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燕下都瓦当饕餮纹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联系
2017-04-14包雨冉
包雨冉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 兴安盟 029400)
简论燕下都瓦当饕餮纹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联系
包雨冉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 兴安盟 029400)
燕下都瓦当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其纹饰和形制反映了燕国都城建设的发达和文化的繁荣,其最具代表性的饕餮纹饰可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中找到历史渊源,对探讨燕文化和商周文化的传承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燕下都瓦当;商周;青铜器;纹饰;饕餮纹
饕餮纹在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开始出现,到晚期成为主要纹饰,风行一时,西周逐渐简化而更富有图案趣味,西周末年日趋式微,仅成为器足上端的装饰,到春秋战国时代已基本消失。而在随后出现的燕下都瓦当中,饕餮纹及含有饕餮纹遗意的纹饰占有较大比例,极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其纹饰图案和艺术风格接近商周青铜器饕餮纹,内容和含义较为抽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并非偶然,本文试图对燕下都瓦当饕餮纹和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进行比较分析,作为研究燕文化与商周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思想内涵等方面的信息。
一、燕下都瓦当承载的文化信息
(一)燕下都遗址
图一 燕下都遗址位置分布图(采自《燕下都》,图一,文物出版社)
燕国建立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地处周王朝的东北边疆,那里居住着强悍的戎、狄等北方少数民族。“夫燕亦勃、褐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掉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史记·货殖列传》)燕国最初的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县琉璃河董家林一带。春秋时期,周王朝力量衰弱,燕国北部的戎狄兴盛,南部的鲜虞、中山逐渐强大,危及燕国的政权,在山戎的威胁下,公元前706年,燕桓公迁都于易,但戎狄仍然不断侵扰燕国,幸得齐桓公相助,才得以保国,其后燕庄公迁都于蓟,至燕襄公时(公元前657一前618年)以蓟为上都,易为下都。到了春秋晚期,戎狄再次强大,不断南侵,使燕国不得不再次迁都易,之后,随着燕国励精图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步强大,开始摆脱戎狄各部的威胁,并逐步加强了易的营建,从公元前514年至前226年,易作为燕下都一直是燕国的政治中心。燕下都故城主要由宫殿区、作坊遗址和居住遗址等几部分组成。宫殿区位于城址的东北部。
燕下都瓦当主要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该遗址位于易县城东南5公里处,东西约8公里,南北约4公里,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整个遗址分东西两部分,为东城和西城,两座城的形制略呈刀把形。东城是都城的主体,东西约4.5公里,南北约4公里,西城是为防守需要而增建的附属城郭,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3.7公里。20世纪后期,考古学界对燕下都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瓦当按纹饰分类有10余个品种。近20年来亦有相当数量的采集瓦当散落民间,从燕下都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瓦当地层关系看,春秋早期就有瓦当使用,当面为素面。春秋中期产有纹饰瓦当。而饕餮纹贯穿了以后的整个战国时期,其数量在燕下都瓦当当中占有很大比重,极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图一)。
发掘出土瓦当的遗址主要有作坊遗址、居住遗址、建筑遗址及建筑材料坑。以下就饕餮纹进行分类描述。
(二)燕下都瓦当饕餮纹分类
饕餮纹半瓦当当面饰一个兽面,纹饰基本上左右对称。可分为三型。
A型双龙饕餮纹半瓦当。兽面双目的上方、两侧饰以双龙纹。此种类型的瓦当数量较多,在河北易县、辽宁安杖子古城遗址等均有出土。纹样基本布局大致相同,细微变化很多。大多数双龙角下垂,两首相背向外,作张口状,长颈弯曲,前足回曲,两爪向上扬起,形成兽面的额梁。双龙身各自回曲于左右两侧边缘,显露于兽面双目的左右两侧,尾卷曲于左右两下角,后足回曲向上,爪抓于左右两下角两侧边缘。兽面双目一般为椭圆形或菱形。鼻梁较宽,常常由竖线表示。大部分没有下沿,有的还没有边轮。
