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产业联动发展潜力分析
2017-04-14徐海英
徐海英, 王 前
(1.淮阴师范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2.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卓圩乡政府, 江苏 宿迁 223800)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产业联动发展潜力分析
徐海英1, 王 前2
(1.淮阴师范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2.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卓圩乡政府, 江苏 宿迁 223800)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经济洼地,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规划旨在提升淮河流域整体竞争力.综合分析发现淮河流域在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区域文化和政府合作意愿4个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产业联动发展的条件;采用相似系数指标对区域范围内13个核心城市进行产业同构与互补分析,以及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专门化分析,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核心城市存在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但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具备一定产业联动发展的潜力.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 产业联动; 潜力
0 引言
淮河流域覆盖中国中东部的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5个省份40个地级市, 181个县(市),耕地面积广阔, 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地, 人口密度为全国之最.但是,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为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同时流域性生态灾害风险高、危害大,整个流域发展面临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 而淮河流域又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陇海地区、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等国家重点城市化战略区的空白地带,是全国唯一没有国家战略布局的流域. 因此,2011年以来,学者提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思考,得到淮河沿线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和全力支持.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无疑对协调和完善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空间格局,推进苏皖豫边缘经济低谷区崛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之源,基于产业联动推进走廊经济合作发展,对提升流域范围内的整体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所谓产业联动,即具有相似特征的经济组织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体制框架、调节机制上结合成经济合作组织或经济集团,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产业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从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1].国外关于产业联动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我国产业联动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学者对产业联动的概念、主体、驱动力和效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逐渐形成了产业联动的理论体系[2].在研究空间尺度上看,我国关于产业联动研究涉及跨区域、区域内、省际间、省域内部、城市群间、城市间等多尺度,对流域内部的产业流动研究不多.由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发展战略”提出时间较短,目前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构想和对策[3,4],对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合作发展具有具体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献较少.毛广雄等以信阳、蚌埠和淮安等走廊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制约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突出问题[5];胡相峰等研究了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区域合作机制[6].从研究的空间尺度上目前研究多关注江苏苏北、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的3个核心城市,研究范围偏小.
通过人均GDP值以及距离淮河主干道距离的远近,本文界定出淮安、蚌埠、信阳、宿迁、盐城、淮南、淮北、宿州、漯河、周口、驻马店和南阳13个核心城市.从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政府合作4个方面定性分析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核心城市产业联动现状条件,并通过产业同构和互补性,以及专业化程度分析探索走廊13个核心城市产业联动的潜力,最后提出进一步推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产业联动发展政策.本研究旨在推动流域内破除要素资源关联互动的障碍,实现流域内产业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的共赢互利的可持续发展.
1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产业联动的条件分析
1.1 经济联系外强内弱
走廊范围内主要城市依托地缘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南北向产业间联系日趋紧密.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与外部其他经济区的宏观产业连接网络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部核心城市间产业联动发展.从走廊内部看,苏皖豫三省行政区划阻隔,加之淮河沿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均较弱,导致走廊内部横向经济联系弱,严重制约核心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发展.
1.2 交通南北便捷东西受阻
走廊范围内传统交通网络发达,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向铁路大动脉从走廊的东、中、西部通过,南北纵向交通便捷,客货运量均较大.从横向交通看,走廊范围内缺少高级的交通联接方式.尽管淮河是沟通南北的主要水上通道,但长期以来淮河功能定位于防洪和排涝,货物运输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但“十二五规划”期间,首轮淮河大规模整治完成,安徽蚌埠-淮安-盐城滨海主要入海水道已经打通,蚌埠-淮安淮河段通航能力也达到3级航道水平,对推进东西方向沟通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沿线城市也可以融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1.3 走廊文化包容开放
走廊各核心城市,在人文环境变迁、地理特征等因素方面存在的相似性,造就了淮河流域特有的文化,既具备水文化的特性,温婉细腻,善于思辨;又呈现出王道文化文治与宽厚;同时还兼具仙道文化与巫鬼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多元文化形态共同作用下的文化包容性与开放性,打破了由于风俗习惯以及思维理念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利于推动各核心城市间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为城市间的产业联动提供了稳定文化基础.而当代生态文明观已经得到走廊各城市广泛认同.
