以上,2016年达到772部,2017年底产量已达798部。影片类型多样性也愈发丰富,为电影市场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除故事片外,动画电影、纪录电影、科教电影、特种电影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更多的电影公司出现,行业阵容不断壮大。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追求、理念、风格和优势,极大地促进电影创作的多样化和丰富性,电影个性化、市场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如2017年,“新主流电影”引爆市场,文艺片热度回归,都是电影类型多样化、个性化的重要表现。

(二)电影票房稳步提升,观影群体逐年扩大。

近五年来,我国电影票房节节攀升,2013年至2015年,电影票房获得大幅度增长,最高增长率达到48.23%。2016年开始虽然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五年间,国产电影票房增长300多亿元,2017年全年电影票房突破500亿元大关,以559.11亿元刷新了票房纪录,与北美地区总票房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电影正逐步改变以好莱坞为主导的世界电影格局,在世界电影版图上的地位愈加凸显和重要。同时,我国还是少数的国产电影能在本土市场与好莱坞电影相抗衡的国家之一。在总票房年年增加的基础上,国产电影在五年间始终保持本土电影市场的优势地位,市场份额均占50%以上,在2015年甚至突破60%。

票房的增长也标志着观影群体近年来的扩大,2013年全国观影人次仅有6.13亿,而2017年则达到16.2亿,人均观影次数约为1.17次,代表着电影已经普遍成为人们的娱乐方式。2017年暑期档上映的电影《战狼2》更是以超过1.6亿的观影人次,创下了全球影史单片单一市场观影人次纪录。

(三)影院建设飞速发展,高科技运用更加广泛。

2013年至2017年,我国影院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每年新增1000多家影院的基础上,全国银幕数量增加了37000多块,增长速度由2013-2014年的每年5000多块,直线上升到2016-2017年的近10000块。2017年底,全国共有银幕50776块。银幕数量的激增不仅直接拉升了国内票房的体量,更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拥有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电影放映网络布局,为保障各地影院设施布局均衡,满足各地群众的观影需求,国家重点支持补贴中西部影院与乡镇影院建设,进一步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扩大。2017年,全国县级影院银幕数量超过19000块,占全国总银幕数量的38%左右。在农村,不少地方在推动乡镇影院和固定放映点的建设,农民群众看电影也越来越方便。截至去年12月15日,全国农村电影市场已经建立数字电影院线329条,累计订购场次达到1109.8万余场,创下了农村放映的历史新高。

影院建设不仅在数量上有了飞速提高,还在高科技使用上表现出色。高规格、高技术影院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IMAX银幕、中国巨幕、120帧/3D/4K影像影厅、RealD 6FL认证银幕、LUXE影厅、杜比影厅、ALPD激光放映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大幅度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观影感受,广受市场的欢迎。运用互联网下载电影,从事定点播映服务的点播影院也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展现科技发展带给电影产业的蓬勃生机。

(四)国际合作加强,电影“走出去”成果显著。

五年来,中国电影“走出去”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已由2013年的14.1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2.53亿元,海外票房与销售收入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国产电影也作为文化承载者,搭建起与其他国家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在世界舞台上塑造“中国形象”,传递“中国精神”。2016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实施的“中国电影·普天同庆”放映计划目前已经与北美、欧洲、大洋洲的多个国家的主流院线、重点影院达成了合作协议,扩大了中国电影在世界市场中的覆盖面。另外,我国通过多项电影节展与产业合作,让中国电影获得更多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沟通的机会。除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外,2014年我国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17年6月,第二届金砖国家电影节在成都顺利举办,并成为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其中的开幕影片《时间去哪儿了》,是第一部由金砖五国合拍的影片,开创了崭新的电影国际化合作模式。

图1.《时间去哪儿了》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离“世界电影制作中心”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同时,面对新时代的要求,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电影业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精品力作还不够多,电影企业还不够强,国际影响还不够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成为“世界电影制作中心”的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着眼于建设“世界电影制作中心”,制定电影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2010年,有关部门发布过中国电影发展的十年规划。在当时全国电影银幕只有6256块的情况下,根据规划,预计2015年全国达到1.2万块银幕,2020年达到2.4万块银幕。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银幕数量激增,截至2017年底,全国银幕数量已经达到50000多块,远远超过当时制定的目标。此外,以私人影院、影吧等为代表的点播影院也在市场需求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面对快速发展的现状,中国电影需要通过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具体措施、重点项目,为世界电影制作中心建设提供基本遵循。

2、考虑建设电影题材库系统,为电影创作提供素材。题材是影视创作的基础,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具有好的题材和新的品格。这些特质从何而来?就要靠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创新的发现提炼,从众多素材中挖掘出深厚的思想精神、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今年10月上映的十九大献礼影片《十八洞村》,就是以全国精准扶贫工作的起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为背景,讲述了退伍老兵杨英俊等人在奔小康过程当中,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等的转变。影片作为现实题材作品,通过对当代农民真实形象的刻画,深入挖掘思想内涵,展现了“精准扶贫”这一时代主题,创新了主旋律创作的表达方式。一经上映,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相当数量的题材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如今正处于“新主流电影”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刚结束的2017年,《战狼2》《空天猎》《十八洞村》等多部作品都作为新主流影片,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国家可以结合电影行政部门正在实施的“记录新时代”工程和“百部重点主旋律题材影片”创作计划,建设国家层面的电影题材库,把握时代脉搏,为新时代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各省区市也可以根据各地的特色来建设自己的电影题材库。未来,制作机构可以从题材库中挖掘素材,将它优化、戏剧化,结合时代与市场需要,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特色与市场需求的优质作品。与此同时,也应鼓励创作人员更多地深入生活,尤其是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积累创作素材。

