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自我听力保护状况调查及分析

2017-04-17刘田田杨晓萍吴倩彧舒月俐万嘉璐刘婷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1期
关键词:耳机医学生听力

刘田田,杨晓萍,吴倩彧,舒月俐,万嘉璐,刘婷婕

·论著·

医学生自我听力保护状况调查及分析

刘田田,杨晓萍,吴倩彧,舒月俐,万嘉璐,刘婷婕

目的 了解医学生自我听力保护状况及相关知识需求情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听力保护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某综合性大学71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 711名医学生中,仅有249人(35.0%)表示在大学医学课程中学到了听力保护的相关内容,492人(69.2%)没有参加过任何听力保护相关教育活动。了解噪声危害相关知识的途径:50.5%通过网络,44.0%通过健康宣传资料,41.6%通过书报杂志。556人(78.2%)认为学校需要开展听力保护教育课程;14人(2.0%)知道75分贝以上的噪声可对人体产生危害,638人(89.7%)知道噪声会对人体听觉系统造成损害;639人(89.9%)认为远离发出噪声的声源是减少噪声危害最有效的措施;640人(90.0%)表示自己双耳听力均正常;32.1%的人报告近一个月有耳鸣、耳痛、眩晕,29.5%有耳闷、耳胀感,24.3%有听力下降的情况。 结论 医学生对自我听力保护缺乏了解和重视,听力保护相关行为存在健康危害性,应加强相关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医学生;听力保护;听力损伤

听力损失在全球性疾病中排名第15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有着严重的影响[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噪声暴露日益加剧,噪声导致的人群听力损失呈上升趋势[2-4]。Gilles等人的研究发现:噪声导致的暂时性耳鸣发病率为74.9%,而永久性耳鸣为18.3%[5-6]。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该年龄阶段在生理学上正处于最佳听力时期;另一方面,由于学习和娱乐的需要,大学生群体对电子产品,特别是耳机的使用频率较高,各种不科学的耳机使用方式造成了在校大学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发生[7-11]。为了解在校医学生的自我听力保护行为状况,分析其听力保护行为可能的影响因素,以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听力健康,本次研究选取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11—12月,选取杭州师范大学1~3年级临床、护理、卫管、健管、预防、药学和口腔类医学专业本科生,按照专业和年级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共发放782份问卷,回收713份,剔除不合格问卷2份,共获得有效问卷7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9%。

1.2 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经预调查后确定。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听力保护行为的发生情况、需求等方面。采用匿名答卷方式,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场发放并收回,核查问卷的完整性及逻辑性。

1.3 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问卷回收后对内容进行核实整理并编码,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医学生听力保护行为发生情况及听力损伤患病情况进行描述,应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来比较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间医学生听力保护行为的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711名调查大学生中,男生187人(26.3%),女生524人(73.7%);大一238人(33.5%),大二243人(34.2%),大三230人(32.3%);专业分布:临床医学 103人(14.5%),护理 97人(13.6%),健康管理143人(20.1%),卫生管理82人(11.5%),药学95人(13.4%),预防医学91人(12.8%),口腔医学100人(14.1%);汉族685人(96.3%),其他民族26人(3.7%)。被调查的医学生中,35人(4.9%)的直系亲属有听力损伤疾病患者,包括了耳聋、耳背等情况;51人(7.2%)有既往耳科疾病史,包括耳毒性用药史和耳外伤史,7人(1.0%)有其他疾病史。

2.2 听力保护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2.2.1 听力保护行为的学习情况

本次调查的医学生中,249人(35.0%)在大学医学课程中学到听力保护的相关内容,其余没有学到过或不清楚;257人(36.1%)在医院实习学习或在医院中看到过听力损伤病人,337人(47.4%)没有看到,117人(16.5%)不清楚;184人(25.9%)参加过噪声危害健康教育讲座,41人(5.8%)参加过培训,10人(9.9%)参加过其他噪声健康教育活动,如PPT宣讲、宣传及科普活动和相关课程,492人(69.2%)没有参加过任何相关教育活动。

2.2.2 听力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711名医学生中,14人(2.0%)正确认识75分贝以上的噪声可对人体产生危害;30(4.2%)人正确掌握了噪声对人体系统的危害;639人(89.9%)人正确掌握了减少噪声危害最有效的措施。

