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

2017-04-14

当代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律保护性

郑 纯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100)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

郑 纯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100)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方法 选择心血管疾病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在X线机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后置管放入临时起搏点击在右室心尖部,设置起搏频率为60次/min,起搏电压为3~5 V,脉宽0.5 ms,并以VVI方式起搏。总结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结果 74例患者分别接受了术中、术后起搏器起搏,患者感知功能均正常,未发现心律减慢等心血管意外事件。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针对以及明确为心脏传导异常的患者,可在治疗的同时,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器进行辅助,及时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手术风险,术后给予严密的观察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心脏起搏器;心脏介入治疗;保护性应用;护理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可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电脉冲,并通过导线电极传导,刺激电极多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临床上常常将临时心脏起搏器用于紧急处理严重缓慢心律失常,起到抢救患者的作用,随着心脏介入治疗逐渐受到关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也受到关注。本次研究就本院收治的7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来自本院心血管内科。74例患者中男36例、女38例,年龄40~85岁,平均(62.5±12.3)岁。74例患者中22例为冠心病、14例为高血压、11例为心绞痛、17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0例同时存在多种合并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确诊,排除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意识障碍及不签署同意书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和临床症状,由医师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均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入室后,行常规消毒铺巾。首先,从患者心脏右侧股静脉处进行穿刺并置入6鞘管,同时,借助X光透视对临时起搏器电极导管进行安装。依次经过右侧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并三尖瓣最后置入心尖部,采用VVI起搏模式,设置起搏频率为60次/min,起搏电压为3~5 V,脉宽0.5 ms,起搏阀值电流为3~5 mA,感知电压为2 mV[2]。其次,连接起搏器前,要认真仔细的检查电池电量,缝合皮肤情况等。另外,要注意手术均由心内科医师实施,并在绝不麻醉下进行。同时,如果患者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还应在患者置入起搏器后行支架植入,待心绞痛症状好转或稳定后再拔除起搏电极[3]。其他类型的患者可保留导管,并用缝线固定在右下肢股静脉周围的皮肤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感知功能改善情况和心律减慢等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感知功能正常:起搏感知器能够够感知或间断感知到患者心脏自主初级波,在自主除极波内或其后的不同时间出现起搏脉冲信号,未发现自主心律减慢等情况。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首先,患者在入院后应进行详细的疾病评估,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有无缺氧、脱水的情况。术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清楚患者的病情,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担忧、恐惧和紧张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影响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疾病治疗方案,向患者家属解释术中、术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并发症,并取得家属的同意,在签订同意书后进行手术[4]。首先,在患者入院当日起,要组织各班护士、医师成为护理小组,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入院介绍、环节介绍,记录患者的个性情况,并从患者临床资料中分析患者并评估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病情。通过实施合理的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和治疗过程出现的情况耐心解答,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和抑郁情绪。

2.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术中配合好医师进行手术,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真实记录患者的状况和手术情。观察起搏电极导管与临时起搏器正确的连接是否准确,患者心律与起搏频率是否存在抑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护理人员应保持轻柔的动作,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要时可以专门的约束带固定,检查各仪器的导线、电源及运行情况[5]。

2.3 术后护理 术后要持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直至拔除临时心脏起搏器。多数患者在行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一部分患者还会因此抱有抑郁情绪和焦躁情绪。此时,通过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志和心理变化,保持耐心细心,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和治疗过程出现的情况耐心解答,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感受,并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患者的真实情况,语气要委婉、温柔,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并了解患者的困难和心态。切口护理:加强病房巡检,随时检查穿刺口有无渗血和血肿情况,术后应给予常规伤口清洁,并每日更换穿刺口的敷料,术后要给予常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以防止水电解质失衡造成患者心律失常。术后活动:针对可下床行简单活动的患者要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但要限制其患侧肢体活动,避免身体大翻转造成电极移位脱落。患侧应保持穿刺处的干燥状态,注意大小便时不要污染了伤口的敷料,如果发生漏电和感染的现象要及时告知医师和护理人员。同时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出现压疮。针对留置管要注意防止留置管内血栓的形成,可采用缓慢推注封管法在每次输液后从肝素帽处推入生理盐水。并发症护理:软管脱落、折断和感染是使用临时起搏器心脏介入治疗容易发生的并发症。首先,要保证起搏器固定牢固,避免导管脱落和移位,每天都要检查导管连接处是否牢固,深度是否合适,操作时要避免拉出和推入造成严重的后果。

3 结果

74例患者分别接受了术中、术后起搏器起搏,患者感知功能均正常,未发现心律减慢等心血管意外事件。

4 讨论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心脏介入手术之间受到广泛关注。而在心脏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临时心脏起搏器的作用相当显著,但在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期间要注重其保护性的应用。首先,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做好术前的物品准备、抢救准备,熟悉手术全过程,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其次,术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术后要加强监测穿刺口、电极脱落、移位和折断、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4例患者分别接受了术中、术后起搏器起搏,患者感知功能均正常,未发现心律减慢等心血管意外事件。这也显然说明,对于已经确定为心脏传导异常的患者,可在行心脏介入治疗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及时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手术风险。同时,要注重术前、术后严密的观察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减少不良事件。

[1]康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J].当代医学,2010,16(24):108-109.

[2]努尔比亚·艾比布拉,米那瓦尔·托合提.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及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2014, 23(8):310.

[3]王肖群.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及护理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4):84-85.

[4]卢军杰.新体表标志法腋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24(11):1888-1889.

[5]胡伟珍,苏蓝,陈秀青,等.经希氏束起搏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11(9):53-54,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50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心律保护性
心电图检查在鉴别心脏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启动与感知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依从性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案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