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文本解读要『细品』才更有『味』

2017-04-14邱中明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沙拉语篇文本

邱中明

“读”是英语教学的“主打曲”,文本解读则是阅读中的“重头戏”,也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丰富认知思维的重要载体。解读文本,需要在蛛丝马迹的语料信息中探寻“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一、借题发挥,发现亮点

标题是文本素材的眼睛,是读者获取文本表达主题大意的高度浓缩与概括,也是统领语篇表达素材内容的主心骨,有着多样亮点和许多值得挖掘的宝藏。解读文本标题为解读语篇内容提供了最为直接、最为简洁的主题信息。

例如,在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单元的标题为学生创设思考题目:“What is fruit salad?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鼓励学生从水果沙拉的构成与制作中发现更多内容。有的学生通过对沙拉的理解,认为制作水果沙拉的过程就是享受劳动快乐的过程。有的学生则以水果为表达要点,现场制作了一道精美的水果沙拉,展示了自己的创意。

从语篇中找出可表达的要点信息,引导学生在紧扣中心的基础上仔细揣摩、深入交流,能使他们获取更多语言表达的信息。教师要关注标题中的亮点,为学生创造更多自选深思的机会,引导他们从核心词汇和语篇主旨中摘录筛选有效信息,从而获得更多深层次的感悟与体验。

二、对话作者,生成“共鸣”

原汁原味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内涵,需要读者在遵从原文和作者的基础上多与作者进行对话,多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2 Good habits”的“Story Time”教学中,围绕“The characters of good habits”表达主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作者Wang Bing和Liu Tao进行对话,鼓励他们就“How to become a good boy”进行探讨,引导学生从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勤做家务等方面深入探讨,掌握相关词汇短语和运用方法,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形成一定的共鸣。

教师要关注作者的表达,建议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主动从文本中查找相关信息,帮助他们在紧扣重点中有的放矢的探知。此外,教师还应挖掘作者表达的精华,多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理解感知、主动梳理相应的要点,帮助学生在比照中学有所获。

三、对比鉴赏,学以致用

解读的过程是学生自我主观投射的过程,是学生在对比鉴赏中的一种顿悟和升华。对比鉴赏让学生有了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8 Our dreams”的教学中,结 合 MissLi和 Mike、Wang Bing、Su Hai、Yang Ling 等的对话,建议学生围绕“What is your dream ”进行思考,鼓励他们通过表达自己的理想来主动和文中的学生进行对比,引导他们能够灵活运用“want to be/in the future/make people happy”等相关词汇,让学生能在聚焦语言知识点的过程中学以致用,满足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围绕课程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统筹语篇的过程中挖掘主线,掌握课程教学的内涵。注重围绕从差异中筛选不同表达的信息素材,帮助学生在主动识记运用的过程中深入构思和灵活运用,利于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提升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综合性,满足全面认知发展的需要。

英语文本解读需要学生在静心深思与入心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精彩。从题目入手,注重从作者认知和语言鉴赏中体味跨文化内涵,在环环相扣和层层推进的细品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切入点,利于学生在整体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发现亮点,生成精彩。

猜你喜欢

沙拉语篇文本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可口的沙拉
夏日罐子沙拉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