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沸腾”如何“从心中的热出发
——新京报评论公号的运营思路之我见

2017-04-15王言虎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京报公号文风

■王言虎

“沸腾”如何“从心中的热出发
——新京报评论公号的运营思路之我见

■王言虎

从 2014 年 10 月 22 日开张, 新京报评论公号 “沸腾” 已经走过了近三年的时间。三年时间, “沸腾” 丝毫不敢懈怠, 用一篇篇高质量的文章, 收获了大批 “死忠粉”。它的背后, 是新京报评论部每一位同仁的努力。 作为 “沸腾” 编辑, 我想谈谈 “沸腾”公号产生的背景、文章的特点、运营的思路,以及运营至今所遇到的困惑。

缘起: 抢占新评论市场, 打响 “新京报评论” 品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头十年,是都市报的黄金时代,各大报纸的言论版面接连开张,公民写作遍地开花,报纸评论一派生机勃勃。评论版面的繁荣,培养了一批职业评论编辑,也培养了大批评论爱好者。新京报评论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纸媒蓬勃发展的时代。 “立于北京而怀远” 是新京报评论的视野, “彰显法治和人文” 是我们的价值观, “积极、 稳健、 有见地” 是我们的方法论。 凭借这三点, 新京报评论做成了国内最高水平的评论。

但近几年,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式微,传统媒体评论的影响力也跟着下滑。相反,随着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评论也快速发展起来。传统报纸评论讲究严肃、板正,但在新媒体时代,读者更想读到好玩的、有趣的、灵动活泼的评论,传统评论就很难跟上新媒体时代的读者口味。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 “快”。 新闻传播唯快不破。 流量直接关联影响力,各家新闻机构都在抢速度,拼独家。如果按照传统媒体评论的操作思路,都市报要想推出评论只能等到第二天。这样做,在与其他媒体机构的竞争中,早就没有了优势。

中国时下的评论阵营中,除了传统报纸,还有门户网站。据我所知,几大门户也都有自己的评论团队,由于门户网站有较强的机动性、灵活性,一有热点可以马上跟进。作为竞品,这也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在抢占新媒体评论市场、打响自身品牌的诉求下, “沸腾” 挟声浪而来。

其实, 在 “沸腾” 之前, 新京报评论已经在新媒体上做出了探索。 随着微博的兴起, 我们先后开设 “微博大义” “微言大义” 栏目; 而公众号时代的来临, 我们又于2014 年 2 月 19 日, 开设 “新京报评论” 公号, 秉持 “积极、 稳健、 有见地” 的言论立场,将头一天报纸评论版面发过的文章,以新媒体技术手段重新编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 经过三年努力, “新京报评论” 公号已经积累了 13 万粉丝, 成为国内评论公号阵营的第一品牌。

风格:说学逗唱,深度有料

新媒体时代,评价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指标是流量,对公号来说,就是点击量。继续沿用传统评论一板一眼的写作模式注定行之不远,但效仿一些笑骂自如、 输出偏激情绪的自媒体, 也不符合新京报评论 “积极、 稳健、 有见地” 的方法论。 如何在深度与新媒体文风之间找到平衡, 就成了 “沸腾” 探索的方向, 用我们老总的话来说, 就是要 “好看”。

“沸腾” 从 2014 年开号以来, 走到今天, 中间经历了几次人员调配, 而每个主笔都有各自的写作风格, 所以, “沸腾” 的文章也是不拘一格的。 但变化之中有不变。“沸腾” 文章总体来说不外乎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 观点独家, 力求深刻; 第二, 文风活泼流畅, 给人以阅读快感。 比如 “沸腾” 第一篇 10 万+文章 《怎样安全地参加一个饭局》, 就突破了时评文章的范式, 在评论某名人饭局一事上, 结合生活实践, 采用隐晦的方式,提出安全饭局的六个步骤,文风俏皮,实现了传播上的成功。新媒体的受众有学者、高级知识分子,但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中等偏上的普通人。他们需要观点,也需要轻松的文风,如果一篇文章既有观点,文风也比较契合大众趣味,这就有可能实现大量转发、分享。

