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机理与培育机制探究
2017-04-17刘兴华
刘兴华
摘要: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面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机制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本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价值意志、價值信念、践行与外显五个关键环节探讨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生成机理和发展规律;依循生成机理和规律,提出高校要构建需要引导机制、文化环境熏陶机制、榜样示范机制、实践活动养成机制等培育机制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机理;培育机制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6.00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21-05
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引导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的着力点所在。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体现自身群体文化特征和角色使命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也有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当下研究多是以“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不免忽视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规律和内在机理的研究。针对这一不足,笔者拟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生成机理和培育机制等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深入。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价值论认为,价值观是人的主心骨,是组织的粘合剂,是人的活动的指示器。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是衡量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等价值的内在标准,表现为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稳定的立场、观点、态度和选择。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其深层结构是核心价值观,是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理念,对处于表层结构的一般价值观提供方向和根据,核心价值观在观念体系中最稳固和持久,它影响、支配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群体成员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1]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群体价值观不是个体价值观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类个体的价值观体系。大学生作为一个典型的群体,其价值体系有其结构化和层次化的内容分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群体经历了知识学习、生活实践、人际交往、情感体验之后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核心认识和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鲜明的主导意义,对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起到统率和约束的作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在体现为大学生的观点和行为,内在表现为情感和态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根本价值立场、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影响大学生学习、交往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既决定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结果,也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既预示了大学生走入社会的样子,也照见了大学生进入社会的过程;不仅是大学生成就自己的动力,也是大学生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要想实现对自己成长成才的期待,顺利完成向社会人的过渡,大学生必须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杨业华指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包括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的内容”[2]。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实然层面是指现实存在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然层面是指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征、国家社会期待和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进行凝练的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被大学生群体广泛认同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繁荣需要当代大学生树立起应然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教育者,把握大学生群体实然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建立起为社会发展所期待的应然价值观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不仅决定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追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影响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自己作为社会关系网中的一环可以具备怎样的功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决定了自己可以行使怎样的权力、承担怎样的责任,甚至从根本上注解了自己是不是有益于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的人。大学生终将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出书本,走入实践,走出小圈子,走入大世界;但也始终处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处于各种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中,也始终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重大,同时对于他人、社会、国家和未来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当下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攻坚阶段,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其核心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实现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谐一致,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和他人尊重,成长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相反,如果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便很难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不仅难以获得个人预期的成就,甚至还会成为无用之材,被社会淘汰乃至不容。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生成机理
从发生学的角度上解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并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过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是自身的内部因素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所界定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是指价值主体在保持自身群体的本质特征和角色特点的基础上,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教育和影响下,通过个人自觉、主动、理性、反复地审视和思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要求的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1.理性认知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原动力”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3] 。认知具体包括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个阶段。任何价值观,不管科学与否都是建立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价值主体在对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道德规范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信念和行为,理性认知是主体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起点。大学生个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价值客体给予一定的认知。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起点是价值主体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特质、角色特征和社会责任能够深刻把握,对大学生成长需要信仰驱动、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能够深刻体会。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之于其自身生命价值的理性认知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内在原动力
