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

2017-04-14张敏彭婧张强

当代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术区脊膜蛛网膜

张敏,彭婧,张强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三科,江西 南昌 330000)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

张敏,彭婧,张强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三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且伴有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24例)均给予体位调节以及伤口加压包扎治疗,B组(24例)则给予经皮蛛网膜下置管脑脊液引流治疗,C组(24例)则给予术区持续引流直至其切口愈合时拔管缝合管口治疗,统计3组患者脑脊液漏消失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差异,同时统计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C组患者脑脊液渗漏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术区引流直至其切口愈合能有效避免患者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而针对已经出现脑脊液渗漏的患者应该给予经皮蛛网膜下置管脑脊液引流,促使患者脑脊液渗漏快速结束。

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术区持续引流;精辟蛛网膜下置管引流;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

脊柱骨折且伴有硬脊膜损伤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疾病类型,患者多由于突然爆发的强大外力导致自身胸腰椎骨骼结构严重受损,碎裂的骨块突入患者胸腰椎椎管后导致患者出现脊液泄露症状,若患者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对其产生生命威胁[1]。当前临床针对脑脊液泄露患者均提倡使用积极手段给予迅速解决,避免渗出量过多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将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且伴有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0~60岁,平均(37.2±3.6)岁,本组患者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8例、重物撞击6例,且其手术位置位于颈椎8例、胸椎12例、腰骶椎4例;B组(24例)患者中男17例,女7例,年龄22~60岁,平均(37.5±3.6)岁,本组患者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8例、重物撞击7例,其手术位置位于颈椎7例、胸椎12例、腰骶椎5例;C组(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1~60岁,平均(37.4±3.6)岁,本组患者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9例、重物撞击5例,其手术位置位于颈椎7例、胸椎12例、腰骶椎5例。对比3组患者临床资料,其在性别、年龄、骨折原因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直接硬膜缝合或者筋膜脂肪片硬膜修补,术后留置引流管。而一旦患者出现切口或者引流袋脑脊液渗漏现象,则立即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持续7 d,而后给予抗生素口服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A组患者给予引流管拔除并将切口敷料更换,骨折部位位于颈椎的患者此时保持端坐位,伤口给予沙袋加压包扎,胸腰椎手术患者此时则给予头低脚高位或者俯卧位,患者实施伤口胸带或者附带加压包扎,使用盐袋加压包扎后,根据患者脑脊液实际渗漏情况更换敷料,1~3次/d,若患者仍然脑脊液渗漏症状持续存在且时间≥7 d,则应该给予患者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其他的治疗方法;

B组患者则于腰部实施经皮蛛网膜下腔引流,医生使用细管并将其置入患者蛛网膜下腔内5 mm位置,置管位置位于患者L2/3、L3/4、L4/5椎间,医生应该保证体外导管经三通道与其专用引流袋完全封闭连接,而后逐渐变换引流袋高度以控制患者脑脊液的流出速度以及引流量,确定患者脑脊液渗漏停止5 d后拔除置管;

C组患者则在手术结束后抑制保留术区引流管并实施正压引流,确定患者切口愈合后7~10 d探查患者皮肤切口是否粘结紧凑、无法轻易分离,最后拔除引流管,给予患者引流管口针线严密深层缝合。引流管留置期间患者持平卧位,医生应该关注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情况,有必要者给予输液以补充其体内水分。患者引流管口缝线后10 d可以换药拆线。

1.3 观察指标 统计3组患者切口脑脊液渗漏停止时间[3]:患者手术切口表面出现脑脊液渗漏直至其停止渗漏的时间;统计3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后续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脑脊液渗漏消失时间(19.2±3.6)d、切口愈合时间(25.5±4.8)d;B组患者脑脊液渗漏时间(3.2±1.1)d、切口愈合时间(16.2±2.5)d;C组患者无脑脊液渗漏现象发生,切口愈合时间(13.1±1.1)d。C组患者脑脊液渗漏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A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29.2%,包括水电解质紊乱3例、切口感染3例、假性硬膜囊肿1例;B组与C组患者则未见并发症发生。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脊柱生理结构的重要性以及特异性,脊柱骨折患者经常会出现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症状,而硬脊膜破裂患者则很容易造成患者脊柱骨折后脑脊液渗漏现象,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假性硬脊膜囊肿、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

脊柱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破损硬膜的缝合以及修补是预防患者术后脑脊液渗漏的关键操作,然而由于脊柱生理结构特性,即使再仔细的缝合也难免会出现术后脑脊液渗漏现象发生[5]。以往临床针对脑脊液渗漏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在患者手术结束3 d后拔除引流管并调节患者体位,给予其相应的伤口加压包扎,结合患者伤口的敷料更换,促使患者伤口快速愈合以阻止脑脊液渗漏[6]。该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然而其体位的特殊性常导致患者难以坚持。经皮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能有效延长患者术后引流时间,还能够间断夹闭引流管以控制患者术后脑脊液渗漏持续时间及渗出量,对脑脊液渗漏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7]。然而该种方法适应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给予患者术区持续引流直至其切口愈合时拔除置管并缝合管口是一种新型的预防、治疗脑脊液渗漏的方法,其能够凭借对引流管口的严密、深层缝合,同时配合患者置管时间的延长,有效避免切口脑脊液渗漏现象。

本次研究中C组患者脑脊液渗漏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及B组(P<0.05),且其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证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术区引流直至其切口愈合能有效避免患者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而针对已经出现脑脊液渗漏的患者应该给予经皮蛛网膜下置管脑脊液引流,促使患者脑脊液渗漏快速结束。

[1]贾永建,宋洁富,荆志振.采用医用胶联合肌瓣治疗脊柱手术中硬膜损伤伴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2):3417-3419.

[2]黄代富,祝乾清.腰椎术中硬脊膜损伤致脑脊液漏的治疗及术后观察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1(1):120.

[3]刘永光,旷甫国,徐顿,等.腰椎后路手术出现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11):1957-1959.

[4]贺爱军.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J].当代医学,2015,21(5):36-37.

[5]胡安文,李锋,蒲丹,等.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1):26-30.

[6]陈勇.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7):23-24.

[7]崔凯,孟馥.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4(20):89-90.

[8]陈继良,王旭,胡杨华,等.腰椎后路手术硬脊膜损伤和脑脊液漏的防治[J].吉林医学,2012,33(8):1588-15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40

猜你喜欢

术区脊膜蛛网膜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横向骨搬移技术对缺血肢体术区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人枕下区肌硬膜桥及其连接形式的扫描电镜观察❋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
一种可切换式多功能口腔治疗用吸引管的研制与应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区硬膜外血肿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