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关节扭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2017-04-15王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周径踝关节有效率

王奇

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医院,山东济南 250100

踝关节扭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王奇

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医院,山东济南 250100

目的该文主要研究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望对踝关节扭伤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40例行传统治疗,第二组40例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周径均变小且疼痛评分下降,但是第二组患者的踝关节周径和疼痛评分变化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患者缓解时间、治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综合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踝关节功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综合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损伤疾病[1],如果患者踝关节扭伤时间过长,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障碍,严重会导致患者残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踝关节扭伤可分为I~III级,基于韧带损伤程度进行判定。踝关节扭伤分级对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越严重的踝关节损伤其复发率越高[3]。为了研究综合治疗在踝关节扭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该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纳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二组中18例为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范围均在18~65岁间,平均年龄(34.5±5.4)岁,平均病程为(10.2±2.3)h。第一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为20例;患者年龄范围均19~66岁间,平均年龄(34.6±5.5)岁,平均病程为(10.5±2.1)h。该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进行检查,确诊为踝关节扭伤,患部为外侧副韧带,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以及活动障碍。该次研究已将严重内脏功能不全患者、关节脱位患者、骨折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痛风发作患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排除在外,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无太大差别。

1.2 手术方法

第一组40例行传统治疗,主要包括有保护患部、冰敷患部且进行加压,之后将患肢抬高,叮嘱患者多休息。患者踝关节扭伤之后,需要通过支架或者夹板进行关节固定,以减少移动。为了减少患部的负重,可以通过拐杖或轮椅的协助进行移动。除此之外,患者踝关节扭伤后的48 h之内,需进行冰敷,冰敷约20 min/次。受伤48 h之后,进行热敷。通过加压长袜或者是弹力绷带加压患部,以此减少疼痛和水肿,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将患肢抬高,以此保障血液的流畅。

第二组40例行综合治疗,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加药物、理疗、按摩等。患者接受酮洛芬凝胶治疗,药物主要用于外涂,每8 h进行1次,3次/d。使用超短波治疗机进行局部治疗,1次/d,20 min/次。患者扭伤≥24 h,则设为轻度热量。患者扭伤<24 h,则无需热量。使用中频电疗仪对准踝部进行局部治疗,1次/d,20 min/次。而按摩过程如以下:患者患部外侧韧带可通过按、点、揉等手法进行,由脚背至外踝进行按摩,手法从轻至重,按摩时间约10 min。握住足跟部,在痛点上进行按压,另一只手握足趾,进行踝关节环摇,通过牵引力将患者足趾后背伸,用力按揉患处。

1.3 临床效果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踝关节周径、疼痛评分、缓解时间、治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疗效通过使用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kofoed量表)进行评分,治愈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且无痛感,经X线可观无侧方移位,踝穴均属正常,kofoed≥85分。显效:踝关节功能基本上恢复,略有红肿,可产生轻微痛感,能负重行走,经X线检查可观踝穴正常或者移位程度均较小(低于2 mm),75分≤kofoed≤84分;有效:踝关节功能恢复,有红肿和轻微痛感,患者能负重行走,经X线检查可观踝穴正常,70分≤kofoed≤74分;无效:踝关节功能未恢复正常,且伴有关节肿胀和疼痛等异常,经X线检测可观内外踝侧方移位程度较严重(超过2 mm),kofoed≤69分;踝关节肿胀度:测量和计算健侧、患侧的踝关节周径差;踝关节疼痛评估:使用视觉模拟法(VAS)对踝关节进行评估疼痛,分值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周径均变小且疼痛评分下降。第二组踝关节周径和疼痛评分分别为(22.1±3.2)cm、(1.2±0.4)分;第一组踝关节周径和疼痛评分分别为(23.7±3.8)cm、(4.1±1.0)分,第二组患者的踝关节周径和疼痛评分变化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3.7±1.4)、(9.6±1.5)h;第一组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8.5±1.5)、(22.1±1.7)h,第二组患者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第二组中痊愈患者共21例,好转患者19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第一组中痊愈患者共18例,好转患者17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会出现肿胀、淤血、疼痛等症状[3]。踝关节扭伤的需要及时消除疼痛、肿胀,因此需要全面治疗[4]。按摩在患侧踝部无法活动的情况下,这一皮下组织的改变可以有效改善踝部的微循环,加快踝部清除淤血,减轻疼痛[5-6]。该次研究显示,第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周径均变小且疼痛评分下降。第二组踝关节周径和疼痛评分分别为(22.1±3.2)cm、(1.2±0.4)分;第一组踝关节周径和疼痛评分分别为(23.7±3.8)cm、(4.1±1.0)分,第二组患者的踝关节周径和疼痛评分变化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3.7±1.4)、(9.6±1.5)h;第一组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8.5±1.5)、(22.1±1.7)h,第二组患者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中痊愈患者共21例,好转患者19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第一组中痊愈患者共18例,好转患者17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综合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踝关节功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1]何衍慈.早期持续冷敷治疗7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13(1):84-85.

[2]董俊立.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局部肿胀的疗效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3,2(9):11-12.

[3]韩辉.急性踝关节扭伤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7(24):86.

[4]李海,张瀚元,齐伟.三步五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2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5(19):174-176.

[5]丁土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10例[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4):113-114.

[6]杨晶,马德元.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对照观察[J].光明中医,2016,202(14):2082-2083.

R73

A

1004-6569(2017)01(b)-0053-02

2016-10-23)

猜你喜欢

周径踝关节有效率
止血带个性化压力值在下肢手术中的探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