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04-17蓝玉红
蓝玉红
摘 要: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拥有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应帮助小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而正确阅读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阅读教学是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自主阅读,即能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我們都知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学生若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效率永远得不到提高;而如果学生发挥出自主性,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外界的更多信息与知识,了解自身环境之外的大千世界,它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他们进入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去,通过阅读来了解古今中外的知识见闻[1]。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先天存在的,而是通过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予以引导,逐渐培养起来的,并使之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树立良好的阅读态度。借助于阅读来帮助小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学生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真正涵义,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强化词句基础训练
在教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关注部分词句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写作意境。如《绝句》这首诗,其中一句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其中“翠”字表示新绿,是初春到来的颜色,而黄鹂的叫声用“鸣”字来表达,给我们一种悦耳清脆之感。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必须着重对这些关键性词语进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首诗的意境。长此下去学生在阅读时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从而帮助他们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
2.传授学生阅读技巧
正确阅读方法的培养和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时间的推移,才能够生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作为依据,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特点,牢牢抓住课堂这一主战场,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融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阅读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身边的东西都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过程中教会他们正确的阅读技巧。说到底,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他们思维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获得新的见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果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其获得的不单单是知识本身,还能够从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
3.巧设疑问吸引阅读
疑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让阅读的目的性得以增强。比如,我们在讲到《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大多数学生可以给出正确答案。我们要知道,小学生的求知欲很强,碰到新鲜的事物都想尝试着去认识和了解。我们只有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设置有趣味性的问题,在文章重点处与学生困惑处提问,才能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
4.组织开展阅读活动
给学生设置了课外阅读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定期对小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进而帮助他们巩固阅读成果。例如,在班级的黑板报中设置好书推荐栏目,让班级内每一个学习小组分别介绍一本好书,每周末更换一次内容。当各个小组都推荐了书籍之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投票,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书籍,并给予推荐此书的小组一定的奖励。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其竞争意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借助于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让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互结合补充,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延伸,为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力求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辟出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赵丽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55.
[2]韩海涛.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J].学周刊,2016(27):176-177.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鸿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