2.情感共鸣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催化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离不开一定的思想道德知识,但知识不是素质,只有价值主体有强烈的意愿将其化为己有,行于实践,方能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价值信念中。情感渗透于核心价值观生成的整个过程,存在于认同活动的各个环节 ,作为一种内在力量,情感对认同过程的思想信息的接受、选择到分析、整合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是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基于主体内心的自愿接受,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情感认同和共鸣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在生成的重要环节。在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共鸣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将其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其喜欢的思想信息,符合学生情感需要的思想信息,学生往往很自然地认同接受。当认同主体处于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会极大地增强认同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大脑的感受能力极大增强,认同效果显著。反之,消极的否定性的情感使认同主体对外界的思想信息闭目塞听或思维迟钝,表现为冷漠、应付和反感,价值观认同活动难以进行。“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4]。”满足价值主体情感需求产生的情感共鸣所激发的喜爱、信任、热情、感激、崇敬等积极情感因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3.价值意志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调节器”
价值意志是指价值主体在实践价值原则和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中,自觉能动地排除干扰、克服内外困难的能力,按照价值观要求进行抉择并坚决践行价值观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决心和毅力。价值意志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价值意志的一贯性可以使大学生在明确行动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主动以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准绳,自觉主动地调节约束自身的行为;价值意志的果断性使大学生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表现为深思熟虑、明辨是非,促使主体按照核心價值观规范和要求,果断地对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作出科学抉择,按照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主动地把维护核心价值观准则作为自己的责任;价值意志的自制性表现为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控制价值主体的情绪冲动,保持情绪稳定,有效克服消极情绪导致的负面效果,促使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生成过程中能坚持信仰,持之以恒;价值意志坚韧性表现为价值主体排除各种困难与不畏挫折的决心和毅力,保障大学生以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坚守价值观信念,有效抵制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克服困难将价值目标付诸实践。如果缺乏坚强的价值意志,在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价值主体的意志无法调控内心的冲突,大学生价值认知就难以转化为价值行为,导致核心价值观的知行不一,甚至价值人格的分裂。大学生能够具有果敢而坚毅的价值意志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在生成的重要条件。
4.价值信念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总开关”
价值信念是指价值主体对自己的价值观念的真理性、正义性和合理性的深刻而有根据地发自内心的确信,并怀有身体力行的强烈责任感,是理性认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顽强意志的有机统一。价值信念具有综合性、稳定性、持久性的特点,对价值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内控作用,对价值主体研判和反映价值关系起主导作用。理解价值规范并掌握价值观理论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信念形成的第一步,坚信价值标准具有适应性、真理性和权威性,并将之作为自己的行动原则和指南是价值观信念形成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信念是主体进行价值评价的标准和应用诉求,一旦生成,就会成为支配主体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尺度。价值主体在选择信息时,往往都会选择与价值信念一致的思想信息进行接受,与原有的价值观图式进行对接,当摄入的新的价值观念与主体的价值观图式相契合,通过整合,纳入到已有的思想观念中,成为主体思想观念体系的新组成部分。而存在相邻、交叉关系的思想信息,经过主体的整合也容易纳入到已有图式。而对于与认同图式存在相互排斥关系的思想信息往往被排除在接受范围之外。需要、欲望、动机是构成行为的必要因素,价值信念通过对需要和动机的控制实现对价值行为的控制,依据评价标准对自身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审视,对符合标准的进行强化激发,对违背标准的进行抑制。换言之,价值主体因对自己价值观的内在确信,而产生身体力行价值观的强烈责任感,继而产生价值主体积极主动践行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动力,使主体遵循自己的价值信念来思考分析问题、评价审视事物,选择态度和行为,最终内化为行为习惯。
5.外化于行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指示灯”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不仅是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践行,即价值主体在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选择,将其价值取向转化为实际行动,达到“知行合一”。在从价值认知向价值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对于价值观的实践发挥着关键作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外显,表现为客观的、现实的、可观察的实践行为才能得到确认,才能证明其生成及实际状况。如果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只是形成即止,仅仅停留于观念形态,不付诸实践,不去践履躬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原则和规范,就会造成高知低行、知而不行、知行相悖的局面,那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就毫无意义。内在的、观念性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外显转化为实践性的价值行为,才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实现核心价值观在维护群体共同利益、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外显和践行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发挥实际作用的必经途径和目标指向。外显和践行还发挥着重要的固化功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并非是一个自然、简单的流程,而是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不是一劳永逸,而是需要反复躬行践履。通过反复实践体验,价值主体的知情意信等心理因素才能彻底地进行体察和感受,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稳定持久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主动、积极的践行行为。
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构建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价值主体带着满足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进行活动,在外界的刺激和影响下,不断思考现实、审视自我,作出个体价值观念的调整和实际行动的改变,并在新的刺激反应下重复这一过程。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学习,更离不开高校构建科学的培育机制。
