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路径——以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卓越教师计划为例
2017-04-15胡习之
胡习之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路径——以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卓越教师计划为例
胡习之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卓越乡村教师”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其内涵并不一样。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语境下“卓越乡村教师”的内涵应为“具有卓越潜质、在乡村任教且认同乡村文化的教师”。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根本就是培养出在乡村任教且认同乡村,并具有卓越潜质的乡村教育人才,也就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乡村教育人才。文学院“卓培班”采取“乡村取向”的宏观战略,从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方面努力追寻自己的特色。
卓越乡村教师;乡村取向;培养模式;培养方法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阜阳师范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校政〔2013〕48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实现教师教育办学精品化,阜阳师范学院于2013年9月首批选择了“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开设“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为此文学院积极落实学校工作部署,根据《阜阳师范学院“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制定了《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9月始,每年遴选组建两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卓培班”,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本文以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探讨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问题。
1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
1.1 “卓越乡村教师”的内涵
“卓越乡村教师”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其内涵并不一样。一般语境下的“卓越乡村教师”的内涵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乡村教师,超出一般的乡村教师”,或者说一般语境下的“卓越乡村教师”是指乡村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其外延远远小于“乡村教师”的外延,它只能是“乡村教师”中的少部分、小部分。道理很简单,乡村教师不可能都是卓越教师,“卓越”只是其中的少数。这种“卓越”是在乡村教学实践、乡村教育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是在和其他乡村教师的比较中突显出来的。显然属于一般语境下的“卓越乡村教师”的个体,其“乡村教师”的角色扮演是已然,其“卓越”属性也是已然,无疑此时的“卓越乡村教师”是个职后类别。然而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语境下的“卓越乡村教师”却是个职前类别,是个假设的未然的类别。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语境下的“卓越乡村教师”的“卓越”是未然的,其实质准确地说应该是卓越潜质,而不是卓越本身;此时“乡村教师”的角色扮演是未然的,“乡村教师”只是个假设的类,只是个通过培养或许能够实现的类。我们认为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语境下的“卓越乡村教师”的内涵应为“具有卓越潜质、在乡村任教且认同乡村文化的教师”。而作为具有卓越潜质的教师是可以大量培养的,这无疑能为我国乡村教育的质量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根本: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乡村教育人才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根本就是培养出在乡村任教且认同乡村,并具有卓越潜质的乡村教育人才,也就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乡村教育人才。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关键的关键是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因为工作的地点在农村乡、镇、行政村、自然村,远离都市,条件艰苦、文化匮乏,待遇也不高,所以乡村教师一直缺员,且队伍一直不稳定。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了8个方面举措: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希望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从而带动和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存在着的“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解决“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有一点决不能忽视,那就是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没有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是很难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是指对所任教乡村的地域认同、价值认同、风土人情认同等,当然这种认同,不等于无条件地完全赞同,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认可与融入,不是否定与格格不入。这种认同也可以说是通过改变自我来适应乡村,其根本是一种情感认同。“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秦玥飞是重庆人,2011年8月,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跨国公司的高薪,选择回到湖南省衡山县的贺家山村当“村官”。起先村民们并不理解他,反而多误解他,为了尽快融入村民,秦玥飞改掉“一天洗两次澡”的生活习惯,长期穿着老乡送的一双解放胶鞋。夏天的T恤稍微花哨,便反过来穿。为了能让村里的老人记住自己,他尽量以固定颜色和样式的穿着出现在老人面前。不抽烟的他收到村民递来的烟,就和村民们一样别在耳朵上。他“一点点听懂方言,一点点了解习俗”[1]。秦玥飞正是通过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才融入到了乡村,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乡村教师虽然不同于大学生村官,但也有相同的方面,同样只有认同才能融入。乡村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教学、是教育,是教化乡村的孩子,但“乡村教师不仅在教化乡村孩子,也承担着在偏远山村传播现代文明、传承社会主流文化、传递国家意志的重要使命”[2]。而要承担起“在偏远山村传播现代文明、传承社会主流文化、传递国家意志的重要使命”,不认同乡村文化,不融入民众,是不可能完成的。
2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路径
2.1 “乡村取向”的卓越教师培养战略
我校为地方性高师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人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卓越教师培养当然也应如此。然而如果整个班级都是培养面向乡村的教师,生源将成问题,我院2016年撤销的人文教育专业就有这方面的教训。我院人文教育专业是教育部2004年批准的,属师范类,招收文科类学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目标高大全,貌似培养能够胜任各科教学的通才,其实培养了对各科专业多是一知半解的人。人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坦白地说更直接地就是缓解乡村教师,尤其是乡村音体美、思政等所谓副科教师严重缺乏的矛盾,直接面向乡村教师岗位。然而从招生情况来看,生源不足现象渐趋严重:我院人文教育专业四年共招生203人,其中2004年招生57人,2005年招生51人,2006年招生42人,2008年招生53人,2007年只有8人报考,2010年报考的学生全部转专业。由于生源严重不足,不得不于2011年停招,2016年撤销。生源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培养乡村教师的目标定位。
鉴于此,我院“卓培班”采取的是“乡村取向”的宏观战略,而不是直接的“乡村教师”的目标定位。
2.2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路径
2.2.1卓越教师培养
2.2.1.1 目标定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能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学,具备卓越潜质的教师。
2.2.1.2 培养模式
2.2.1.2.1 实施“3+0.5+0.5”模式
