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张报纸负责
——在检察日报社实习小结
2017-04-15李立峰
■李立峰
对每一张报纸负责
——在检察日报社实习小结
■李立峰
今年 4 月 16 日至 22 日, 根据检察日报社统一安排, 我第一次走进报社大院, 与总部高手零距离学习。 从文来文往到人来人往, 七天的 “深造” 令我脑洞大开、 受益匪浅,不仅是视野的开阔,工作情谊的加深,更是专业思维的训练,站在编辑和报纸立场的自觉。
练就一双新闻眼
跟班学习的第一课,是从列席每周一上午十点的总编室例会开始的。总编室一二四版编辑分别介绍了上周工作情况,并就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示交流。
总编室例会上, 编辑们开门见山, 脱口而出就是一个个 “金句”。 比如:“要从会议上获取新闻, 而不是写会议新闻。” “报道领导调研新闻, 要防止产生迎来送往的解读。” “邀请专家参与案例研讨, 容易给人检察官无能的口实。” “动态新闻追求高大上的拟题, 容易步入不真实的误区。” “人物稿的语言过于生硬, 要更有文采一些。”“新闻标题的制作, 社会性要更强一点。” ……
此外, 每晚七点, 看 《新闻联播》 是值班编辑、 主任、 编委雷打不动的节目。“中央深改组通过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这个要上头条。”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 是个大事件, 要发微新闻。” 许多当日选题, 就在看似轻松的看电视过程中被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 是查阅新华社稿库, 在三审前, 要反复查新华社当日稿库, 其中法治类稿件要重点关注。” “习总书记的重要新闻, 人大、 政法委、 中宣部等中央领导与法治有关的新闻, 头版都需要关注。” 值班主任向我介绍选稿规律。
我发现, 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 编辑们早已练就了一双 “新闻眼”, 从社会新闻中抓取检察新闻驾轻就熟、信手拈来。
编辑的无奈与辛酸
总编室例会上,确定本周选题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编辑逐个报告了本周关注的新闻, 找到其与检察工作可能结合的点。 比如 “环保部正在部署一个行动” “37 人诈骗团伙假冒工人讨薪 120 万元” “南昌收取六一儿童节经费” “台湾立法禁食猫狗肉”,等等。
作为中央级媒体,编辑的视野广阔,并不局限于检察系统内,与法治、检察相关的新闻事件,都要关注,并考虑介入报道的可能性,然后提出选题,跟进报道。
每天下午四点,是例行的白班选题会,初步确定当天上版稿件。当天如无突发新闻,接下来便是夜班的三审三校。
尽管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依然能感觉到,编辑时常纠结无稿可选,或者时常面对需换稿时无稿可换的烦恼。我发现,尽管每天投稿很多,但能进入三审库的稿件不多。以往总觉得自己报道的事件足够重大,但放到全国范围、检察工作全局来看,就能体会到编辑选稿时的难处。
因为投稿省份集中,一些稿件会积攒久一些。但尽管如此,一些好稿当天收到,次日便见了报, 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由此可见, 要想上头版, 把稿子写好是 “不二之选”。
在具体选题和版面设计中,也有规律可循。比如要避免地域、作者、题材的雷同,以增强可读性,兼顾平衡性。同时,遇到中央重大新闻,要与公安、法院沟通,做好平衡报道。
作为驻站记者,我还看到了编辑无奈的一面。比如深夜与记者站核稿。有的记者说,不好就不用了。这一下子把编辑急坏了:换稿岂是说换就换,毕竟已经通过了选题会。还好,重大新闻网上总有一些报道,通过其他素材佐证,最终还是发了出来。但编辑其中的无奈和辛酸,如果不在现场亲眼目睹,又有谁知道?
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拟题
俗话说, 题好文一半。 对于标题, 报社规定不超过 13个字。 对于类似题材, 还要避免与之前发过的重复。拟题追求的是精炼、新颖、生动。
在夜班, 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功夫下在拟标题上。 “再想想, 这个标题不是头版头条的水平。” 这句话成为王治国编委的口头禅。 接下来, 便是张灿灿编辑、 王地副主任、 王治国编委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时间,一个个拟题, 一次次否定, 直到 “化腐朽为神奇”的标题脱颖而出,大家才如释重负。每篇如此,每天如此。等到签字定版,时钟往往已经过了十二点半,甚至更晚。
归纳起来,拟题也有规律可循。比如从正文中抓一句鲜活的话做标题,归纳文章的主题做标题,等等。同时,肩题、正题、副题,都有讲究,互为补充。
夜班最后一道程序是唱题,标题、姓名、职务是其中最重要的。作为文字工作者,文字错误往往防不胜防,特别是夜班,精力更是跟不上。熬了一周夜班,原本花容月貌的编辑们,个个都面容憔悴,令人心疼。但我分明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对每一张报纸负责的精神, “一想到 60 多万读者翘首以盼, 还有什么苦什么累不能承受呢?”
编辑们讲,每个编辑的成长史,都有一把辛酸泪。没有人不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要防止发生错误,个人要增强使命感、责任心,养成好的工作习惯,时刻绷紧防错这根弦,同时要建立好的机制,保证不出错、少出错。偶尔出错之后,要善于堵漏建制。
实习期间,承蒙记者群工部韩红主任引荐,得到了各部门的热情接待。报社领导平易近人、嘘寒问暖,编辑们知无不言、低调和气,都生怕冷落了我这个基层同志的心, 使我充分感觉了报社大家庭的温暖。 作为报社的一分子, 回 “娘家” 有多幸福,只要亲身体会了才知道。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驻重庆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