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记者身份的拓展
2017-04-17金旭
金旭
[摘 要]传统的记者身份,以及媒体时代下时代给记者所带来的影响,记者的身份在社会活动中不断的拓展变化。记者的身份最基础的还是党性工作者,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
[关键词]新媒体;记者;拓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17 — 02
在信息洪流的环境中,记者不再简单的是传递信息,而是凭借着职业特性对信息进行甄别,传递给受众的是有效的信息。更多地是对宣传内容的辨别和设置,宣传的同时也具有示范者的身份,是社会的活动家也是所在媒体的代言人,要正确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成为社会的建设者。
一、从党性工作者拓展到问题求解者
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新闻传播已处于公民新闻时代,传统记者的身份最主要也最基础的依然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我国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只有坚持党性原则,为群众发声才是传统记者的本职责任。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新闻事业都具有阶级性。
所以基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坚守党性原则是记者身份的首要出发点。我国记者应从党性工作者的身份出发,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党的领导要按照新闻工作本身的规律办事,这样的认识既能体现党的领导,又能增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职能,既有利于调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又遵循了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是符合党性原则的。
在新媒体时代,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明确党性工作者的身份。
坚持党性工作者的原则,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应该是政府工作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的求解者。以人民利益为出发和考量,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解决。做问题求解者也是传统媒体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主动肩负时代与历史所赋予的责任的必然要求。
记者作为媒体的实践人就应该以求解者的身份寻求问题责任人,像公共建设谁负责,新修的大桥还没正式通车就要翻修,问题出在哪里,新闻记者不再是以宣传为主,更多的是对关系民生公众的事务的刨根问底。对于公共事务要追查到责任人,不能让踢皮球的事情重复上演,找到该负责的人或机构,对于冤假错案,要有追寻到底的精神。
二、从信息传播者拓展到信息辨别者
新媒体不断给传媒业带来冲击,信息不再稀缺,每个公民都是一个消息源。现如今在全媒体发展背景下,各媒体平台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使得信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在海量的信息环境中,大众会浪费大部分的时间而看到的依然是重复的消息,所以需要记者担当信息辨别者的身份。
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地位,也就是说获取资讯的大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只要能够使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客户端的普通民众,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消息,参与到媒介的活动中来,传播信息者再也不是记者们的专利。可以看到,这些没有任何束缚随意发表观点的大众,所生产的信息量之庞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与此同时,这些信息的真假无从辨别也无从追溯,很多都没有信息的源头,只是一个转发。所以记者从传统的信息的传播者的角色要扩展到信息的辨别者,传播者的职责只是简单的告知,把一个消息传播开让更多的受众接收到这个消息,使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阔。而在公民新闻时代,公民皆“记者”,人人可以发布“新闻”。有的人是在传播消息,但也不排除一些人为了增加个人的平台的点击率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有意歪曲事实或者伪造信息,甚至制造谣言来吸引眼球获得关注。
这就需要记者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甄别信息的真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值得传播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受众。尤其像一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更应该验证查明。
记者要增强自身修养,不断的培养对新闻的敏感性,第一时间发现新闻源。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很简单,但是难的是要快速地辨别出哪些是有用的消息,哪些是虚假的、哗众取宠的宣传。这也就更提升了记者自身素质的考量,只有更多的了解才能辨别出真伪;只有更多的阅历,才能快速的分辨虚实。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传播的内容,根据受众的接收需要进行传播,同时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如果只是大众自己甄别,往往会陷于海量的信息洪流之中,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只有记者们辨别出有价值的传播信息,从而进行传播,才能把受众从海量的信息中拯救出来。
所以记者所充当的身份要从传播者扩展为信息的辨别者,把处于各种谣言、虚假信息的恐慌之中的大眾拯救出来。通过记者专业的、正确的引导,让盲目的受众能够有效地接收到正确的信息。
三、从历史记录者拓展到议程设置者