1.4 政府合作意愿强烈
近年来,随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周围沿江开发、沿海开发、沿陇海线开发、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等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置入缺少高层次战略支持的尴尬境地.自2011年学者提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来,得到了淮河干流沿线各级政府的积极响应.苏、皖、豫三省正在携手谋划“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发展战略,并积极推动将此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各地方政府协调沟通,淮河流域各城市对区域合作已基本达成共识,为淮河流域产业联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产业联动潜力分析
2.1 产业同构和互补性分析
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推荐的相似系数指标法,探索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核心城市产业结构特征[7].相似系数在0~1之间,若相似系数为0,说明城市间产业结构完全不同;系数为1,则表明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系数越大,说明城市之间产业机构越相似,竞争会越激烈;系数越小说明城市间存在一定结构性互补,是产生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历年相似系数的动态变化则可以反映出城市产业结构动态变动特征,系数变大,则产业结构趋同,系数变小则产业结构趋异.基础分析数据是2010~2014年13个核心城市三次产业产值,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分析结果显示(表1),2014年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核心城市相互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大于0.9,说明走廊13核心城市之间产业结构同构现象明显,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对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等展开激烈的争夺.从2010~2014年城市之间产业相似系数动态变化看,无一例外所有城市组之间相似系数加大,表明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城市间竞争大于合作.表1数据由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计算所得[7].
表1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不同城市间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为了从总体上衡量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核心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异同性,以2014年该区各城市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指标, 对13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图1).可以看出,各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均为“二、三、一”的结构,但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第一产业占比偏大(大于20%)的城市有驻马店、信阳、周口、阜阳和宿州,根据1990年塞尔奎因与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这些城市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之间过渡阶段;漯河、淮北、淮南、蚌埠、宿迁和南阳,这6个城市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同时第一产业比重降低至20%以下,产业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属典型的工业性地区;淮安和盐城第一产业比重降低至10%左右,第二产业比值增大到最大,第三产业职能相对较为突出,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因此,尽管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城市存在产业同构现象,但内部也存在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可以基于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图1数据源自中国统计信息网各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图1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核心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
2.2 专业化分析
走廊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相似,按照三次产业大分类开展研究过于宽泛,很难判定走廊核心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实际情况.为此,本文细分二、三产业类型,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7]对淮河流域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地域分工进行测度.细分产业包括采掘、制造、电力、电煤水、建筑、交仓邮、信计软、批零、住餐饮、房地产、租赁、科技、水利、居民服务、教育、卫生、文体娱、公共17个.细分产业的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信息网2015年统计年鉴.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排序结果(表2)表明,各城市细分产业结构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产业结构趋同.其中,蚌埠和淮南(小于0.9)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城市平均状态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表2、表3数据源自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7].
分析走廊13个核心城市不同产业灰色关联度排序结果(表3)发现,不同产业相似度也较大.采矿业的关联度最小(0.802),说明走廊区域范围内资源分布不均,其中淮南和宿州采矿业在走廊区域范围内较为突出.其次是住宿餐饮,灰色关联度0.872,说明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内差异性.其中蚌埠市最突出.再次是建筑行业(0.893),说明在建筑行业内存在一定的行业分工.电燃水关联度也小于0.9,走廊区域范围内水、电、燃气等公共服务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合作可能.在各核心城市的不同产业灰色关联度中,灰色关联度最大为信计软行业,灰色关联度为0.969,其次就是制造业、居民服务业、水利公设业,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95,城市间的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大于合作.
