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色理论社团为载体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

2017-04-17邓安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

邓安能

摘要:

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理论上讲,红色理论社团的独特性使其具备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功能。在现实中,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以红色理论社团为载体的“形势与政策”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也存在载体社会支持度不够大,教育受众面不广以及考核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融入并服务当地社会,拓展教育成果辐射面以及健全有关考核评价制度,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并为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红色理论社团;时评社;教育模式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6.01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73-04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看,对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各高校普遍采取课堂专题教学形式,或邀请专家作报告,教育效果与师生的期待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改革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社团是由部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各项有益的社团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团体。”[1]高校学生社团有多种类型,其中红色理论社团是指,“接受高校党委或团委直接领导,以继承和弘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宗旨;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重塑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目的;以学习、研究、传播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活动内容;具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功能作用的一系列学术研究、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宣传宣讲、公共信息传播及综合性学生社团组织。”[2]“形势与政策”教育承担着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相应政策的任务。社团主要任务是开展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地采取‘理论灌输的形式,还必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这些活动既包括各种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榜样活动等,也包括针对个体所进行的谈话、帮教、咨询等活动。教育者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对受教育者或个体施加教育影响的。”[3]基于社团的任务和红色理论社团的特殊性,从理论上讲,红色理论社团具备“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功能,以其为载体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一条可行路子。

一、以红色理论社团为载体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具体实践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处于不断改革中。其中,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以红色理论社团——“时评社”为载体的新型教育模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深入分析这一模式的实践情况,探讨完善这种新模式的对策,对于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以及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实践基础和现实动因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学校实际,于2009年下学期单独设置归学校直接领导的二级教学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简称思政部),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起初由思政部副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2013年5月归口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该课程开设六年多来,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校领导都承担教学任务,分管校领导出席教学研讨会并参加考察活动;二是建立一支思政部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辅导员为辅的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三是教学、科研以及对外考察交流经费得到充分保障。这些为进一步做好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出勤率低。这主要是由该课程跟学生就业没有直接关联的性质决定的,多数学生只为拿到学分。二是教学内容单一。基本上按照教育部社科司发布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实施教学。三是教学形式单调,基本上采取专题讲授形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课程必须采取新的教育模式。

2.初步实践和基本经验

2013年,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由校团委和思政部牵头,并由思政部专职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组建“时评社”。“时评社”是由学生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自愿参加而成的学生组织,是浙江省高职院校首创的以时事评论为主题的红色理论社团。该社团成立三年多来,规模不断扩大,现有骨干成员10人,社员90余人,覆盖全校各学院各专业。学校以“时评社”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

一是抓住重要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社团内部并向全校师生开放,举办“时事沙龙”活动。“叙利亚内战问题”、“朝鲜核问题”、“伊斯兰国问题”……社员们思考时事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共享学习心得体会。

二是发挥新媒体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社团骨干成员每天在校園网“诚书记信箱”平台、QQ群、微博、微信发布时政要闻帖数不少于5条。师生每天一打开这些媒体就会浏览到附有图片的新闻。感兴趣的师生还可以在平台上对新闻发表看法。借此,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国内外时政大事,学校有关部门也能更好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

三是组织收看重大时政新闻,并召开座谈会。“党代会”和“两会”召开期间,社团组织社员并邀请指导老师集中收看相关报道。收看后,全体社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由指导老师进行点评。如,社员集中收看了2012年党的十八大新闻报道;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后,社团召开了“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座谈会”,编写了论文集。

四是组织编写《半月时政要闻》。社团骨干成员每天搜集国内外时政要闻,每半月汇总到社长,经指导老师对新闻筛选后(以新闻是否重大为筛选标准),发给各社员评论,再交给指导老师进行专业点评,最后上交到校团委,经由各学院团委下发到各班阅读学习。每期《半月时政要闻》都会上传到校团委网“青春思维”栏目。

五是在搭建平台、知行合一中对社员开展实践教育。“时评社”注重实践的育人功能,为社员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与条件,以开阔他们视野,磨练意志品质,增加社会阅历,密切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如,“时评社”组织社员赴位于湖州市长兴县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参观考察。针对当前我国社会诚信不足问题,“时评社”组织社员进社区入农村广泛宣传诚信文化的作用和现实典型诚信感人事迹,使社员和广大居民农民感受诚信的魅力,使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渐促成人人崇尚诚信和践行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是在直面问题、调查研究中拓展社员的能力素质。2014年暑假,社团组织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情况的专题调研,发放回收调查问卷500多份,供调研单位参考,在调研中,社员也接受了一次教育的过程。2015年暑假,社团开展了社会热点问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10多份。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加深了社员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取得的成效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教育所采取的上述创新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全体社员及时了解到国内外时政要闻,并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达到了“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对策”的教育目的。二是社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改变了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富有特色的实践教育,培养了学生对时政的兴趣,师生互动性强。三是通过宣传,对时政感兴趣的学生不断增加,社团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学生由“被学”向“要学、想学”转变。四是社团所创造的成果超越了社员的界限,通过上传到新媒体平台和下发到各班级,实现了“成果由全体师生共享”。为加大对“时评社”的支持力度,从2015年起,学校每年提供给该社团每社员50元的经费支持(现90位社员,共4500元),并提供专门的教学和活动场地,社团的发展有了经费和硬件设施保障。

