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余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研究述评

2017-04-15曹冰冰朱正业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流域

曹冰冰,朱正业



近十余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研究述评

曹冰冰,朱正业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经济开发与变迁的历程值得回顾与探讨。近十余年来,有关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学界从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商业与城市、淮河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研究述评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有关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的成果颇为丰富,代表性成果有王鑫义主编《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古代)[1]和吴春梅、张崇旺、朱正业等著《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2],这两本著作系统地考察了淮河流域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变迁的状况,对研究当代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纂《淮河志·淮河综述志》[3]《淮河志·淮河规划志》[4]《淮河志·淮河水利管理志》[5]《淮河志·淮河治理与开发志》[6]等涉及到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方方面面,为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变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此外,宋豫秦等著《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总结了淮河流域工业、农业、城镇、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变迁状况,分析了流域内突出的人地矛盾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未来淮河流域的发展路径[7]。本文拟从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商业与城市、淮河治理开发等方面对近十余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评述。

一、当代淮河流域农业研究

淮河流域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素有“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誉。涉及当代农业发展的成果较多。有关当代农业生产关系、生产结构及基本经营制度方面,王成在《毛泽东与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研究》中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与淮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建设,包括土地改革运动、农村合作化运动等,指出与纠正“大跃进”开始后农村工作中的失误[8]。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央的鼓励和支持,才为淮河流域农业恢复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机。贾滕在《解放初期国家对农业生产的介入与推动——以淮河流域商水县为例(1949-1953年)》中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通过进行土地改革、推动互助合作、发放农贷、兴修水利等措施介入农业生产,对农村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从而促进了该流域农业的发展[8]。商水县的情形仅是淮河流域多灾区的一个缩影,由政府介入在农村大力推行合作运动,对频遭自然灾害侵袭和经济较为落后的淮河流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赵胜在《1949年、1950年皖北农村的灾荒与副业生产》中研究了1949、1950年皖北农村的灾荒与农副业生产情况,指出党和政府为渡灾将灾民组织起来发展纺织、榨油、磨粉等农副业生产,虽然副业生产中的经营模式仍存在较多问题,但确实为皖北灾民渡荒发挥了重要作用[10]。张桂远在《安徽农业“三改”研究(1953-1957)——以淮河流域为例》中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在安徽省委的领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以改变耕种方法、改变收获季节、改种高产作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三改运动”[11]。20世纪70-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有关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生产关系的变迁及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方面,李孙强《中国农村改革源头探究——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到户》[12]和陈进《农村大包干之乡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来自安徽农村改革开放第一线的报告》[13]阐述了上世纪70年代安徽凤阳的农村状况以及农民冒险进行的包干到户的原因与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十分关注淮河流域内农业生产、灌溉供水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刘玉年等《淮河流域灌区手册》介绍了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大型灌区的农业生产、水源、管理等概况[14]。王守勤在《淮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中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分析了流域内农业灌溉的现状,认为流域存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灌溉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的对策[15]。高军波等在《1990-2012年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时空演进及驱动机制》中研究了流域内粮食生产的空间问题,认为受科学技术应用、国家政策倾斜及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淮河流域粮食总量呈持续增长趋势,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南移,空间分布呈聚集性特征并渐趋稳定[16]。尤飞等在《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分析了流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低产田比重高、农业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环境污染严重、农业政策支持与农业生产水平不相称等,并提出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和调整投入方向、推进农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等建议[17]。龚光明则考察了安徽淮河流域农业科技问题,他在《安徽淮河流域当代农业科技现状研究——以皖北为研究对象》中从主要农作物种类、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皖北农业科技现状,认为皖北地区农业科技的运用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农作物种类减少,只有将传统农业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使整个淮河流域的农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8]。万伦来等在《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基于安徽淮河流域的经验证据》中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对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析,认为流域农村社会、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建议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19]。

二、当代淮河流域工业研究

淮河流域虽地处我国沿海腹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但现代工业发展却长期处于“重工业不重,轻工业太轻”的尴尬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流域工业发展较快,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工业仍然较为落后。有关政府发展工业的政策与措施、流域轻重工业的发展历程方面,王成在《20世纪50-70年代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发展研究》中论述了流域现代工业在建国后20年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较快发展、“三线建设”时期的投入不足、“大跃进”及“文革”期间的曲折发展等阶段,认为淮河流域工业发展虽然曲折,但经过努力,现代工业建设成绩斐然[20]。他的另一篇论文《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则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淮河流域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变迁状况及流域内轻重工业的发展模式,认为流域内轻工业发展多样,重工业发展不均衡,民营经济力量薄弱,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21]。