3 总结与政策建议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涉及苏皖豫三省经济落后区域,走廊13个核心城市政府对经济合作均有美好的愿景.为打破行政区划阻隔,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持.同时,走廊范围内文化包容、开放,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但是,13个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各城市均与外部经济发达地区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内部经济联系弱.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纵向交通便捷,横向交通受阻,已经成为制约走廊城市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采用相似系数指标分析核心城市三产产业同构与互补性,发现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核心城市产业结构同构现象明显,但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大致可以分为工业化早期到中期过渡-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三类城市,城市之间具备一定经济合作基础;通过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二、三产细分行业进行专门化分析,发现城市细分产业也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核心城市间产业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走廊城市间产业联动.但在自然资源、建筑、服务业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这些门类基于优势互补,开展经济合作有一定潜力.
为推进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各城市的合作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加大培育核心城市的力度,打造“一带三核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加速要素空间集聚.淮安、蚌埠和信阳分别是苏北、皖北和豫南区域中心性城市,同时这三核心城市又分处于工业化不同阶段.确立以3个省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走廊核心,以淮河为轴线,利于走廊内自东向西要素和产业的扩散和积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打造淮河黄金水道,打通东西向交通.东西向交通受阻是走廊范围内难于深度合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应加大淮河整治力度,在淮河入海通道已经打通的情况下,在淮河下游建设一级航道,并积极培育沿淮河港口城市的发展.彻底改变东西核心城市间联系薄弱、各城市相对孤立发展的不利局面,为沿河产业联动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同时加快连淮-扬-镇、徐-宿-淮-盐等新兴高铁建设,与现有铁路形成铁路运输网络,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城市间经济联系,促进区际间要素的流动性,形成协同崛起的合力,最终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3) 基于优势互补,科学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尽管各核心城市具有一定产业同构现象,例如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是很多核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但是在空间上存在产业链的联系或者发展特色的差异.为此,应该不断深化产业分工,合理确定走廊核心城市产业发展目标,打造并推动产业带协同发展.例如食品加工是淮安、盐城、蚌埠和信阳优势产业,以4个城市为核心基本构成特色农产品到食品加工产业带;依托淮安、盐城、淮南和蚌埠资源差异,形成盐煤碱化工-新材料产业带;依托盐城、淮安、蚌埠和信阳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现代制造业产业带等.最后,坚持绿色发展.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构建是基于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思考下的发展战略,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必须突出生态这个特色,以发展为核心,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导,通过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互动互促的有益探索,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生态生产力,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1] 林兰,叶森,曾刚.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6-9.
[2] 高伟,聂锐,张燚,等.区际产业联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软科学, 2011,31(5):83-91..
[3] 顾为东,张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6,18(1):19-23.
[4] 蔡安宁.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8-13.
[5] 毛广雄,陈海廷,胡相峰.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1-7.
[6] 胡相峰,余英杰,尚正永.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区域合作机制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14-19.
[7] 车冰清,朱传耿,杜艳,等.基于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30(28):46-51.
[责任编辑:蒋海龙]
Analysis on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Linkage for Key Cities in Haihe Eco-economic Corridor
XU Hai-ying1, WANG Qian2
(1.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2.The Government of Zhuowei Town, Suqian Jiangsu 223800, China)
The strategy for Huaihe Eco-economic corridor was planne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n undeveloped region in China.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linkage among 13 key cities in this region. First,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examine the general conditions for industrial linkage from 4 dimensions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culture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tent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Second, this article also applies similarity coefficient index to explore the industrial isomorphism and complementation among 13 cities. Third, the approach of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basing on Location Entropy is used to examine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There are some findings as follows: we argue that the Huaihe eco-economic corridor has some cooperative foundations and conditions for industry linkag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 to some extent there exists the problem about industrial isomorphism. However, this article also finds that there is some difference in industrial types and developmental level among key cities.
huaihe eco-economic corridor; industry linkage; potential
2016-11-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136)
徐海英(1971-),女,江苏宿迁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 E-mail: sqxhy@126.com
F127
A
1671-6876(2017)01-0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