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

2017-04-15万应霞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信贷社会保障

万应霞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

万应霞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消费信贷是指为了生活需要,金融或商业机构以货物、货币等形式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提供信用,消费者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偿还的一种信贷行为。消费信贷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我国的消费信贷有一定突破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一些建议。

消费信贷;发展现状;阻碍因素;促进对策

消费信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商品销售的有效方式,是货币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迅速发展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消费信贷处于试点试探阶段,消费信贷发展缓慢,信贷规模小,品种少。但是在1997受到金融危机严重的外部冲击之后,我国的出口规模减少、投资消费严重不足,这种严峻的经济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就业。因此,我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一、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我国消费信贷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真正的发展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是重要的分水岭,也是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1997之前,消费信贷仅限于住房、汽车还有助学贷款等一些有限领域的贷款。但是在这之后,消费信贷不论是从贷款金额还是贷款种类都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1997年底,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仅有172亿元,1999年全国贷款总额达到1396亿元,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2.4万亿元。在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信贷结构也日益变化和完善,消费信贷品种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从最初的单纯消费信贷发展到10多个信贷品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

从消费信贷的发展来看,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到1997年,我国消费信贷处于初始起步阶段。我国金融机构开始消费金融的起始点是1990年建设银行在广东省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业务,这是由于在我国住房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让中国居民能够早日购买住房国家开始推动的住房贷款。在此之后,工行也推出了相关的业务,并且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门,开始发展消费信贷业务。但是这个阶段的消费信贷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上面,相关的政策鼓励特别少,所以发展的特别缓慢。

第二阶段:1998年到2003年,我国消费信贷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正是金融危机而且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从1998年开始,全国都停止了单位分房,住房制度改革又进入了新的阶段。1998和1999两年许多关于个人消费贷款的文件相继发布,标志着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等多种消费信贷业务逐渐趋于成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从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贷从依托行政管理逐渐转向市场化调控,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提倡各个商业银行创办不同种类的消费信贷业务,促进了消费信贷多元化发展。

第三阶段:2003年到2009年,我国消费信贷调整发展阶段。2003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奇怪的变幻莫测的现象,宏观经济的变化形式也是比以前的发展更为复杂。从2003年开始到2006年之间,国家开始颁布限制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投资需求的政策,提升了贷款的利率而且增加了贷款的限制条件。与此同时汽车贷款市场由于违约率的上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的消费信贷在这个阶段处于低谷期,增长率从2003年的49.49下降到2006年的9.37%。2007年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了“从紧”,促进了消费信贷的增长,所以我国的消费信贷又有了一定的反弹,增长率又达到了36.06%。除此之外,这一期间出现许多房地产的投机者是促进消费信贷增长的另一原因。到了2008年,房价开始下降这使得在2007年反弹的消费信贷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回落至2008年的13.36%。2008年我国有过四次降息,就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并且刺激消费,于是在2009年消费信贷的增速达到了48.37%。

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我国提出消费金融,步入消费金融成长阶段。消费金融的提出可谓是消费信贷的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比传统消费信贷产品的融资额度更小,贷款流程更便捷,产品及服务更灵活。2009年7月,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之后,消费金融在我国四个城市中开始试点,到2013年9月银监会扩大了试点范围,新增十个城市,并允许民间资金的介入。在这之后,许多消费金融公司纷纷成立,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工商银行成立了个人消费中心,集中办理信用贷款和线上消费类贷款;各路电商的消费信贷产品也互相竞争的十分激烈,比如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我国消费信贷的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加快了消费信贷的发展速度,使得我国的消费信贷现在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二、影响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一)消费者的传统消费观念

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量入为出排斥享乐主义;其二,不愿意借钱消费的自给自足消费。这种崇尚节俭、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一个“高储蓄现象”,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来看一直是中国的一个谜。如今,对外开放和交流已经越来越频繁,而且受到高水平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加之现在对于未来一切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人有一部分人不能接受“提前消费”的观念。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我国居民在进行消费信贷决策时,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养老、医疗等方面保障性并不大这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投资意愿。进一步,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风险厌恶型的,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消费者不能够像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一样提前消费,他们会更加倾向于预防性储蓄或者只进行必要的消费开支。

(三)政策与法律的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消费信贷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低,都是以行业规范的目的出现的,比如,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1999年的《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自此之后,我国再也没有出台过相关的规范性的调节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但是,我国的消费信贷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以前的一些关于消费信贷的法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行的消费信贷关系。

(四)互联网消费的风险

互联网消费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环境还比较落后,违约率的控制比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要困难的多,法律保障也不够完善,生活中常常有因为互联网信贷被骗的案例出现,这样的信贷环境使得大多数的消费者不敢轻易尝试。大学生是互联网信贷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超过80%的大学生有使用过互联网信贷,但是使用过的大学生中有64%的同学对于消费信贷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三、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方法

(一)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树立现代消费观,并且提高消费者消费信贷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配套设施供应水平较弱,消费商品的质量问题等等都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风险,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手中持有存款才是最有保障的生活。基于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要给予一定的引导,让他们改变现有的消费观念、改善居民心理预期。可以通过业内专业人士大力宣扬消费信贷的优势与好处,并切切实实为满足消费者的信贷需求做好各项工作。与此同时,要提高消费者的信贷能力,从收入来看,想要提高消费信贷的能力就有增加消费者的收入,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资金,我国居民贫富差距较大,且地域优势较明显,东部经济明显优于中西部,减少贫富差距、优化资产分配制度,促进经济转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的信贷能力。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可以改变居民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收入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居民更多的行为是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这样就会影响消费信贷的发展。首先,在我国目前经济的大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事业。可以将发展商业保险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使得保险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其次,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工作,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三)建设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律环境

加强消费信贷的立法工作,为我国消费信贷提供法律上的支持。目前,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法律,对消费信贷的主体、对象、程序、方式以及消费信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美国的《消费信贷法》就是很好的参考。在消费者的评级以及担保方面也要做出一定的规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以及完整的担保法律,这样可以使消费者有一定的安全感,能够更好的接纳消费信贷市场。

(四)完善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体系

近些年互联网是一个急速发展的媒介,不论是什么行业一旦与互联网巧妙连接并将取得快速的发展。消费信贷想要打通互联网这一条路径那么就要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环境。首先,必须要实现所有互联网用户的实名制认证,以保证所有信息的透明。其次,需要建立关于互联网信贷的一些法律法规,包括互联网信贷的评级方法、信贷中涉及的一些条款比如金额、利息、期限的规定还要对还款以及违约做出一些规定,最好是能够颁布有关于这一方面的一些法律,对于消费者以及提供互联网信贷的机构作出一些限制。

[1]董衡一,《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6)。

[2]高蓉蓉,《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行为及其风险分析》,[J]经济论坛,2014(11)。

[3]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

[4]胡建光,《我国居民消费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990-2009年》,[J]甘肃金融,2011(1)。

[5]龙游洋,《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万应霞(1995-),女,汉族,甘肃白银人,本科,西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信贷社会保障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