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防治策略与传统防治措施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对比
2017-04-15成晓波
成晓波
山西省泽州县人民医院,山西泽州 048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防治策略与传统防治措施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对比
成晓波
山西省泽州县人民医院,山西泽州 048000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防治措施与多模式防治策略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3-11月收治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多模式防治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防治措施,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布情况及其发生率。结果两组远端静脉与近端静脉均分别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防治策略可有效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全膝关节置换;多模式防治策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
由于术前高危因素、术中创伤、高凝、制动、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防治措施不能体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效性,因此推荐临床应用多模式防治策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1]。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IPC模式、多靶位应用止疼药物模式、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模式等多种模式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次选取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讨多模式防治策略与传统防治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运用效果,结果所获颇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精神障碍者、多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未经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3.5±2.5)岁,围术期应用多模式防治策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3.3±2.4)岁,围术期应用传统防治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医生根据以往经验对患者进行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00例患者均在单腰麻醉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对照组采取传统防治措施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实验组采取多模式防治策略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术后两组均行早期康复锻炼。多模式防治策略主要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发展过程制定序贯交叉的3个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IPC模式(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在麻醉诱导结束时应用于非手术侧,术后可于双侧应用,持续治疗到术后24 h,之后采用间断治疗,2~4 h/d。②多靶位应用止疼药物模式:术前影像培训患者了解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术后早期锻炼,针对剧烈疼痛患者和疼痛不耐受患者给予止疼药物进行多靶位治疗,所有镇痛药物均遵医嘱用药。③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模式:术后6 h对患者的腹壁皮下注射0.2 mL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术后3~5 d,1次/d,第2~5次注射剂量设置为0.4 mL。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防治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包括: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主要指存在皮温降低、皮肤紫青,伴发热、心率加速,腓肠肌伴肿胀、压痛、发硬,患肢疼痛等明显症状表现又经静脉造影或彩超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布情况:主要指单纯累及小腿肌间静脉、单纯累及股静脉、单纯累及腘静脉、同时累及近端静脉与肌间静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数为3例,阴性数为47例,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数为11例,阴性数为39例,发生率为22%(11/50)。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布情况比较
实验组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同时累及近端静脉与肌间静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单纯累及小腿肌间静脉;对照组3例患者单纯累及小腿肌间静脉,3例同时累及近端静脉与肌间静脉,1例单纯累及股静脉,4例单纯累及腘静脉。两组近端静脉、远端静脉均有累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围术期存在静脉血流瘀滞、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加上手术创伤、术后制动等因素的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极高。对此,临床主要采用抗凝或物理治疗进行预防,但是单纯应用药物预防的效果与药物预防联合物理治疗相比,后者效果更好[2]。在该次研究中,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布情况基本一致,采取多模式防治策略的实验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采取传统防治措施的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2%,说明多模式防治策略可有效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研究与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别无二致[3],证明IPC模式、多靶位应用止疼药物模式与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模式联合应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是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方式。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可在术前12 h给予应用;对于普通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可在术后4~6 h给予小剂量应用,而术后12~24 h或术后24 h~10 d给予常规剂量应用,临床中后者疗效甚佳,因为低分子肝素应用时机、剂量未有效控制会带来术后出血、患肢肿胀。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镇痛的主要作用之一。患者经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需要通过早期功能锻炼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大部分患者存在剧烈疼痛和中度疼痛,因而自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非常少,导致疗效显著降低,临床通常采用镇痛治疗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4];给予多靶位应用止疼药物,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镇痛效果,创造出了传统治疗无法媲美的临床优势,成为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在镇痛过程中,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也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高凝状态,还可以增强患者下肢活动能力,促进下肢肌肉“静脉泵”作用的恢复,同时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并改善静脉回流。
IPC模式又称为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IPC模式是采用先进设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给予多腔气囊规律性反复充放气,使肢体组织产生循环压力,也使远端与近端肢体得到均匀有序的挤压,可促进淋巴与血液的流动,发挥改善微循环、肢体组织液加速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5];被动均匀按摩可加速血液循环,能够增强血液代谢废弃物的功能,还能够促进致痛因子、炎症因子的吸收,同时避免肌肉纤维化、肌肉萎缩,增加肢体含氧量,纠正血液循环障碍。
综上所述,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多模式防治策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疗效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程波,闵苏,黎平,等.多模式防治策略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6(12): 661-662,665.
[2]吴正林.人工关节置换后中医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3(152):2399-2402.
[3]尹向辉,张庆恩,张雪松,等.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药业,2014, 22(2):30-33.
[4]陈虎,曹力.麻醉方式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J].实用骨科杂志,2011,4(23):336-339.
[5]唐进,杨涛,熊小江,等.空气波压力治疗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52(27): 8981-8986.
R61
A
1004-6569(2017)01(b)-0049-02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