B型羽纹饕餮纹半瓦当。在兽面双目左右两侧、额头、口部饰以羽纹。可分三个亚型。
Ba型当面中部为斜双竖线。易县西沈村19号居住址出XSJ19T79②∶1,夹砂灰陶。此瓦当应是切割时偏差,当面中部的两条斜线原来应为瓦当下沿部分(图二,7),属战国早期。
Bb型羽纹饕餮纹半瓦当,纹饰为阳文。此式饕餮纹瓦当发现最多。易县东沈村6号居住址出土6T47 3Q∶1,夹砂灰陶,底径19、高7厘米(图二,8)属春秋中晚期。易县郎井村23号作坊遗址出土LJ13T30∶17,夹砂灰陶,底径18、高9厘米(图二,9),属战国早期。
28号建筑遗址出土L28T2.∶1-1,夹砂灰陶,底径16.8、高8.1厘米(图二,11),属战国晚期。
Bc型当面羽纹饕餮纹为阴文。羽纹较大,纹样规整。燕下都西贯城村9号居住址出土XG9T 16∶8,当面左侧残。底径残长15.9、残高8.8厘米(图二,12),属战国晚期。
C型山形饕餮纹半瓦当。兽面周围呈山峰形。可分三个亚型。
Ca型多峰山形饕餮纹半瓦当。燕下都郎井村10号和13号作坊遗址、老姆台西南28号建筑遗址、老爷庙台25号建筑遗址均有出土,纹饰基本相同。燕下都老爷庙台25号建筑遗址出土LY25T6③;2,夹砂灰陶,当面有下沿,兽面双目近菱形,鼻上部尖,兽面外侧为折线构成的山形纹,其外又饰三角形突起。底径17.2、高8.7厘米(图二,13),属战国中期。郎井村10号作坊遗址出土LJ10T25②∶2,泥质灰陶,边轮较宽,纹饰与前者基本相同。底径约17,高8.3厘米(图二,14),属战国晚期。
Cb型卷草山形饕餮纹纹半瓦当。兽面双目下部饰卷草纹,上部为山形纹。燕下都老爷庙台V号地下夯土建筑遗址出土LYVT15③∶1, 当 面残,泥质灰陶,底径约19、高约9.9厘米(图二,15),属战国中期。燕下都郎井村10号作坊遗址出土LJ1oT131.∶F8∶8,泥质灰陶。底径18,高8.5厘米(图二,16),属战国晚期。
图二 河北易县出土兽面纹半瓦当(采自《中国古代瓦当研究》申云燕著)
Cc型三角山形饕餮纹半瓦当。兽面双目上方为一三角形,口部为羽纹。燕下都老爷庙台V号地下夯土建筑遗址出土LYVT2.∶4-2,底径17.4、高9厘米(图二,17),属战国中期。燕下都老姆台西南28号建筑遗址出土L28T2②∶7,泥质灰陶,底径14.6、高7.6厘米(图二,18),属战国晚期。
二、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历史渊源和演变序列
(一)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历史渊源
关于商周青铜器的饕餮纹饰,自北宋《宣和博古图》沿袭《吕氏春秋》中“周鼎著饕餮”之说,称之为“饕餮纹”后,一直沿用至今。关于饕餮这一概念,古代文献如《左传·文公十八年》《吕氏春秋·恃君览》《神异经·西南荒经》《淮南子·兵略篇》等都有记载。所学者称,古代中国(华夏)人以饕餮称异族或为异族之动物祖先,后来战胜异族并图于器物以表胜利。这样便把族群和图像二者联系成一体。
(二)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演变序列
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出土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冶铸技术之高、制作工艺之精前所未有,但凡礼器、兵器、食器、乐器等,几乎无不铸有繁缛的纹饰。这一时期饕餮纹以器物“棱鼻”为中心,两个侧面的兽形对接,构成一个尖角翻卷、双目瞪圆、呲牙咧嘴的正面狰狞形象,成为当时流行的一种主题纹饰。
饕餮纹是二里冈文化期至西周早期盛行的主要纹饰,这一阶段常饰于器物的主要部位即腹、颈下,作为器物的主题花纹,在其衰落后,一般出现于器物的耳、足部。其图像或仅有首部、或在首部外还接有躯干与尾部。其各部分基本特征如下(图三)。
图三 饕餮纹构成示意图(采自《古代中国青铜器》朱凤瀚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A.首部:有目,目上有眉(或无),眉上有多种形状的弯角;有鼻(或以扉棱为之),裂口,或有耳。
B.躯干部:长条形,双身,以鼻部长线为中轴呈对称状。学者或以为此是以平面方式,表现立体形态的一种手法。
C.尾部:长尾,或仅单尾,或分尾,下卷或上卷。
D.腿、足部∶接在躯干下,足呈利爪形。
饕餮纹盛于二里冈上层时期至西周早期。按其形式大致可分为有首亦有身的不简省类、有首无身的简省类及有首、腿而无躯干之半简省类三类。
1.有首、身之不简省类。按尾部形制可分为二型:
A型分尾型,尾部分歧,按常见形式又可分为以下五型:
Aa尾部分歧状近如鱼尾,此亚型中又有粗、细阳线条之分,流行于二里冈上层时期(图四,1、2),在殷代早期仍可见(图四,3)。二里冈上层期有一种省略臀餐纹,无首或无目,其躯干与尾部形同于此亚型(图四,4、5)。
Ab型尾部分歧所成的两部分中,上部向上卷起,下部形状同Aa型之尾形,亦有粗细线条之分(图四,6、7),流行于二里冈上层时期。
Ac型尾部分歧所成两部分作上下并列,上部近鱼尾之上半,一下部向上卷起(图四,8),较少见,见于二里冈上层时期偏晚。同期简省形饕餮纹中亦有无首而躯干、尾部同此型者。
Ad型尾部分歧造成三部分,上下两条状如鱼尾之上半,中间一条上卷(图四,10),见于二里冈上层时期偏晚。
B型不分尾型;单尾上卷或下卷。按躯干形状其较常见的形式可分作以下五亚型:
图四 饕餮纹(一)(采自《古代中国青铜器》朱凤瀚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Ba型躯干较宽,内部填以勾云纹或横条纹。可分四式:
Ⅰ式尾部上卷,首部与躯干部周围往往填满较粗犷的云雷纹与立刀状纹,没有明显与躯干相接的腿爪,始见于二里冈上层时期偏晚(图五,1),殷代早期仍流行(图五,2)。
三、燕文化对商
周文化的传承
我们通过对燕下都瓦当和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分期研究发现,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末年,饕餮纹贯穿了燕下都瓦当使用的全过程,其瓦当纹饰中80%以上是饕餮纹以及由其演变而成的纹饰,或是含有饕餮纹遗意的纹饰,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这种从商周青铜器中直接传承下来的标准的饕餮面像,在燕下都乃至整个燕国的瓦当上沿用了400多年的时间。“作为战国时代标志性的瓦当面装饰在各国都有新题材出现唯燕国仍保持了以标准的饕餮面像为基本题材,不仅在燕下都而且在燕山以北辽西地区战国遗址也普遍发现有饕餮纹瓦当。这种商周青铜器上的主体花纹从西周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的青铜容器上逐步消失,而在战国时期燕国仍流行。
图五 饕餮纹(二)(采自《古代中国青铜器》朱凤瀚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曹定云先生《商族渊源考》说:“燕山是燕人之山,燕人乃玄鸟氏族之先民也,燕山为商族的发祥地。商族根于太昊族部落,商文化源于红山文化。”另据文献关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和“燕毫”的记载,燕、商可能是同族。在燕下都的布局上,都遵循以东北为尊的规律,公墓设在城内宫殿区附近。从商以后战国时期的燕国继续强烈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特征看,燕、商很可能共族。
周初封燕之后的燕文化,既不是周文化的简单传播,也不是商文化的直接嬗递,而是当时社会统治集团在兼并过程中,尊重当地燕族文化并互相交融,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姬燕文化。姬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和关中周文化的联系逐渐减弱,而和太行山东麓在商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西周文化关系密切。新近在河北易县七里庄遗址的考古发掘说明:“土著燕国文化发展到西周初年,与周武王分封形成的燕国文化相互纠缠、碰撞、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燕国文化。”亦即我们前面所说的“姬燕文化”。在以后整个周朝时期延绵不断的发展中,这种新的燕国文化便成了以后燕文化的源头。七里庄遗址距燕下都故城遗址不足5公里,呈西北——东南方向,由此可见,燕下都的修建有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燕国自西周初年封国后,以燕山南麓为基础,其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连同它的文化,逐步向东北地区扩展。河北北部—北京地区—东北大部不仅是燕国控制和开拓的领域,而且是燕文化的大背景。
[1]<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李志毅.幽燕古国—孤竹探秘[J].北京社会科学,2003(2).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4]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8-31.
[5]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7]腾固.燕下都半规瓦当上的兽形纹饰[J].金陵学报,1936(10).
[8]曹定云.商周族源考//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9]韩嘉谷.燕史源流的考古学考察//北京文物与考古[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10]吴磬军.简论燕下都瓦当承载的文化信息[J].文物春秋,2009(1).
[11]郭秀.解析商代青铜器饕餮纹饰[J].文化艺术,2007(4).
[1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
[13]刘允东.浅谈商周青铜器饕餮纹[J].科技文化,2008(6).
[14]黄厚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文化原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1).
[15]吴磬军.简论燕下都瓦当纹饰的艺术特征[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K875
A