有关改革开放新时期工业可持续发展、工业结构布局及工业发展路径方面,万伦来在《淮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演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中探究了流域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交互作用,重点论述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提出从高科技化、信息化、低碳化等路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2]。李鸿昌《对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思考》[23]和孙瑛《对淮河流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4]认为流域内不合理的工业发展模式必然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总结经验教训,从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政府管理、征收排污税等方面来实现淮河流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万伦来等则对流域内工业结构与布局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化实施研究》中认为虽然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工业整体水平低、结构与空间布局不合理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提出应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优化空间结构与空间布局、增加科技投入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5]。他们的另一篇论文《淮河流域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认为,流域大多数城市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严重,要推动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必须注重技术研发,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能源工业进行调整、改造和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6]。林斐在《淮河流域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战略》中对流域资源型工业进行分析,概括食品、纺织、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的特征,认为未来应重点推行流域内资源型工业的综合开发[27]。任志安等在《大气环境、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结构优化——来自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中认为,流域内工业多是以能源消费作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环境发展不协调,空间差异性大,提出采取发展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强化政府作用、建立内部产业协调机制等措施,来调整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8]。

三、当代淮河流域交通通信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流域交通通信设施十分落后。经过60年的努力,流域交通通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王学鹏等在《淮河流域整体开发战略的考察》中探讨了流域内包括沿海高速、京沪高速、京广高速等纵向公路和宁西、宁信等横向高速,京沪、京广、京九等纵向铁路及横向“亚欧大陆桥”,以及纵跨山东、江苏两省的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干支流的主要通航河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情况,提出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29]。谢媛媛在《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中分析了淮安交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认为淮安铁路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公路发展呈现“两头快、中间慢”的问题,提出从完善淮河沿线铁路网、培育航空市场、提高淮河通航能力等方面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30]。刘虎沉等在《提高内河运输能力的研究——以淮河为例》中认为淮河运输主要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信技术落后、航道级别过高等问题,提出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速内河船舶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来推动淮河运输的发展[31]。王善春等《安徽省淮河航道网货运船舶船型调查研究》通过对淮河、沙颍河上过往船舶进行系统调查,对船舶营运组织、船舶吨位、船长、船宽、吃水等主要参数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发展安徽省港口航运建设事业的针对性意见。[32]马会《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提出包括河南淮河流域建立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内河航道网等全方位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方案[33]。

四、当代淮河流域商业与城市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及供销合作商业体制的确立,淮河流域内的商业和一大批中小城市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进一步促进了流域商业、城市的发展。有关商业贸易方面,蒋文倩等在《建国初期(1949-1966)安徽茶叶贸易特点》中介绍了建国初期安徽茶叶贸易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贸易所有制结构和茶业政策、贸易量和贸易原则、贸易体制以及外销贸易伙伴等方面[34]。马永辉在《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中叙述了苏北农村集市贸易的演进过程,分析了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的背景及影响因素,认为农村集市贸易变迁对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35]。

有关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方面,王义民等在《论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中指出12世纪以后,由于黄河夺淮,淮河水系紊乱,导致城镇发育缓慢,中心城市难以形成;认为在建国后近60年里,淮河水系处于混沌期,区域中心城市处于演化的初级阶段,城镇体系形成仍需较长时间[36]。陈彦光等对该问题则持有不同观点,他们在《淮河流域未发育完整城镇体系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中认为淮河流域长期经受战争破坏,导致城镇体系不能平稳地发育成型,人类作孽是淮河流域难以形成完整城镇体系的根本原因[37]。牛君仪在《淮河流域城乡发展协调性测度及其空间差异分析》中总结了流域29个地级市城乡发展的协调度和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淮河流域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对应的正相关关系[38]。刘明华等在《淮河流域城镇群体空间组织特征及结构优化》中考察了流域内26个地级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了其经济规模与结构、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提出了优化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路径[39]。郇恒飞《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以流域3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生活和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其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认为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40]。