第一、二、三学年,加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学功底,同时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
第七学期主要学习任务是实习。时间不少于18周。
第八学期结合毕业论文写作,提高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强化教师统一招考课程辅导培训,提高面试水平,增加“卓培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2.1.2.2 实行“大专业、小方向、模块课程、技能达标”模式
“大专业”: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学功底和修养,拓宽“卓培班”学生的知识面。
“小方向”:指语文教育方向。“小方向”把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更加具体化,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就业走向。
“模块课程”: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卓培班”培养目标设置若干系列课程,主要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拓展课程模块、实践育人课程模块等七大模块进行设计和实施,共计178学分。
“技能达标”:通过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方可参加教育实习。“卓培班”学生在进入教育实习基地前接受教师专业技能测试。原则上,测试成绩及格(总评成绩≥60分)的学生可正常参加学院组织的集中教育实习,测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可由学院于实习前安排2次测试,测试成绩及格后可正常参加集中教育实习;2次测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得参加学校集中安排的教育实习,且其毕业实习总评成绩不得高于70分。凡通过考核的学生,学校颁发教师专业技能达标证书。教师专业技能达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即兴演讲和无生授课(包含板书)(或说课授课)四个环节。其分值大致分配如下:教学设计(单项25分)、课件制作(单项15分)、即兴演讲(单项15分)和无生授课与板书设计(或说课展示)(单项45分)。
2.2.2. “乡村取向”培养
2.2.2.1 乡村认同培养
对乡村认同培养既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慢慢渗透,也通过专题活动渲染强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对学生进行乡村情怀教育,培养其乡村情怀。“这种乡村情怀不是对乡村的一种同情和怜悯,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感激,犹如我们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3]
第二,对学生进行乡村文化融入培养,使其懂得只有适应乡村生活,才能以乡村教育为业。
第三,对来自乡村的学生唤起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比如,通过在班级开展“家乡美”演讲、摄影等活动发掘、展现自己家乡的美景、风貌、风土、人情,强化对养育自己的故土的热爱。
第四,通过与来自乡村的国培学员的交流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2.2.2.2 政策(国家、省、地方政策)学习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提高问题,尤其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启动后各省、市、县都先后出台了适应地方的更细化的实施办法来贯彻落实之。如《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皖政办〔2015〕62号),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阜政办〔2016〕32号),2013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等,这些文件精神我们都会让学生了解。
2.2.2.3 典型事例激励
用优秀校友、优秀国培学员扎根乡村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激励学生。
我校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培养出了一大批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卓越乡村教师。据不完全统计,阜阳、亳州、宿州、蚌埠、淮南等皖北地区中学高级教师中我校的毕业生占40-70%[4]。这其中有一批文学院培养的优秀教师。例如2011年5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特岗计划实施工作视频会,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届毕业生、颍上县夏桥镇中心学校特岗教师胡伟作为全国23万特岗教师的两名代表之一在会上发言。他的优秀事迹一直激励着我们的学生。
近年来文学院先后承担了6项国培计划项目:“国培计划2010”——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1)——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2)——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培养对象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3)”——安徽省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高级研修项目(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4)——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与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区中小学教师送培送教” 项目(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5、2016)”——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小学语文)。每次项目实施,我们都会特邀一批“国培班”优秀学员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包括“卓培班”学生)进行授课、说课示范,同时进行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理想教育,用他们扎根乡村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激励学生。
2.2.2.4 实战培养:顶岗实习支教
通过校地合作,采取顶岗实习支教、义务支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战培养,使其深刻体验基础教育的现状,深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感受在乡村会有作为,甚至大有作为。近年来文学院与太和县、阜南县、临泉县、颍泉区、颍州区等合作,每年派几十名学生到乡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短者1个月,长者1学期,如2017年2月开始分两批共68人赴阜南县的王家坝、会龙、田集、龙王、于集、苗集等乡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1学期。学生们在基础教育最基层将所学知识用于教学实践,深受所在学校领导、师生的好评,激发了投身乡村教育的热情,为以后的从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2.2.2.5 就业引导教育
在大三上学期让“卓培班”学生深入了解进入乡村教师队伍的渠道,如:教师招聘考试、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支教等,了解相关的鼓励、优惠政策,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意愿,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岗位,包括乡村教师岗位。
[1]“耶鲁村官”秦玥飞:君子通大道 修行在基层,http://news.cctv.com/2017/02/09/ARTIZN9HTvGmuDhHgt5qYN3a170209.shtml
[2]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答记者问,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06-08,http://www.jyb.cn/basc/jd/201506/t 2015 0608_625457.html
[3]田恒平.乡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现实路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6(3):32.
[4]阜阳师范学院: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摇篮,安徽教育网2012-02-24,http://www.ahedu.gov.cn/28/view/195373.shtml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4.28
G65
A
1004-4310(2017)04-0146-04
2017-07-03
2016年度阜阳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优势传统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2016PPZY02)。
胡习之(1963- ),男,安徽无为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修辞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