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思维促进有效教学
2017-04-17汪振
汪振
摘要:针对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提出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思维的优化,可以通过“问题”氛围的营造,“问题”层次的把握,理性反思内化“问题”的动力,小组合作和抓住课堂生成“问题”的广泛应用等四环节。期望历史与社会课堂充满情趣,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期望历史与社会学科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优化;“问题”思维;微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108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是初中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当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固定化,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时有出现,教师的权威不可动摇。学生的“问题”思维缺乏,不敢提出“问题”,不愿意提出“问题”,不会提出“问题”,更没有“问题”内化的动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一直以来从事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在“问题”教学方面进行了微探,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问题”的氛围营造
营造“问题”氛围,指的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将知识变得更有趣。此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古诗进行教学,能很好地创设学生的“问题”氛围。在学习历史与社会九上《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教材这样描述:“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十月革命的影响,笔者巧妙地引用了两句古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是红杏出墙来”。当笔者念出这两句诗的时候,学生就用好奇的眼光看着笔者,这时笔者就不紧不慢地讲到:“……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纷纷建立,这种状况是从来没有过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在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前提下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就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同学们现在能理解这两句的含义了吗?”“能……”用两句古诗既形象地阐释了两个问题的内涵,又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现实中初中学生有很多人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如果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运用历史知识,简直是痴心幻想!笔者认为,应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营造“问题”氛围,不仅仅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的层次把握
“学而不思则罔”,“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正因如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七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21页第一题
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很自然地写出下面类似答案:
综合探究五:认识台湾
1. 台湾岛是中国第 大岛屿,包括台湾岛和 、 、赤尾屿等众多小岛。
“老师,作业本错了,作业本错了!”一名同学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对笔者兴奋地叫道。“钟华同学,别急,慢慢说。”笔者先稳住他。“我发现作业本这里错误了。”“哪里有误?”“第1题有误,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屿,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小岛。按道理说,台湾岛就包括台湾岛了,那当然就不对了。”
“你先回教室,马上要上课了,等一下再解决!”
到教室后,笔者把钟华同学刚才对作业本提出的质疑,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笔者并没有急于给予回答,笔者有意地问到:“这题真的错了吗,该怎么改呢?”一位学生举起了手,站起来答到:“把台湾岛改为台湾省不就得了。”这时,又有一位摇了摇头,站了起来,答到:“这样依然不对,‘台湾省是中国第一大岛屿这样表达还是不对。”一位语文特别好的学生站了起来,答到:“我认为应该这样改,把第一小句话逗号改为句号,在‘包括二字前增加‘台湾省三字即可。也就是把题目改为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屿。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和……”
“这位同学回答的怎么样?”“很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到。这时,笔者借机反问提出质疑的钟华同学:“你明白了吗”“明白了。”通过对这个突发事件的处理,既调动了学生,又對前一课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和回顾,可谓一举两得。
善于追问,更能让学生的“问题”上升一个层次。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在教师的追问下进一步思考“问题”。而此时,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问题”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
三、“问题”的动力转化
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是提高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没有对学生构成伤害。
在一次校内公开课(课题《气象万千》)时,抛出一个问题“观察气温降水柱状图,描述温州气候的特征”,学生都在积极思考。这时,一位同学举手了,笔者暗自窃喜,终于有人举手了。当笔者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说:“老师,我看不清题目!”笔者只好示意他坐下,场面略显尴尬。笔者只好等着其他来同学来回答,直到本课结束。
课后,笔者静下心来细想一下,刚才上课的时候自己那样做对吗,这样对那位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吗?殊不知,那位学生一直以来看不清黑板,他能够在公开课上对笔者说出来,是对自己莫大的信任,而作为教师的自己没有给他一点帮助!当时要是笔者能给他建议“让你家长带你去配眼镜”或“和班主任商量一下,给你换个前面一点的座位”,岂不更好!第二天,笔者赶紧和他谈心,帮他出主意。终于,他对笔者越来越信任了!以后的课堂,他更有自信了!这不正是为人师者梦寐以求的吗?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就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予他们尊严、自信及取得进步的奖励。笔者这样做应该也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吧!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还不够,还要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和抓住课堂生成,在日常教学中广泛运用。
四、“问题”的广泛应用
历史与社会课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历史故事会、历史手抄报、历史知识竞赛等。但每一堂课活动不宜过多,精心设计,达到活动的目的即可。开展活动进行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抓住课堂生成资源,运用“问题”促进教学。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许多学习信息不断涌现。生成是不经意的,是在刻意预设中的不经意之举。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教师要能灵活应对,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也许就会成为我们课堂中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在学习历史与社会七下《行政区划》一课时,对于教材图5-6中国行政区划,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上课时,笔者问学生,对于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你知道多少?大多数学生都在埋头看书速记。就在这时,一位平时各科成绩都挂红灯的学生(注:这位学生从七年级入学以来每次测验都在班级倒数第一)悄悄地举起手来。笔者心里一愣,莫非又有什么情况。只见他慢吞吞地走上讲台,轻轻地拿起三角板,指着屏幕上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划图,边指边讲。这个是浙江省,那个是江苏省……他居然说对了很多,其他学生都惊呆了。笔者也感到奇怪,就问他,你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的,用的是什么方法?
他毫不犹豫地说,这个很简单,我以前玩过中国拼图,玩着玩着就记住了。说完,他不好意思地走下讲臺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一方面,笔者借此机会,狠狠地表扬了他,鼓励他学会看各种地图。另一方面,笔者建议其他学生学习他的方法,买拼图帮助记忆。历史与社会课堂是鲜活的。笔者平时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能营造“问题”氛围,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还要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和抓住课堂生成。笔者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问题”百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 3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