2.3 听力保护行为情况

2.3.1 耳机的使用情况

711名被调查的医学生中,不同性别和专业医学生的耳机主要用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医学生的耳机主要用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61,P<0.05);81.3%的大三学生主要用于听音乐。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医学生的耳机用途 [n(%)]

239人(33.6%)在安静环境下使用耳机,73人(10.3%)为嘈杂环境,399人(56.1%)为随意环境;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医学生耳机使用环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463人(65.1%)耳机使用的音量小于最大音量的40%,236人(33.2%)在40%~80%之间,12人(1.7%)大于80%。360人(50.6%)平均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为1小时,173人(24.3%)每天均使用耳机,517人(72.7%)已使用耳机5年及以下。516人(72.6%)使用耳塞型耳机,25人(3.5%)使用耳罩型;269人(51.9%)使用国内品牌耳机,125人(17.6%)为国外品牌。414人(58.2%)睡眠后不戴耳机听MP3、MP4,253人(35.6%)偶尔戴,44人(6.2%)经常戴。

2.3.2 外放设备的使用情况

711名医学生中,429人(60.3%)外放设备的使用音量小于最大音量的40%,267人(37.6%)在40%~80%之间,15人(2.1%)大于80%。247人(34.7%)在安静环境下使用外放设备,83人(11.7%)为嘈杂环境,381人(53.6%)为随意环境。401人(56.4%)平均每天使用外放设备时间的为1小时,143人(20.1%)每天均使用外放设备,552人(77.6%)外放设备的使用年限为5年及以下。

2.4 了解噪声危害相关知识的途径及需求

本次调查显示,医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健康宣传资料、书报杂志、广播电视广告和媒体宣传途径了解噪声危害的相关知识。556人(78.2%)认为需要学校开展听力保护教育课程,56人(7.9%)认为不需要,99人(13.9%)表示无所谓。调查对象主要希望学校以讲座、座谈等现场教育、发放知识手册、开设通识课或专业选修课以及张贴宣传挂图的方式开展听力保护教育活动。见表2

表2 医学生对噪声危害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需求途径

2.5 听力状况

2.5.1 听力损伤情况

调查医学生中,640人(90.0%)双耳听力均正常,10.0%有听力损伤或不知道自己是否损伤。听力损伤的原因为:中耳炎5人、鼓膜穿孔4人、噪声性4人、耵聍栓塞3人、耳外伤2人、遗传性2人、突发性1人、药物性1人、脑外伤1人、不明原因6人。已采取的治疗措施有:药物+手术+助听器治疗1人、药物+手术治疗2人、单纯药物治疗8人、单纯手术治疗3人、仅佩戴助听器治疗2人,另有13人未进行任何治疗。2.5.2 近期听力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

近一个月,711名医学生中,29.5%有耳闷、耳胀感,32.1%有耳鸣、耳痛、眩晕,24.3%出现听力下降,48.1%注意力不集中,42.3%记忆力减退,17.4%需要大声与人交流。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医学生中,仅有35.0%的学生在大学课程中学到过听力保护的相关内容,36.1%的学生在医院看到过听力损伤的病人,25.9%的学生参加过噪声危害健康教育讲座,5.8%的学生参加过培训,主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和电视媒体了解听力保护的相关知识。噪声危害的认识、防护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听力保护的学习与认知有所不足。医学生了解听力保护噪声的方式单一,信息片面,对听力保护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被调查的医学生中,77.9%的学生使用耳机主要用于收听音乐,10.3%的学生会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机,1.7%的学生使用耳机的音量大于80%,72.6%的学生使用耳塞型耳机,41.8%的学生戴耳机睡觉。这与高黎黎、赖丹等学者的调查结果相一致[7,10]。仅有35.0%的学生表示在大学医学课程中学到了听力保护的相关内容,36.1%的学生在医院实习学习或在医院中看到过听力损伤病人,25.9%的学生参加过噪声危害健康教育讲座,5.8%的学生参加过相关培训,9.9%的学生参加过 PPT宣讲、宣传及科普活动和相关课程等噪声健康教育活动,69.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78.2%的学生认为学校需要开展听力保护教育课程,主要希望以讲座、座谈等现场教育的方式以及发放知识手册和张贴宣传挂图开展。Annick Gilles等人对弗兰德年龄在14~18岁的547名高中生娱乐性噪声的有害影响和听力保护的预防性项目前后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熟悉听力保护项目后,听力保护设备的使用从之前3.6%明显增加到项目后的14.3%[5-6]。本次调查提示,医学生对于增加听力保护知识,开展听力保护相关课程的需求较高,而其听力保护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健康风险和隐患。因此,医学生的听力保护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开展。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大部分医学生没有参加过听力保护健康教育活动,且认为学校需要开展听力保护教育课程。目前,对于听力保护知识缺乏了解,对听力保护不够重视,听力保护行为较为缺乏。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有关听力保护知识的通识课和讲座,或以竞赛及网络课堂等方式,加强听力保护的宣传教育,引导医学生重视听力保护,促进听力保护行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听力损伤相关症状出现较为频繁,听力损伤发生比例较高,与高黎黎[7]、赵娟[8]、刘海红[9]、赖丹[10]等学者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应将其纳入大学生疾病干预的监测范围。