五、当代淮河治理与开发研究

建国后,各级政府对淮河的治理与开发非常关注,新中国大规模的治水事业,也是从治理淮河开始的。该方面的成果主要从建国初期的治淮工作、水资源利用及水污染情况、灌溉供水、旱涝灾害的治理、水土保持及新的治淮方略和开发思路等方面展开。有关淮河治理方面,中国工程院编《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41]和《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综合卷)》[42]涉及到淮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及人类活动等问题研究,探讨了淮河治理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宁远等在《淮河流域水利手册》中介绍了流域自然灾害、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认为淮河的治理成就虽然令人欣慰,但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治淮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43]。肖幼等《淮河治理与开发》分析了淮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现状,认为必须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从整体上推动流域经济发展[44]。王瑞芳《从点到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淮河治理》[45]和王金香《共和国初期对淮河的治理》[46]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淮历程及成效,分析了中央“蓄泄兼筹、分期治理”的治淮方针,提出应从控制洪水、治理河道、广开沟塘三个方面对淮河进行治理。高峻《论建国初期对淮河的全面治理》[47]和于文善等《新中国治淮的成就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48]研究了建国初期中央政府对水患严重的淮河流域开展的治理工作,认为治淮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经验,并分析了当前治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胡志道在《对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探讨》中认为应该从有效拦截上游洪水、降低洪泽湖水位、改善淮河自身泄洪条件三个方面治理淮河[49]。林一山《再觅淮河治本之策》论述了当前的治淮工程及防洪问题,并对根治淮河进行了前景展望[50][51]。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新中国治淮60年》[52],以及《河南省治理淮河60年调研报告》[53]和《安徽省60年治淮方略的演进历程及经验梳理》[54],对淮河流域60年来的治淮经验和成就进行了归纳梳理,提出新时期的治淮方针。

有关水污染防治方面,王文举《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55]和李云生《淮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报告》[56],分析了流域水污染及治理的现状,指出水污染治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建议从技术创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来防治水污染[57]。周志强《淮河流域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和于术桐《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回顾及当前关键问题》[58],概述了流域的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了污染的成因,认为控制水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仍是当前关键问题,提出未来水污染的防治对策。赵来军、高洪贵、秦莉云等则从制度层面对流域的水污染进行分析,赵来军《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以淮河流域为对象,探讨应用行政、税收和排污权交易等方式,协调各地区利益冲突的管理机制,提出用转移税调控方式解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比较合适[59]。高洪贵《淮河流域水污染管制的制度分析》认为流域在水污染的制度管制方面是低效率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当前水污染的管制制度,提高管制效率[60]。秦莉云等《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认为,建立水污染防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健全水环境污染控制机制,是实现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61]。

有关水资源利用方面,毛信康在《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论述了流域科学利用浅层地下水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前景,提出要利用管理好浅层地下水,以达到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运用,提高全流域降雨利用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62]。向茂森《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63]和费永法《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对策》[64]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流域主要存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突出等问题,提出了以水资源合理利用、防治水污染、促进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汪斌《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资源评价》[65]和王浩等《淮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66]对流域内水资源供、用、耗、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67]。此外,《中国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淮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制度体系研究》[68]《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及调控对策》[69]《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70]等文也涉及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有关洪涝灾害和水土保持方面,徐丰等在《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治理对策》中分析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71]。王友贞在《淮河流域涝渍灾害及其治理》中以淮河流域典型洼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项试验研究和涝灾治理实践,提出了流域涝灾治理的战略途径[72]。张学俭等的《淮河流域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研究》[73]和姚孝友等的《淮河流域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环境特征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评价》[74]等文,研究了淮河流域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划定了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功能区,提出了各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建议。

结语

近十余年来,学界有关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从中可以了解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状况,以及经济开发的路径和经验教训。上述成果内容涵盖流域内的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城市商业、流域治理与开发等诸多方面,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值得肯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研究时段方面,既往的研究成果明显偏重于改革开放之后,而改革开放前,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成果相对较少。二是研究领域方面,各个专题研究存在不平衡现象,有些专题研究较为系统,如淮河的治理与开发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而有些专题却较少问津,如商业贸易、财政金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明显偏少,且不够系统。三是研究方法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或从历史学方面探讨某一具体现象,或偏重于水利方面,或偏重于经济学方面来研究流域的发展问题,注重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而对于流域经济开发轨迹和变迁脉络的整体性呈现,需要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四是资料挖掘利用方面,由于档案、年鉴等资料相对零碎,已有的成果对该资料的挖掘利用还很不够。总之,学界需要不断努力,开辟新领域,采用新方法,挖掘新资料,共同推动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对于当前淮河流域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M].合肥:黄山书社,2001.

[2]吴春梅,张崇旺,朱正业,杨立红.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淮河志·淮河综述志[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淮河志·淮河规划志[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淮河志·淮河水利管理志[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淮河志·淮河治理与开发志[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宋豫秦.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8]王成.毛泽东与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61-67.

[9]贾滕.解放初期国家对农业生产的介入与推动——以淮河流域商水县为例(1949-1953)[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68-172.

[10]赵胜.1949年、1950年皖北农村的灾荒与副业生产[J].农业考古,2014(4):167-170.

[11]张桂远.安徽农业“三改”研究(1953-1957)——以淮河流域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2): 18-22.