图2.《十八洞村》

3、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剧本创作,为提升电影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剧本是电影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被称为“一剧之本”,剧本的质量直接决定影片的水准。去年上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泰国电影《天才枪手》、美国电影《寻梦环游记》等等能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剧本扎实是很重要的原因。面对国产电影创作数量不断提高、投融资主体日益活跃、创作人员日益纷繁的背景下,电影行政部门在2017年提出“电影质量促进年”,又将2018年定为“电影创作质量加强年”。国产电影的繁荣发展,抓好剧本是基础,需要在未来建立起鼓励创新的策划机制和优秀剧本的扶持机制。

图3.《天才枪手》

一是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加大对剧本策划和剧本创作的倾斜力度,积极利用“华表奖”等有关的政府评奖和资助政策,加大对优秀编剧和剧本的扶植和宣传推介力度。二是要办好相关的剧本评选项目。目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共同举办的“夏衍杯”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每年应征剧本约1000多部。未来还要扩大征集活动的影响,从中选出更多优秀和有潜力的剧本。此外,电影局与在京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优秀青年电影剧作扶持计划”已经开展到第九年,为发现和培养青年编剧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计划同样需要思考创新机制,从中发掘更多的新锐剧本。三要进一步做好电影剧本孵化计划。这一计划由中宣部文艺局组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从2016年开始实施,是对进一步提升电影创作质量、推进精品创作的有效探索。当前要结合新的形势,支持编剧深入生活,推动资源转化,让更多的剧本拍摄完成与观众见面。四是要鼓励各地建立更多促进剧本创作的政策措施,用更大的力度来支持电影剧本的创作。

4、设立为剧组在各地取景拍摄的服务机构,建立吸引剧组进驻的制度。在这方面,各地可以参考上海和青岛的做法。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成立三年,已经为1300多个剧组免费提供信息咨询和协调服务。这一机构提供拍摄指南,将全市219处拍摄点列入其中,并附上联系人和电话,方便剧组进行联系咨询。青岛灵山湾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成立于2015年,为剧组提供信息咨询、外联协调、拍摄服务、生活配套和宣传推广等五大方面的服务,保障拍摄的顺利进行。两大机构设立后,越来越多的剧组愿意去上海和青岛取景。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经验,探索为剧组拍摄提供制作费补贴,从而吸引外地乃至国际剧组来拍摄取景的做法,透过镜头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一经验在我国也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实践,2016年,随着《青岛市影视产业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的正式实施,青岛东方影都推出高达40%的影视补贴和10%的税收返还,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就领取了相关的返税补贴。

图4.《长城》

5、形成影视基地协调发展的促进机制。近年来,我国影视基地的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对影视行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影车墩、中影怀柔基地等积极转型升级,横店影视城推出更多项目,象山影视城后劲十足,万达青岛东方影都初具规模,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关注。但总体来看,影视基地过多过散,专业性也存在欠缺。尤其是在“互联网+”给传统影视行业带来冲击与深刻变革的情况下,如何避免重复建设、风格雷同、功能单一等问题,做到各有所长,提升专业化程度,是值得诸多影视基地思考的。未来建议应该以一两家行业龙头基地牵头,形成产业联盟,明确特色分工,发挥影视基地各自优势,共同做强做大。

6、促进各个电影节的交流合作。电影作为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气质。近年来,我国在世界电影市场当中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举办的电影节也越来越多。除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四大国际电影节之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春电影节等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7年,我国创设了第一届平遥国际影展,重视发掘电影新人,推动电影文化的国际性交流,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金砖国家电影节。2018年,我国还将推出上合组织国际电影节等多项大型的电影节展。这些电影节的出现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电影作品,传播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但目前,各电影节之间缺乏相互协调机制,资源共享不足,部分电影节举办的时间过于接近,形成“扎堆”“陪跑”,难以将电影节的影响最大化。为实现“世界电影制作中心”的发展目标,电影节应该成为电影行业极其重要的平台型展会。建议成立专门的电影节协调机构,每年出台相关的电影节展年度安排,加强各电影节之间的沟通协调,在助力电影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7、促进形成多样化的电影放映格局。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经拥有50000多块城市银幕,放映空间已经非常充裕,可以说,基本上每部影片都可以有机会同观众见面。在电影行政部门的指导下,2016年成立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目前已有145个城市433家影院的579个影厅加盟,以推动高质量艺术电影的放映,培养观众对艺术电影的观影习惯。下一步,还要推动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产生规模效应。与此同时,在农村、高校、企业还有大量的银幕,应该大力推动构建公益电影院线,充分利用农村、工会、学校、军营的放映设施,为国产优秀影片提供放映空间,增加公益文化服务供给量。关于点播影院的发展以及视频网站播映电影也该更加得到行业的重视,2017年4月,总局发布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未来也将会对电影放映市场做出相应的规范和监管。

8、切实推动电影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目前,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影视专业,但距离产学研一体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部分影视院校,教师团队中有三分之一都是电影创作生产一线的人员,在这方面,我国的影视专业做得还明显不够。未来我国应该大力促进电影教育的差异化发展,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实践。

加强现实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首先需要创作者本身深入生活。对于就读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可以考虑在学校教育阶段,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剧组,深入到一些农村偏远地区,通过切身的体验,激发对生活的感悟,创作也自然带有生活的质感。

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正在改写着世界电影格局。“新的世界电影制作中心”的目标,既是对现有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未来,中国电影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时代生活,面向人民群众,规范市场格局,促进国际交流,在向“世界电影制作中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力争创造新的辉煌,为世界电影的多元化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