新闻传播具有贴近社会的特性,紧跟时代发展及时反映变化。也正是这样的作用,记者担当的身份表现为历史记录者,记录着我们所生活社会发生的大事小情。但是客观发展现状是由它的物质和精神生产的状况所决定的,所以记者不只是被动的把历史记录着,而是主动的去进行设置议程。普通生活在自己小圈子的人,工作生活都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很少外出,即使突破圈子所接触的层面也是有限的,对于大事要事的认知和理解都深受大众媒介信息源的影响。新闻的报道不光把世界展现在广大众的眼前,同时也把思想道德判断带给了大众。记者传播中对某一事件、观点传播的越多,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就会越多。记者不是如镜子一般对简单的事实反映陈述,而是根据社会现实有意识地取舍设置传播的导向。
新闻属于一种精神意识层面的作品,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记录了现实,但同时也把不同的思想意识传递给受众起到影响作用。也就是说记者从过去的历史记录者的身份扩展到议程的设置者。哲学思想是精神的发展源,但是哲学家的理论太过高深抽象,不是每个人能读懂、能理解,所以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上,新闻有着独到的优势,它把高深的理论转换成大众能够接受的事理,深入浅出地解释给受众了解。记者正是运用这种普遍的传播,形成对现实的冲击和影响。真理越辩越明,设置的引导更多关注,让社会公共事物接受大众的辨识,不同的声音表达意见,从而形成统一的共识。通过意识形态上的统一见解,完成对时代思想的塑造,进而影响着社会和世界的发展。
四、从舆论引导者拓展到社会建设者
2002 年“舆论引导”才以独立名词出现,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凸显了对新闻传播和公众自身主体性的认知与尊重。正是处处以“以人为本”为着眼点,所以重视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注重考量群眾的接收心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是间歇性的,并且仅凭兴趣没有领导、没有引向。所以就需要记者通过舆论的引导来聚合公众的关注,因为只有当问题演化成危机的时候,公众的干预作用才会体现出来,发挥社会效应。但做出决定的其实并非是公众,而是掌控着公众舆论的个别人。
扬克洛维奇认为记者应该通过指导个体公民来塑造大众,而塑造过程要通过三个阶段的指导来完成:首先,要使民众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与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提供选项,说明其竞争的核心价值观,并考察每一选项的效果,以帮助民众了解问题;最后,促成能提供问题解决模式的“公众决策”。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引导,使得受众参与到公众事务的解决中来。所以要发挥舆论的作用,就要先引起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然后再促进其解决。 随着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记者在新媒体的使用上,在其开设的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多是发布信息和转发热点新闻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等。通过这些在新媒体上的行为,有助于他们聚集人气,提升其社会知名度。有很多记者就是因为在网络空间上打出了知名度,成为了大众所熟知的“意见领袖”。通过“意见领袖”的影响,把握传播的话语权,使得他们在现实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从而给他们所供职的媒介也相应的提升了影响。发挥着记者的舆论引导者的作用,也就是充分发挥其“意见领袖”的功能,引导舆论的聚与散。对于有利于社会发展风气的言论,应加以集中和强化,形成大的趋势;
而对于不利大局发展的言论等,应争取通过提供发泄疏通的渠道来引导,把不利的舆论环境进行疏导。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局,构建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正确的引导舆论。
记者社会人的角色,让他们处在社会的十字路口,沟通左右连接前后,即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传达给民众,同时又把民众的声音反映给政府。在对新闻工作者和公众调查时,新闻人的社会人角色得到普遍认同。寄希望于公众自身来引导社会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公众其实并非是社会的声音,他们只是旁观者,对社会事务的发展不会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法。关注信息的公众也只是对于已有的措施,表达支持与反对。所以说记者是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产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是他们构建着社会体系,呈现在大众的面前,促使公众来进行判断和发展。哈贝马斯的“协商公众”致力于“共同协商”的观念,记者应该用对话的方式或者是协商的方式来构建公众平台,把不同的声音汇聚起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来完善基础建设。像广西北海“梅花桩”电线杆的现状,就是因为各部门不沟通,各管不同的领域,自己需要就随意建设电线杆,使得短短的一条人行道,电线杆林立,如同梅花桩一般,行人根本没有办法通行。这正是因为各部门之间不协调使得社会环境混乱,如果通过有效的协调,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服务于大众,使社会环境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记者正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社会角色,通过他们可以联结各部门,使之互利互通,高效利用资源,更好地进行社会建设。
不同行业者所接触的行业环境皆不相同,每一种行业都反映出社会的一个面,而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哪一个行业都离不开。就像航天业似乎大众的生活根本触及不到这个领域,如果不是新闻中的报道,甚至可能连这一个行业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航天科技的研究使得我们的生活在改变着,小到一些航天器材的原材料生产运用到机器生产中使之更加坚固耐用,或者是一些有机蔬菜的种子从太空“旅游”过一圈,为蔬菜的种植等提供了更多的培植经验,大到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等等。正因为我们不能每个行业都有所了解,所以记者这一行业就是把社会完整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把社会的各个行业构建成一个社会环境,然后传播给大众知道,让大众可以不用自己去体验,就能够获得相应的信息,了解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记者是社会的建设者,正因为有他们的工作,社会的全貌才构建成完整的体系,出现在受众眼前。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