由于条件所限,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开展调查学生听力测试,建议以后继续增大样本量,增加听力测试,继续深入调查和分析,以提供更有力的研究支撑依据。

[1] 陈林, 张学渊, 袁伟. 对乙酰氨基酚致听力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 12(2):331-333.

[2] Henderson E, Testa M A, Hartnick C. Prevalence of noise-induced hearing-threshold shifts and hearing loss among US youths[J]. Pediatrics, 2011, 127(1):39-46.

[3] 薛静.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最新数据公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7, 20(1):38.

[4] 刘丞. 江苏省耳疾与听力减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南京: 南京医科大学, 2005.

[5] Gilles A, Van Hal G, De Ridder D, et al. Epidemiology of noise-induced tinnitus and the attitudes and beliefs towards noise and hearing protection in adolescents[J]. PLoS One, 2013, 8(7):e70297.

[6] Twardella D, Perez-Alvarez C, Steffens T,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audiometric notches in adolescents in Germany: the Ohrkan-study[J]. Noise Health, 2013, 15(67):412-419.

[7] 高黎黎, 黄艳梅, 杨柳, 等. 大学生耳机使用状况及对噪声性听力损伤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3):363.

[8] 赵娟, 陈俞, 吉彬, 等. 42例青年人扩展高频测听的临床应用及意义[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9(34): 917-919.

[9] 刘海红, 朱晓芳, 莫灵燕, 等. 大学生听力损失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19(28):1636-1640.

[10] 赖丹, 黎万荣, 蒲俊梅, 等. 962例在校大学生听力现况调查[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 19(2):171.

[11] 伏清扬, 赵敏, 武继文. 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听阈测试的实证研究[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5, 25(5):26-28.

[12] Gilles A, Paul V H. Effectiveness of a preventive campaign for noise-induced hearing damage in adolescents[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4,78 (4):604-609.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About the Hearing Care Among the MedicalUndergraduates


Liu Tiantian, Yang Xiaoping, Wu Qianyu, Shu Yueli, Wan Jialu, Liu Tingjie. Medical School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knowledge about hearing care among the medico,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romoting hearing care. Methods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adopted on the 711 medico i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and analyzed the received data. Results Among 711 medical undergraduates, surveying 249 (35.0%) undergraduates. did not learn the related content about hearing care in the classroom,492 (69.2%) of the undergraduates. did not attend the related activities about the hearing care.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f noise hazards, 50.5% through the network related, 44.0% through the health publicity materials,41.6% through the books and magazines. A total of 556 (78.2%) of them think that the need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of hearing care; only 14(2.0%) know that more than 75dB can be harmful,638 (89.7%) know that noise can cause damage to the hearing system; 639 (89.9%) think that being far away from the noise sourc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to reduce the noise hazard; 640 (90.0%) reported that their hearing was normal; 32.1% reported themselves had earache, tinnitus, vertigo for nearly a month, 29.5% had ear fullness, ear swelling; 24.3% had hearing impairment. Conclusion Medico were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importance on hearing care, the related behavior of hearing care is harmful for health. Th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for the medical undergraduates.

Medico; Hearing protection; Hearing impairment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1015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C03050)。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杭州,310036。

刘田田(1991—),贵州贵阳人,女,本科在读,专业为预防医学,1107619738@qq.com。

刘婷婕,tingjieliu@163.com。

2016-10-21。

猜你喜欢

耳机医学生听力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唠叨过滤耳机
你的选择是真实or虚拟 简评6款多声道耳机
好东西!值得等待!Focal Utopia耳机、Moon 430HA耳机放大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