二、以红色理论社团为载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新模式的弊端

通过上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红色理论社团——“时评社”这一现实典型案例的事实呈现,可以得知,运用“红色理论社团”这一载体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地丰富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教育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在实践运作过程中,这种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载体的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团的发展理所当然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虽然红色理论社团开展的活动有时会得到社区等社会力量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帮助,但主要还是依靠高校团委的支持,很难与社会民间力量开展合作。这就造成了这类社团难以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的社会动力不足。相比而言,其他类型的社团容易与社会力量衔接。像志愿服务型社团可以通过开展有意义的志愿者活动,为社会服务,奉献爱心。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社为例,“该社团针对同学们身边的法律问题,在法律援助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1月求职招聘高峰期、12·4法律宣传日,进行相应的法律宣传、现场咨询以及举办相关法律内容的讲座”[4]。而文化娱乐型社团有它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歌唱团、舞蹈队等形式进社区入农村;还可以与企业共同举办活动,既帮企业做宣传,又解决自身发展资金问题。

2.教育受众面难以实现全覆盖

高校红色理论社团为体现其性质,顾名思义多数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作为社团的名称,其成员绝大多数是班级干部、团委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这类社团的成员组成决定了以其为载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它只是面对一部分学生,不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模式。相对而言,高校大学生对时事政治感兴趣的不是很多,参加红色理论社团的大学生更少。因此,尽管这类社团开展的活动是面向全校学生,即使活动的教育效果很好但受益面不可能很广。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时评社”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现有的社员人数就是个例证。文化娱乐型社团是高校参加人数最多的社团,其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效果也立竿见影,这是红色理论社团不可比拟的。

3.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完善

建立并完善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团负责人和会员的积极性,同时完善约束不良行为的惩罚和淘汰制度,是社团得以良性发展并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對于无视社团规章制度,无故多次缺席活动,破坏社团声誉等的会员就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赏罚分明,奖惩有度,理论社团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5];另一方面,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社团中的优秀分子就不能获得应有的鼓励,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基于红色理论社团的思想政治性,当前高校有关部门对会员的考核标准基本上是加入社团就能优先推荐入党,这是学生入社的最主要动力,也是高校理论社团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因此,建立健全公正合理、行之有效的对会员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更好地发展社团和发挥其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完善以红色理论社团为载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新模式的对策

鉴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按照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具体措施完善这种新模式进而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最大化显得尤为必要。

1.打造社团特色,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立足政治理论学习目标,按照自身发展有效进行品牌定位,从而借助对理论学习的品牌化特色经营来获取校内外资金支持,这也是提升学校重视度增加学生关注度和参与度的有效方法之一。”[6]“充分依托地方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特色优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为当下各高校所应努力的方向。”[7]因此,构建好这种教育新模式,高校首先要抓好载体建设,使得红色理论社团成为高校内部和当地家喻户晓的特色品牌,如邓小平理论读书会、时评社、诚信协会等。高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创造条件支持社团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高校社团要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想法设法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各阶层民众打成一片,广泛宣传并让民众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要抓住重要时间点,如“党代会”和“两会”召开时机,与当地居委会、村委会、社区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说明会等活动。这样社团才会获得社会各方面的积极认可,会员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时评社”的做法值得借鉴,如2013年4月17日,全体会员深入当地社区宣传禽流感防范知识;2014年3月,会员作为志愿者在湖州图书馆参加“乐活湖州,全民阅读年”活动;2015年8月,会员向当地广大农民免费发放有关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政策方面的材料。

2.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教育成果覆盖面

高校学生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如团委和辅导员要广泛动员大学生特别是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加入红色理论社团,争取各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入社,不断壮大社团规模;社团开展活动时,要向全校学生敞开大门,让对时事政治感兴趣的潜在会员有机会参加并受益,以培养学生对该类社团的兴趣,这样基于红色理论社团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辐射面就会扩大。要充分发挥活动载体客体主体化的功能。可以仿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时评社”的做法,将社团的成果上传到网络平台和下发到全校各班实现“成果由全体师生共享”。要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横向联系,壮大活动声势,共同提高理论素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时评社”经常与“邓小平理论读书会”和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一起开展活动,如2013年5月16日,校党委书记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班上与学员们畅谈“中国梦的内涵”和“青年该如何实现中国梦”,“时评社”和“邓读会”会员参加了旁听;2015年12月,“时评社”与“邓小平理论读书会”两个社团共150多位学生共赴安徽的小岗村参观。

3.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激发会员活力动力

高校红色理论社团要更好发挥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作用,必须健全对会员的考核评价制度。一是要在物质上特别是在精神上奖励优秀理论社团指导老师,使他们的付出得到学校认可,在职称评审政策向这些老师倾斜。二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优秀会员评选制度,以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并通过广泛宣传,营造入社光荣的舆论氛围。把社团中积极向上的会员选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象,优先入党;已经是党员的会员,推荐其成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学金。可以探索实行会员学分制,即表现优秀的会员可以自然获得“形势与政策”课程学分。例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广泛发动、自主参选、民主推选、组织把关、严格遴选等程序,每学期选拔2名“时评社”会员,作为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讲师团成员,为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弥补了学校该课程教学教师不足的缺陷。2013年思政部与校党委组织部、校团委对“时评社”会员进行了现场答辩,保证了选拔出的讲师团成员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又具有坚实的群眾基础,奠定了讲师团的质量基础,2014年和2015年学校延续了这种做法。

参考文献

[1]董轶文.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7.

[2]罗楠怡.高校红色理论社团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44.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0-111.

[4]董轶文.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11.

[5]王圆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理论社团的有效互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38.

[6]范晓莲等.浅析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的运作逻辑[J].时代教育,2014(2):101.

[7]管新华,崔言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地方资源”研究的成果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56.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
移动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挑战与应对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