[12]李孙强.中国农村改革源头探究——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到户[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8):5-9;

[13]陈进.农村大包干之乡的新变化和新发展[G]//段应碧.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91-98.

[14]刘玉年,等.淮河流域灌区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15]王守勤,等.淮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治淮2013(8):38-39.

[16]高军波,等.1990-2012年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时空演进及驱动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2016(3):179-185.

[17]尤飞,等.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6):8-11.

[18]龚光明.安徽淮河流域当代农业科技现状研究——以皖北为研究对象[J].巢湖学院学报.2013(5):17-22.

[19]万伦来,等.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基于安徽淮河流域的经验证据[J].生态经济,2008(3): 84-87.

[20]王成.20世纪50-70年代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发展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5-131.

[21]王成.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2]万伦来.淮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演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3]李鸿昌,等.对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0(1):36-43.

[24]孙瑛.对淮河流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治淮,2004(4):24-25.

[25]万伦来,等.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化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7):10-13.

[26]万伦来,等.淮河流域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11):150-152.

[27]林斐.淮河流域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战略[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3):40-43.

[28]任志安,等.大气环境、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结构优化——来自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4(6):3-16.

[29]王学鹏,等.淮河流域整体开发战略的考察[J].改革,2005(9):53-57.

[30]谢媛媛,等.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J].企业技术开发,2012(26):40-41.

[31]刘虎沉,等.提高内河运输能力的研究—— 以淮河为例[J].物流科技,2016(1):95-98.

[32]王善春.安徽省淮河航道网货运船舶船型调查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4(5):600-601.

[33]马会.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

[34]蒋文倩,等.建国初期(1949-1966)安徽茶叶贸易特点[J].农业考古,2012(5):193-197.

[35]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36]王义民等.论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54-258.

[37]陈彦光等.淮河流域未发育完整城镇体系的历史和地理原因[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59-264.

[38]牛君仪.淮河流域城乡发展协调性测度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29-533.

[39]刘明华等.淮河流域城镇群体空间组织特征及结构优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65-269.

[40]郇恒飞.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2):1429-1433.

[41]中国工程院.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2]中国工程院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组.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综合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43]宁远.淮河流域水利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4]肖幼,等.淮河治理与开发[J].水利发展研究,2001(1): 32-34.

[45]王瑞芳.从点到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淮河治理[J].中共党史研究,2016(9):44-54.

[46]王金香.共和国初期对淮河的治理[J].古今农业,2000(4):31-38.

[47]高峻.论建国初期对淮河的全面治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5):78-88;

[48]于文善,等.新中国治淮的成就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9.

[49]胡志道.对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探讨[J].治淮,2011(9):12-14.

[50]林一山.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上)[J].瞭望新闻周刊,2004(23):29-31;

[51]林一山.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下)[J].瞭望新闻周刊,2004(24):19-21.

[52]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新中国治淮60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53]河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调研组.河南省治理淮河60年调研报告[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9):1-5.

[54]檀江林等.安徽省60年治淮方略的演进历程及经验梳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54-3355.

[55]王文举,等.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6]李云生,等.淮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57]周志强,等.淮河流域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中国水利,2005(22):23-25.

[58]于术桐.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回顾及当前关键问题[J].治淮,2010(4):22-24.

[59]赵来军,等.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0]高洪贵.淮河流域水污染管制的制度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45-50.

[61]秦莉云,等.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J].海河水利,2000(5):14-16.

[62]毛信康.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3]向茂森.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J].治淮,2006(2):14-15.

[64]费永法,等.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1):23-25.

[65]汪斌.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资源评价[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66]王浩,等.淮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1):29-31.

[67]宋国君,等.中国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8]徐邦斌,等.淮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制度体系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69]夏军,等.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及调控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0]徐邦斌.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5(22):26-27.

[71]徐丰,等.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治理对策[J].许昌学院学报,2004(5):105-109.

[72]王友贞.淮河流域涝渍灾害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73]张学俭,等.淮河流域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4]姚孝友,等.淮河流域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环境特征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评价[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aihe River Basin in Recent Ten Years

CAO Bing-bing, ZHU Zheng-y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Anhui)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s in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hist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s worth reviewing and exploring.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re relatively rich, and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made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mmerce and the city, and the governance of Huaihe.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contemporary;the Huaihe River Basin;economic development;a review of studies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4.01

K26

A

1004-4310(2017)04-0001-06

2017-01-20

曹冰冰(1994- ),女,安徽界首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区域社会经济史;朱正业(1970- ),男,安徽肥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区域社会经济史。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压油沟小流域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