1.需要引导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而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所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从本质上说,需要是人的本性。马克思指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5]。 需要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原动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种有目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必然要关注大学生的全面需要。大学生的需要是广泛而多样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概括为生存和安全需要、爱和尊重需要、归属需要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大学生特殊的人生阶段和角色,健康成长成才是最强烈的、最渴望、最现实的需求,追求发展是大学生最强烈、最迫切的需要力量。大学生的需要即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内在驱动力。要着力构建需要引导机制,增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首要前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和精神要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坚实基础和出发点,彰显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同时要立足大学生需要确定培育目标和优化教育内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以独特的视角来评价和接纳价值观念,以是否有利于自我的价值实现作为选择的标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与其发展需要有效对接,才能使受教者积极主动地接受相关价值理念,内化为坚定的信仰、外化为实际的行动。
2.文化环境熏陶机制
人创造了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形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经过不断地传承积淀,就形成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间影响人、塑造人,其在本质上是指向人的。一方面,文化环境促进人们构建价值观念,使个人形成各自特殊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规范层面的文化风俗、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交往规则起着引导规范的作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对人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相对于外部的、开放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高校是一个内部的、较封闭的、小的“社会体”,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相对独立的,它植根于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中,潜伏、渗透和弥散在大学校园的各个层面与因素中,让置身其中的大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熏陶、暗示、感染和教化,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品格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价值渗透和道德浸润的特殊育人功能,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孵化器。总体看来,校园文化环境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導向方面,校园文化承载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学校发展过程中全校师生共同创建遵循的核心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态文化,如院系布局、建筑风格、校园绿化、餐饮休闲等,也有经过了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历史传统、校风校训、办学理念、人文气象和理想追求,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二,在行为规范约束方面,校园文化发挥着“无声之教”的影响。校园文化内蕴着潜在的文化约束力,其中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在潜移默化间引导大学生践行合乎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的行为规范,养成体现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的自觉习惯。第三,校园文化的实践性、社会性帮助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和社会的期待和需要结合起来。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育人优势,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熏陶育人功效。
3.榜样示范机制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有模仿从众、见贤思齐的心理。通过构建榜样示范机制,可将承载于榜样身上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榜样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和故事经历表达出来,使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成为具体形象的外显内容,像一面旗帜一样感召和唤起大学生主动效仿的内在力量,完成对核心价值观聚焦、理解、认同、内化的全过程,最终达到内化榜样所蕴含的价值品质,实现“知行合一”。通过积极推进榜样示范,主动发现、树立、整合、培育典型榜样人物,切实培养和增强模仿动机,能有效发挥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影响。以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树立榜样和典型,应该强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榜样应当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可亲、可感、可信、可敬、可学,真正具备为其他同学树立标杆的条件和素质。那些生活在大学生身边,坚守矢志报国信念、秉持勤学敬业精神、具有无私奉献的品格,思想和言行能够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典型人物,应当优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些身上闪耀着核心价值观光芒又能与当代大学生同步前行的人,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人生楷模和道德典范,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并且在模仿和行为强化基础上,真正体悟和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内化并锤炼成个人的行为范式,夯实价值基础,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4.实践活动养成机制
核心价值观鲜活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只有在外部环境的熏陶感染和实践的强化之下,大学生才能形成坚定而有效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自主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自我生成的,大学生的价值实践和活动体验是其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产的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价值观生成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彰显其实践特性。要通过构建实践活动养成机制,引导学生进行价值探究、价值选择、关系交往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深化认识、升华情感、锻炼意志、建构起具有新质的价值观,使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身的道德行为习惯。理想的价值实践应是主体参与式的实践活动,是主体自觉、自愿、主动参加的与他人、群体、社会发生具有道德意义的互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扮演着主体角色,广泛深入地融入生产和生活一线,通过亲身的合作、交往、体验、感受、经历、劳动,了解社情民意,深刻体会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体验世间百态,分析、考察自身和社会,从多重的角色体验中、从与工农群众的广泛接触交流中、从与别人的比较中、从具体活动环境的耳濡目染中,将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日常行为准则,并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做到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建设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1-12-24 (2).
[2]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0.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3.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