再比如, 《明天, 谁继续为我们接盘》 一文, 当时正值 2015 年 6 月份股灾, “为国接盘” 调侃生不绝如缕。 《接盘》 一文以轻松活泼的文风, 对 “接盘侠” 这个群体做了一番评述,文风极为流畅,有调侃,有同情,有不忿,文章发出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材料充实,增量丰富,也是一篇文章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受众在看一篇文章,对干货的需求很大。 所以, 如果 “沸腾” 的文章在观点与文采兼具的情况下,还能提供丰富的信息附加值,也能成为爆款。

运营: 唯快不破+专题操作+全平台分发

说起运营思路, 除了生产好文章之外, “沸腾” 也完全适应新媒体的风格, 一个显著表现就是 “唯快不破”。

在 “沸腾” 多篇有影响力的文章中, 都有快速操作的影子。 我们是国内对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评论团队。 团队 24小时监控新闻, 一旦有热点事件发生, 我们会第一时间组织稿件。这往往也是一个多人联动协作的过程,定角度、写稿、编稿,团队分工明确,确保第一时间生产高质量的稿件。我们的编辑、评论员每天早晨七点到位,找题、报题,保持高度专注,以极高的专业主义精神要求自己,在这种态度之下,最终做出了理想的成绩。

除了对单一事件的关注, “沸腾” 往往还持续关注同一话题, 以一种专题化操作的思路, 对某个议题进行持续挖掘, 并且推动事件进展。 这是 “沸腾” 运营思路的第二个特征。 比较典型的有对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 等热点话题, 持续从不同角度切入, 撰写评论。 关于 《人民的名义》 的文章, “沸腾” 发表过 《人民的名义: 戳痛你的, 是现实》 《达康书记, 这几个地方您做错了》 《人民的名义剧终, 我始终放不下的是小皮球》等四篇文章,点击量几乎篇篇过万,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针对近期的热播剧 《欢乐颂 2》, 我们也从阶层上升等角度做了评论, 我们策划了《为什么 〈欢乐颂 2〉 中的人物连基本商业知识都不懂, 却在上海活得风生水起?》《〈欢乐颂 2〉 剧终: 从未见过如此嫌贫爱富的电视剧》, 社会化角度切入, 这一组文章在舆论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专题化操作, 形成一个评论文章矩阵, 对 “沸腾” 建立在某一时段内的舆论话语权大有裨益。

第三个特征, 是内容全平台分发。背靠新京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沸腾” 已经实现了内容的全平台分发。 “沸腾” 文章不仅在公号上发表, 同时在头条号、 企鹅号、UC大鱼号、网易号等新媒体平台发表,实现了全网覆盖。由之前的过于依赖微信公号这个单一平台, 到现在全平台分发, 可以说 “沸腾” 已经实现了全网覆盖。 由于每个平台的算法、 风格与侧重点的不同, 这就保证了如果 “沸腾” 在公号上的点击率不理想, 在其他新媒体平台可能就有非常好的效果, 从而保证了 “沸腾” 的影响力。内容覆盖各大新媒体平台, 是一种趋势, 而 “沸腾” 把握住了这一趋势。 在企鹅媒体平台上, “沸腾” 所有文章的总阅读数已经达到了 3880 万, 在头条号上也高达 2826万。

结语: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之语

总体上, “沸腾” 这三年来, 主笔几经波动, 写作思路有过转变, 也在不断适应新的表达空间,可以说是在曲折中前进。总结起来,经验无他:内容上,力求深度、独家;语言上,拒绝端着摆架子,追求轻松活泼的文风,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我们拒绝不痛不痒的没有营养的文字,力求抓住时代痛点,哪怕是说一句话,也要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之语,为观点市场贡献最有力量的文字。烂文章太多,好观点太少。 我们愿意做观点市场激浊扬清的引领者, 愿意将 “沸腾”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的试验场,以更专业的精神将它做好。我们相信专业主义的力量,用激情与冷静将这份职业、这份文字工作做到无愧于心。

(作者系新京报 “沸腾” 公众号编辑)

观点速递

传统报纸 “两微一端” 过度的商业化, 不仅会引起受众的厌恶情绪, 还会使其丧失独立性,服从和服务于利益集团,不符合其社会守望者的职能要求,违背新闻专业主义。 传统报纸 “两微一端” 应防止过度商业化, 继续落实新闻专业主义, 服务于公众利益,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程丽, 《新闻世界》 2017 年第 4 期。

猜你喜欢

京报公号文风
阅读数、点赞量齐跌,公号们如何自救?
——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7月~8月)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读书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